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民科】原神宇宙總論

2021-06-12 05:49 作者:巫月咕  | 我要投稿

前言:這是個人瀏覽了不多不少的原學資料加之整合得出的原神宇宙概況。

事先表示抱歉對《崩壞》系列沒有過體驗並僅有粗略瞭解,所以在邊界設定(也有可能是核心設定)上會有所不善。但《原神》與《崩壞》本身自然沒有從屬關係,而是在根基上有關聯,只不過這個根基現在大多由《崩壞》透露,故不必太細究後者(吧)(欸嘿)。


一、那什麼是“根基”?

“虛數之樹”“量子之海”和“崩壞”。

其根本論點在於,“整個宇宙”的主體是無意義的,也就是量子之海,而其中存在著許多通常意義上的“宇宙”,它們誕生於所謂“虛數之樹”。不過虛數之樹也不見得有意義。我這裡提一嘴我的解釋,“量子之海”名爲“量子”,或許代表著能量、力、可能性之類,而“虛數”之“數”表示其爲“存在”,只不過沒有意義。濃縮地說二者就是驅動力和質料。介於“虛數之樹”的指喻,也是為了描述方便,各個“宇宙”被稱爲“葉子”。其中,能被人理解的就是“實數”,反之則“虛數”,所以此實虛不是外在觀之的,虛數也是存在。能被理解的葉子少或者只有一個,故此“樹”爲虛數之樹。

至於“崩壞”,量子之海和虛數之樹是“對立統一”的,可以理解爲,“海”的能量都是無序而無義的,是“樹”作爲載體或別的什麼使之某種程度上被鉗制了、固定了,成了葉子的“規律”、“宇宙法則”。而量子之海有突破之的趨勢,這或許就是葉子中的“熵”。而“熵增”達到一定程度,葉子的“規律”生出變異,或者說難以維繫其“意義”(不對於人類而言的意義),就“從樹上落下”,成爲“漂浮在海上的”“世界泡”。“崩壞”就是熵增,“崩壞能”就是熵增的動力,或量子之海與虛數之樹鬥爭的趨勢。其實可以這麼想,葉子的規律本身就是“量子”轉變或截取而來的,所以對“宇宙規律”的參透、應用本身便是一種突破葉子的行爲,故爲崩壞,在較低層面上表現爲追求規律反破壞規律的矛盾。


二、終於可以開始講原神——的前傳了

這部分不是我深入研究的,拾人牙慧,蓋爲在《崩壞》中有一個“火種計劃”,其實就是量子之海與虛數之樹背景下的諾亞方舟故事(區別在於沒有外在超然的天主)。(說得這麼“凝練”就不會出錯了欸嘿)而其結果就是原神宇宙,或者說提瓦特大陸。但事實是上一句話的前後兩者並不等同,也都不完全等於計劃的結果。分清這些將是分清原神宇宙其宇其宙層次的重中之重。(當然我是基於我認爲的宇宙而言,但我想應該確實)


三、方舟只是“Tevat”嗎?——月亮三女神與提瓦特

此即很多人忽略的點,就是提瓦特大陸,或者其所在星球並不是原神宇宙的全部(準確說是全部質料)。(那個星球我就稱爲提瓦特星球好了。大陸還是很難就指星球的,再說一般提瓦特人很明顯連什麼是星球都不知道)有所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或許會說,當然,還有燼寂海、天空島嘛,再意識到一點然後還有深淵、地脈嘛,但這還沒完,本質上還是在那個星球上。很多人看到虛假之天以爲原神宇宙就是被一層“天”包裹的方舟,但就像官方強調的原神也是葉子一樣,其宇宙應該也是完整的宇宙,或者說,有太空和很多星體,當然不全然和現實中的宇宙等同,肯定是平行關係。

那麼“天”的外面是什麼呢?——深淵。你或許會說我在自相矛盾,但我的解釋是此深淵和以原神宇宙爲“天”所包裹的方舟的觀念下的深淵必然不同。這個深淵,其實你就可以把它理解爲太空,雖然它應該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葉子本身——這個深淵,是相對於“天”之內而言的。這裡我就明白地說,“天”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某個變故後被“天理”創造的。

這個變故,就是“月亮三女神”的反目引發的災難。這件事被很不起眼地埋藏在書中,其濃重的神話色彩使其受研究和討論的熱度遠不及魔神戰爭及以後的歷史,也就是真的被當作神話了。但正因為其不像歷史,正因為其神話、言不及物,你稍微結合一下現實就可以發現其正好就是早於“歷史”的歷史。因為古老、當時的無法理解和跌宕流傳而成爲如今的神話。

其實遊戲裡有關“月亮”和“三”的東西太多了,什麼蒙德(德語月亮)、璃月、望舒(中國月神)客棧、原萃樹脂的形狀、月卡空月祝福,然後哪都有的凱爾特三角,或許創世結晶的三角形也不失爲其一。凱爾特三角這個符號我看到過解讀,但和月亮有關的種種信息想必大家都習以為常、理所當然,可以說米哈游是相當高明了。提到蒙德和璃月,我額外說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其它五國和月亮沒關係,我的解釋是,常識來看地名是會變的,那麼提瓦特上的地名一定是亙古如此的嗎?聯繫一下只有溫迪和鍾離仍是第一任元素神的事,很可能別處有什麼大的變動,比如說文化斷代,導致名稱更變。不過也有可能是米哈游藉溫迪和鍾離的老不死來暗示月在原初的重要性,因為我也覺得前一個解釋太冒險。當然這是基於據我目前的認知覺得其它五國和月沒有關係,而得出的結論。

