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羊农庄:参观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

2023-06-24 12:24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在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上,有一座石羊农庄生态休闲观光园,集住宿、餐饮、健身、垂钓、种植养殖、农事体验于一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2019年9月29日,这里新建的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23年4月1日下午,我和家人前往青龙寺观赏樱花之际,专门来到石羊农庄,参观羊文化博物馆。乘坐西安地铁5号线,在理工大曲江校区站下,向南步行约250米,便看见石羊农庄的大门。两尊巨大的石羊,蹲坐在大门两侧,昂首挺胸,气宇轩昂。


走进石羊农庄,穿过林荫小道,漫步园林之中,随处可以看到羊文化元素。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羊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与羊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社会历史现象。

这里将羊文化与膳食文化相结合,展示“羊者为祥”的祈福祭祀、“羊大为美”的审美观念、“群、義、善”的处世之道、“三羊开泰”的祝愿之辞,“食羊为養”的膳食养生和“羊羔跪乳”的孝道美德等。


在石羊农庄中心的高地上,有一座面积约500平方米的长方形展厅,为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博物馆坐南朝北,紧邻宽阔的停车场,周围的草地上、树林中、屋檐下都摆放着石刻羊文物。

这里的展览以“华夏之光·礼仪之根”为主题,通过不同时期的数百件文物,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羊文化主题展。在展厅入口处,摆放的汉代画像石上,有象征吉祥的羊头图案,也是羊文化博物馆标志的主要元素。


作为石羊农庄的象征物,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石羊,包括宋代至明清时期的不同风格。这些石羊大多都是用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卧在长方形底座上,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其中,有一件明代昂首跪卧的青石羊,体量最大,抬头向上。

汉代,在陵墓前方,开始竖立石羊,成为墓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此以后,在不同时期的墓葬前方,都可以看到跪卧的石羊。如今,这些石羊是当时石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传统羊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博物馆展厅里,按照时间的顺序,展示不同时期各式各样的羊文物。除了羊的形象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些羊的元素,从侧面展示羊文化的主题——

1.双羊首盘兽环形铜饰 战国时期

在这件铜饰上,环绕双羊首器身,站立着外形似牛的六只走兽,形态各异,造型自然。羊首的耳、角和嘴部细节处理手法娴熟,沿袭商代在青铜器表面装饰动物造型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


2.云纹瓦当 战国时期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在战国秦时期,圆形瓦当流行,大量使用云纹。这块瓦当中心以同心圆线条勾勒而成,在四个扇面状框格之中,有四个形似羊角的云纹,表达了吉祥如意的内涵。


3.山羊形铜带钩 汉代

带钩是古人系腰带的挂钩,也是身上的重要装饰物品,小巧精致,个性鲜明。这件铜带钩被制作成山羊的造型,羊的眼睛、胡须和嘴部刻画细腻,尾部向后方延伸与挂钩融为一体,身体细长,快速奔跑。


4.回首跪卧羊形和田玉摆件 汉代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开通,大量和田玉涌入中国内地。这件和田玉摆件温润滋泽,整体呈静态蜷伏跪卧的羊形,回首望向远方,身躯肥硕饱满。雕塑感非常强烈,将羊的儒雅温和表现的淋漓尽致。


5.跪卧羊铜灯 汉代

这件铜灯被制作成羊形态,羊的腹部中空,用来存放灯油。羊的背部和身体分开铸造,在羊脖子后方,用钮连接起来。背部向上翻开,平放在羊头上,便形成了灯盘。不用的时候,背部与腹部扣合,成为一只完整的卧羊。


6.跪卧陶山羊 唐代

大唐盛世,社会开放,风气自由,个性奔放。这件唐代陶山羊反映了当时写实的艺术表达形式,丰肌弱骨,富态安详。羊的身体起伏,面部神态生动,眼睛、胡须和羊角均描摹细腻,有一种呼之欲出的灵气。


7.白釉黑彩小瓷立羊 宋代

宋代,瓷器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羊的形象也频频出现在瓷器上。这三件光洁剔透的小瓷羊,身体呈乳白色,头部成乌黑色,颜色对比很强烈。三只羊身体抽象,嘴部突出,羊角高耸,造型夸张,憨态可掬。


8.博古纹将军罐 清代

将军罐因圆形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出现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在这件五彩博古纹将军罐上,写着“富贵昌大吉祥”几个大字。在古文字中,“羊”与“祥”相通,表达了古人对富贵、昌盛、吉祥的追求。


9.鎏金跪卧羊形铜镇纸 清代

在古人的文房用品中,镇纸是必备物品,用来压纸或者书。这件羊形的鎏金铜镇纸铸造工艺精湛,线条流畅,细腻传神。羊的双角、胡须、五官清晰,颈部披散的毛发和身体蜗旋状的装饰刻画出一只神羊的特征。


10.剔底雕“三阳开泰”青石刻板 清代

在《周易》的卦象中,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三阳开泰,也被写成“三羊开泰”,乃新年人们互相祝福的吉祥语。在这块青石刻板上,描绘三只羊在山间,象征着“三阳开泰”之意。

石羊农庄:参观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