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国考公务员申论概括题难点解析 易地搬迁扶贫的问题和对策

2020-09-29 19:52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二)给定资料2反映了乡干部小雷在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谈谈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5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之前我曾经发布了概括题答案 异地搬迁扶贫的问题和对策,今天我谈谈这道题的难点。2021年国考公务员申论课程



这道题淡化了题型区别


这道题是概括题,要求你概括要点,但形式上,又像对策题。这就是目前出题的一个趋势,打破原有的题型限制,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考察。


类似的题,比如 2020年国考地市级申论分析题答案 怎样“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是分析题,但是难度和思路又像是一个概括题,相当于概括成绩。


这里需要提醒你的是,淡化题型差别的同时,这道题


资料「兑水」,即大量细节增加了资料理解难度


比如资料中对「信任问题」的表述,占用了全部资料的一半篇幅,用这么大的篇幅只讲了一个点,对于很多同学而言,难以准确理解。

比如,资料中有「谣言问题」,但资料也谈到了「信任问题」,「谣言问题」和「信任问题」是有什么关系?究竟是解决什么问题?


题问的是面对问题,小雷是如何解决的?你该怎么答?究竟是解决「谣言问题」还是「信任问题」?


或者说,「谣言问题」是问题么?如果是,他去解决了么?他怎么解决的?如果不是,资料设置「谣言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和「信任问题」是有什么关系?小雷解决了什么问题?他怎么解决的?他用了什么手段?


你看不懂「谣言问题」和「信任问题」之间的区别与关系,你就答不对。


这也是出题趋势之一,类似的情况在2020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 概括题答案 “科技推进执法现代化”的发言提纲,以及2020年浙江省考公务员申论中都有体现。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就是一个小点,无关紧要,但是资料复杂具体是未来的趋势,如果一个小点你都看不懂,遇到更为复杂的资料你怎么处理?


另外,这道题的资料难点还体现在


资料用了大量口语表述


非常贴近现实,但是并不简单。在批改班中我发现,很多同学要么没有正确理解口语的意思,要么能理解但是没有写明白口语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资料中说



「牲口去哪?」这是什么问题?在批改班就有同学直接写问题是「牲口去哪?」,是不行的。


「牲口去哪?」是老百姓的口头表达,是问题的影响,作答的话你要把它转换成核心问题即「政策漏洞」去表述,否则,这个问题你表述的不清楚具体。


这个难点在19年就出了非常难的题,即分析题答案 从那个大学生到小吴的称呼变化意味着什么,甚至这道题题设本身就比较难。


「大学生」本来是个好词汇,但是资料里它表达里什么意思?「小吴」本来是个普通的代称,但是在这里,它表达里什么意思?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柳夫子讲道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同学,加油!


2020年国考公务员申论概括题难点解析 易地搬迁扶贫的问题和对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