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上生活——苏丹印象02:独闯国家邮电总局

我是2010年第一次去的苏丹,那时候南苏丹没有独立,北苏丹还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中。伟大的尼罗河静静地流过,一直从广袤葱郁的南苏丹,流淌到撒哈拉腹地的喀土穆。
气派的总统府就坐落在尼罗河边,是一栋白色的三层楼建筑。别看它外观古朴、简洁,却是苏丹最高权力的象征。

总统府位于青尼罗河畔,始建于1834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苏丹时期,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统治苏丹后,将这座行宫用作总督府。1885年,曾血腥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时任苏丹总督的戈登,在总统府被苏丹马赫迪起义军用长矛刺死。
关于戈登被杀的这段历史,是苏丹人民和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每个参观总统府的中国人都会听到这个故事,都会从满怀情谊的讲解中感受到中苏友谊的渊源和厚度。

去了苏丹才知道,这个国家并没有我们现象的那么贫穷,物产极为丰富。很多中国人都喜欢那里的黑木、象牙和犀牛角。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所以将目光放在了心仪已久的邮票上。
方寸之间,苏丹的一切都可以一览无余。

我先到了喀土穆的旧货市场,象牙、黑木、犀牛角、树皮画应有尽有,唯独没有传说中的骆驼邮差。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邮票的,只是零零散散的十来张,一问价格更是惊碎了眼镜。一张盖过戳子的破纸头竟然要我几十元人民币,见过黑的没见过这么黑的。哦,忘了,人家确实很黑,黑中透着亮的黑。

下来一打听,还真是看见了曙光。国家邮电总局或许是唯一有希望的地方。
从外面看邮电大楼很是气派,然而里面却又破又旧,灯光还不明亮,走到哪里都觉得又黑又暗。习惯了国内的大气明亮,一时之间很难适应。
问了好几个工作人员,终于有人将我带到了一个黑乎乎的大房子里。一个比黑屋子更黑的男子不太情愿地抱出来一本厚大的邮册。邮册又黑又旧,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散发着久远的沧桑。
我迫不及待地接过邮册,打开只看了一眼,心便怦怦怦地跳了起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的苏丹,我的邮票,全在这里了!
一问价格,竟然是原价,简直就是地上捡黄金。
爱死你了,我亲爱的苏丹老铁!除了扫货,还有什么可说的。
扫,扫到他碎掉眼镜。

这是当年购买邮票的凭证,我特意请邮电局的人盖了个戳子。它和所有的邮票一起,被我封存在了邮册里,算是一种记忆,也算是一份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