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国古代是怎样重视家庭教育的?

2023-07-20 13:32 作者:下雨天的田  | 我要投稿

我国自古以来便重视「家 学」,而古代的家学对应的就是现代所讲的家庭教育。宋代家颐在《教子语》中写道: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一个家庭和谐、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单元。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家庭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    首先就是言传身教:历代家教重言教,但更重身教。《白虎通》云:“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既然教子以法度,则为父者自当遵守法度。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格的培养塑造,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由于我国古代家书家训都是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写子女的教育材料,因此,很多观点都从自己切身体会说开去,这样无形之中对子孙起到了一种榜样的示范作用。

   其次就是,春秋时期孔子曾提出“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有“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 凡善教子弟者,并非只是一味为训诫,也很注意对子弟的循循善诱。孟母断织、曾子杀猪,都是因势利导,诱使儿子勤学向善。还有宋代的苏轼,教诲晚辈也总是持宽容通达的态度,多鼓励引导,少谴责教训,并允许子侄比较自由地发展个性。    根据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不同特点实施教育。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针对他们两人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鼓励他要敢于前进,对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所以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都是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水平上,我们应当更加了解自己的教育方式取向,更好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是怎样重视家庭教育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