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隆基突然发动了政变如何进行?太平之死还有哪些谜团?(一)

2022-03-11 20:16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发动政变哪家强?中国历史找大唐。28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开始策划他人生当中的第三次政变了,前两次一次成功,一次胎死腹中,这一次政变他是亲自筹划,志在必得,如果一旦失败,永无翻身之日了。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选择了王毛仲打头阵。上次政变临阵脱逃了,这一次再给你机会,王毛仲那是感恩戴德浑身的力气准备打一个翻身仗。但是为什么选择王毛仲?李隆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首先王毛仲手下有一定的兵丁,虽然不是说精锐的部队,但至少这支部队发动政变足够了。第二件事儿是王毛仲,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叫做锏,叫内外闲厩都之监牧使。

您听这个名字是不是特别高大上?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御马监的总负责人,也就是孙悟空那个角色弼马温。王毛仲是从小进入李隆基府中的家奴,三五天见不着王毛仲李隆基就非常惦记他。所以在各种情况下,虽然王毛仲的能力不太强,但是平时管一些亲兵管个御马监,这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时刻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派上了大用场了,因为能够被李隆基所调动又不被太上皇李旦和太平公主发掘的亲兵都在王毛仲手里,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王毛仲这一次真没有让李隆基失望,在李隆基带领下,王毛仲带了300名亲兵,同时闲厩就当中也就是皇家马场的马都给拿出来了,您想想要不是仗着皇帝身份,李隆基上哪弄那些战马去,有了这些战马有了这些人再加上几十个他自己的亲信,李隆基就直接开始发动政变。

发动政变的时候首先你要搞定这些北门的禁军,北门禁军将领那是太平那边的人,所以李隆基安排这些人从武德殿来到了秦华门专门在这里守候。然后他亲自下旨专门召见北门禁军的两位将领来到皇宫当中见他,一听皇帝召见也没敢停留也没敢多想马上就跑进宫来见唐玄宗。结果王毛仲这边领着300人早就在这儿耗着,他一看这二位来压根儿就没跟他们打招呼,冲上来就是一顿乱刀立刻把这两个人就砍死了。其实您可别小看这300人历次发动政变的时候,这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上一次李隆基发动争辩的时候是把北苑的花匠都算进来,也不过才300来人,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不过是百80个,手下的亲兵还没有这么多人,这一次人数已经不少了,接下来怎么办?

李隆基也早就定好了,叫做次收逆党。接下来王举和王毛仲等人带着兵丁继续从武德殿往朝堂当中。傻有句老话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在朝堂当中都是什么人?都是宰相和各类的主要官员,这些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太平的亲信一锅端,全被围在中间了。这一下亲兵进来之后,上来就砍了,你像肖志、中甲、英孚,包括里求这些人直接就被砍翻,一点儿辩解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对崔石还算比较客气,把他抓起来了到一旁没有立刻杀掉。也有一些人比较机灵,你像豆花我们看到情势不好偷偷的跑了,但是没跑多远就被追兵给跟上了,直接投水自尽了。这次政变非常的顺利直接把太平的党羽全都给包圆儿了,但是就此结束了?

没有,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还有于太上皇李旦那是真正掌权的人物,太平不过是个权臣,但是怎么对付李旦?李隆基也做好了安排,专门让兵部尚书郭元振带领一波人直接闯到了李旦的寝宫前面,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李旦怎么可能不知道消息?几个宦官搀着李旦慌慌张张地往外跑,迎面跑的途中正好碰着郭元振了,郭元振也没说怎么个情况,说太上皇您去哪儿?李旦马上就讲,我应该到承天门避一避,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李三郎要干什么?你郭元振也不多解释,您到承天门我就陪您去。

所以就陪着皇帝来到了承天门里,但看到郭元振心里还觉得挺有底的,你看看关键时刻,这个兵部尚书心里还是向着我的,将来这个人我要重重的提拔。结果来到承天门顶上,看着下面兵荒马乱的,李旦就说了这到底是个怎么情况?郭元振非常冷静地冲李旦一拱手,说太上皇现在是皇帝李隆基奉太上皇的诰命,诛杀萧至忠、窦怀贞这些图谋叛乱不轨的大臣,今天所有人都是根据太上皇的诰命形式没有别的一图,李旦听了这番话之后才恍然大悟,郭元振来干嘛的呀?不是保护您的事奉皇上之命软禁您的。但是他也听出来郭元振传递的另一个信息,我们只针对内党不针对您,您至少在生命上是没有任何危险,但是您可要交出权力的指挥棒了,这种感觉当年李渊曾经感受过,在卧榻之上的武则天也曾经感受过,今天的李旦也充分地品尝了这种滋味。

李隆基突然发动了政变如何进行?太平之死还有哪些谜团?(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