話說回來“月亮三女神”到底是什麼?很簡單,去掉“女神”,三個月亮——或者,三個可以被認爲是月亮的——星球。這個時候我們再把“女神”放回來,為啥星球被人格化了呢——莫非是人被星球借代、象徵了——星球上有人。

三個有文明的,圍繞提瓦特星球的“月亮”。

一個圖就能悟:煉金臺的圖標。

關于三女神對晨星的愛情這個隱喻我目前沒有明白的解釋,但其實粗淺一點的猜測很容易得出,因為原神宇宙本質上,或在一個較本質的層面上是科學幻想,聯繫這個方舟故事,或許是目的地,抑或是能源,但和其星星的隱喻更加契合些,也可以是最初的那個提瓦特星球,還可以是在這個“地月系”中不屬於以上四者的某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天空島?還是曾經的天空島?(那“嚮往”什麼?⋯⋯最高權威?政治或信仰上的?)

誒,想到這裡,神話中提到了災難毀滅了星空,我想這個“星空”裏的“星”,應該和“晨星”是一類東西吧?

……圍在這四星旁的飛船?

好了,我也要開始寫故事了。


四、“天理”

月亮三女神同心一氣,三旬輪值,共同愛著晨星,後來互相殘殺,星空爲之毀滅。

三個月亮上的高文明層次的人互相友好,合作輪換“照顧”提瓦特星球,遵循著一艘飛船上發出的權威,後來發生分裂和內亂,戰爭摧毀了文明和所有飛船。

但有至少有一艘飛船留了下來,有一些“先行者”逃離了俱滅,將星球隔離在一層顯示著星空的幕布中,用地脈維繫其建構。昔日的三個月亮,有一個成爲幕布內的月亮,有一個成爲幕布內的太陽。

逃離者被稱爲天理。飛船被稱爲天空島。宇宙被稱爲深淵。


五、魔神戰爭

可是文明的進步不會停止,崩壞曾經引發了三女神的殞落,如今又浮出了水面。“先行者”這些“人”們,或他們的“東西”,在提瓦特星球重演著災難。其中,或許是誰為了增強實力,或許是秩序的崩塌,星球上越來越多的人類,又或是人與“人”的後代,能夠運用元素力。或許後世會稱之爲仙人。此時掌管著天空島的“人”最終想出了一個維護和平之法:只有遏制文明才能避免崩壞,只有崇高權威才能維持服從。他們為慾望鍍上七種光輝,與七位佼佼者達成工作合同,並將象徵著所謂“權柄”和“認可”的“神之眼”源源不斷地程序化派發。文明的七個國家在提瓦特大陸發展起來,混沌的敗北忤逆者在燼寂海遊蕩。

但“天”理終究難以貫徹深“淵”,兩千多年過去了,又有一群不安分的人輪迴著不安分的謬亂。他們的勢力抵達地脈,他們征服各個蕞爾小城池外的所有土地,他們以正上空永遠不變的一圈“星空”作爲自己的圖徽,空缺黑暗的星空似乎暗示著某個曾經有過的“日頭”,或者說“月亮”。

罪人“黃金”獲得了地脈深處的啟示,同時也就窺探了天理之外的深淵。天理忍無可忍,率領七個執行部長斬草除根,不知天高地厚的僭越者們成爲了說著原始語言的可笑物種,其中僥倖而冥頑不化者成爲了天理的復仇者,自名曰“深淵”。


六、還有一顆月亮

幕布內少了一顆月亮,幕布外游離著一顆沒有死的月亮。來自青色月亮的人之子,意外進入了這個新世界和舊世界⋯⋯

哦對了,那究竟什麼是人呢?


故事講完了。地脈即是天空,天空即是地脈;但地脈更接近深淵,更接近月亮三女神。這裡有個我個人認爲確真但沒什麼人這麼想的觀點,就是雙子並非火種計劃的最初載體,而是某種意義上的後代。而因此,他們與“天理”相當。另外“天理”有四位或五位這個不用多說,由聖遺物可得,就是不知道“理”是不是個維繫者。說到聖遺物,我說其實就是有“仙力”的物件。因為是仙力而不是什麼神之眼的認可,所以和天理的力量是平等的。再有一個珍珠紀行的隱喻,我大概認爲是虛假之天建立到魔神戰爭之間發生的“前文明”的故事,象徵魔神戰爭的崩壞的序幕。

還剩一個最難以捉摸的就是派蒙了,但以其名亦取自七十二魔神,且造型碰瓷珍珠紀行“第一位王儲”和辦了爺的那個天理維繫者,應是魔神,至少是前魔神戰爭時的“人”準沒錯。但其身份絕對有什麼特殊性,只是我還沒有頭緒,要說派蒙和其原型一樣真的是女身男性的話,珍珠紀行的“第二位王儲”是最有可能的。放心,我大概率認爲第二位王儲後來是明白真相的,也就是說派蒙和爺是一夥的。派蒙胸前的凱爾特三角與別處有一個大區別在於中間還有一點;三角自然代表月亮三女神,而把點加上去,顯然是對提瓦特星球的強調了;使點和三角平齊出現,這個符號什麼意思呼之欲出。


總之,原神宇宙的核心其實就是諾斯替。從火種計劃,到星空毀滅,到魔神戰爭,到凱瑞亞黑日王朝覆滅,整個歷史就是一個卷個不停的歷史。而其底蘊自然是對這個內卷的否定,本質上就是對“崩壞”的直面和審視,這或許即米哈游想讓我們最終仰止之處。


【民科】原神宇宙總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