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产业链全景及发展趋势报告
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柔性传感器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柔性传感器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柔性传感器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柔性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柔性传感器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柔性传感器是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甚至可自由弯曲甚至折叠,而且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测量条件的要求任意布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对复杂被测量进行检测,在军事、航天航空、医疗、生物、娱乐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新型柔性传感器在电子皮肤、医疗保健、电子、电工、运动器材、纺织品、航天航空、环境监测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
柔性传感器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传感材料以及应用领域等因素进行分类。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对弹性材料的形变或电阻的变化进行测量,用于测量力、压力、重量等。应变传感器:利用材料的弯曲或拉伸引起的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变化来测量材料的应变或形变。导电高分子传感器:利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如聚三氟乙烯、聚苯胺等)的电导率随应变或压力变化的特性,测量形变或压力。压力阵列传感器:由多个小尺寸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可实现对二维或三维压力分布的测量。变容传感器:利用变容材料(如气囊、基于空气或液体的传感器)的容积变化来测量压力、形变或液位。电阻传感器:利用电阻材料(如碳纳米管、导电纤维等)的电阻变化来测量形变、压力或湿度等。光学传感器:利用光学原理测量形变、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例如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利用材料的温度特性(如电阻的温度系数)来测量温度变化。

中国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有望在未来继续扩大。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柔性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增加。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政府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1.12亿元,其中,市场主要分布在华北、中南、华东地区,占比分别为19.84%、34.66%、27.79%。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品市场之一,柔性传感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将持续增长。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持续高涨。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领域,中国柔性传感器市场还将在新兴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中国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柔性传感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应用增长。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柔性传感器需求巨大,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需求量为4923.1万个,产量为1634个,国产化率也在逐步提高,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国产化率为32.50%。

随着柔性传感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涌现出了大量的企业,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企业数量众多,形成了相对分散的竞争格局。中国柔性传感器企业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一些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具备较高的竞争力。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相对较弱,面临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挑战。

汉威科技目前已建立了稳定的纳米敏感材料体系,掌握了柔性压阻、柔性压电、柔性温湿度、柔性电容四大核心技术,确立了柔性压力传感器、柔性压电传感器、柔性织物、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温湿度传感器、柔性热敏传感器、柔性电容传感器七大产品系列,拥有百余项核心专利,拥有一条年产1000万支柔性传感器的超净印刷线和组装线。公司致力于成为柔性感知产业的领航者,专注于柔性智能感知解决方案,全力打造“柔性+”生态系统。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2年传感器业务收入为2.725亿元。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新技术的需求,柔性传感器将会朝着更高的灵敏度、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更加可靠和稳定的性能方向不断发展。例如,随着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柔性传感器可能会融合更多的功能,如柔性电池、柔性显示等。
应用拓展:目前柔性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健康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未来,随着人们对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技术的需求增加,柔性传感器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
成本降低:随着柔性传感器的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和规模化生产,其制造成本将会逐渐降低。这将使得柔性传感器更加普及,同时也会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柔性传感器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也将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与壮大。
国际竞争加剧:柔性传感器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未来中国柔性传感器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中国柔性传感器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努力。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挑战。随着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柔性传感器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柔性传感器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数据说明: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2年12月,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及相关地区数据;预测区间涵盖2023-2029年,数据内容涉及柔性传感器产品产量、产品需求量、销售收入、市场规模、产品国产化率等。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报、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公司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
报告目录框架:
第一章 柔性传感器相关概念
第一节 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柔性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及用途简介
第三节 柔性传感器产品主要生产技术分析
第二章 2018-2022年世界柔性传感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世界柔性传感器行业运行概况
第二节 2018-2022年世界主要地区柔性传感器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23-2029年世界柔性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的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的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二节 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第三节 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所属行业数据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所属行业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所属行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所属行业产值分析
第四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所属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五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进口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出口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
第四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七章 中国柔性传感器区域市场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华北市场
第二节 中南市场
第三节 华东市场
第四节 东北市场
第五节 西部市场
第八章 中国柔性传感器用户度市场运营状况分析情况分析
第一节 柔性传感器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 柔性传感器用户关注因素
第九章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第二节 柔性传感器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四节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企业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第十章 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重点厂商分析
第一节 深圳华秋电子有限公司
第二节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上海思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节 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节 钛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第十一章 2018-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柔性传感器上游行业调研
第二节 柔性传感器下游行业调研
第十二章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三章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2023-2029年中国柔性传感器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十四章 结论和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1:柔性传感器分类
图表2:2017-2022年全球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3:2017-2022年全球柔性传感器需求量走势
图表4:2017-2022年全球柔性传感器市场均价走势
图表5:2017-2022年美国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6:2017-2022年日韩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7:2017-2022年欧洲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8:2023-2029年全球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9:2017-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10:2022年中国抛光垫行业主要企业市场占比
图表11:2017-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细分领域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12:2017-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行业产量情况
图表13:2017-2022年中国柔性传感器进口规模及占比走势
图表14:2017-2022年我国柔性传感器产销统计
图表15:柔性传感器行业用户认知程度
图表16: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功能关注度
图表17:2017-2022年我国本土及进口柔性传感器消费数量分布格局
图表18:2022年我国柔性传感器需求领域分布格局
图表19:2022年我国柔性传感器需求区域分布格局
图表20:2023-2029年柔性传感器市场供给预测
图表21:2023-2029年柔性传感器需求预测
图表22:2023-2029年柔性传感器进口规模及占比预测
更多图表见正文……
智研咨询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