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真正的改变 掌控习惯读书笔记 第二章
问题1 为什么改变习惯对我们大多数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答 1我们没有找对应该改变的东西
2我们以错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习惯
问题2 改变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有什么作用?
结果层次的改变,过程层次的改变,身份层次的改变
例如
结果层次的改变 在期末数学考试中想取得好成绩,熬夜复习
数学考试取得好成绩→结果层次的改变(你想要什么)
体系/过程层次的改变
每天记忆概念和公式,每天坚持做10道数学题并进行纠错
每天坚持问数学老师至少1个问题
每天坚持做10道数学题并进行纠错→过程层次的改变(你在做什么)
身份层次的改变
“我是一个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人”
“我是一个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人” →身份层次的改变(你相信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3:身份上的转变和行为上的改变有什么关系
答:身份影响行为,行为体现身份。我们的内在身份是我们做出行为的底层逻辑,要想获得持久的改变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身份。
(1)我们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套信仰体系,信仰体系由一套假设和信念组成,这套体系就是隐藏在我们行为背后的身份。
例如 我们做作业的行为背后的身份是,
信念1:我们是一个学生
信念2:学生在考试只需要取得良好的成绩,其实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也不能考的太低
信念3:考试成绩太低会被家长和老师责罚
(2)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
(3)鼓励我们做某种行为的内在激励是我们的习惯和我们的身份最终融为一体
(4)真正的行为改变是身份的改变
我们的行为通常反映了我们的身份
问题4身份有时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改变的阻力?
关键词 自我形象,重复,身份认同,阻力
当我们接纳了一个身份,我们对其相信程度会很容易影响我们改变的能力,我们有时会盲目遵从与我们身份相关的规范
例如 *我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
*我就是这样的暴脾气
*我就是这样的人
随着这种想法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断重复,我们很容易滑入这样的心理定式。我们为了维护我们的自我形象开始抵制某种行为,因为“它”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