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 学习笔记 day13
最小系统包括: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boot启动电路,下载调试电路,5部分
电源电路知识点:

这个是可以在数据手册里找到的。去对照着看引脚就可以了。
四类引脚:数字电源、模拟电源、参考电压,vbat(后备电源)
数字电源:

右侧的5v来自usb,通过一个稳压芯片,得到一个3.3v电压,也就是左边那个,用来给单片机供电。

这里的两个信号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加两个0R的电阻是为了维修方便
然后stm上所有的VDD都可以连到这个稳压产生的3.3v上了。(芯片设置很多VDD的原因是为了方便给更多的外设供电。)
模拟电源:

由数字电源的3.3v产生,经过一个RC低通滤波器,过滤掉高频部分,得到低频部分,也就是VDDA。这里需要注意,画面中上方的那个VDDA是产生的信号,是信号源,不是输入,而是输出。
RC低通滤波器工作原理:


(基础知识有点忘了,妈的)
参考电压:
VREF是指电路中一个与负载、功率供给、温度漂移、时间等无关,能保持始终恒定的一个电压。指测量电压值时,用作参考点的电压值。在这个芯片中,用VDDA来做参考电压的主要输入。

右上角的VREF_SEL实际上是被短路帽短路的,本质就是VDDA=VREF+,VREF-=gnd
所以如果不想用这个vdda作为参考电压,就可以从排针1处引入一个自己的电压信号(把短路帽薅下来就行了)
VBAT区域

右上角是3.3v的数字电源,正常给vbat供电,一旦上面那条路断了(开发板断电),下面的电池BAT就继续为VBAT供电(纽扣电池)电压为3v
复位电路:

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没按下按键的时候,电源通过电容接地。给电容充电,reset脚为高电平,按下按键的时候reset接地。STM32复位一斤NRST保持低电平时间1-4.5ms即可复位。所以就复位了。
BOOT启动电路

其实确实没明白boot电路的功能是什么。不过查阅资料之后大概明白了:其实就是相当于电脑开机的时候选择一下从那个硬盘打开

所以大概记住,目前最常用的是boot0=0就行

反映到具体电路里面,3、5引脚和4、6引脚被分别用短路帽连接起来,也就相当于boot0经过R11接地,boot1通过R12接地。
(电路中的Header系列芯片的作用是形成2*N形式的焊盘。header是设计电路中用到的跳线焊盘,因为会经常用到,所以在电路版图设计软件中会做成一个现有的元件放在里面,里面都是2*N形式的焊盘。)
晶振电路:

高速为系统内部提供时钟,低速为系统内部RTC提供时钟。
啥是RTC:RTC就是芯片内部的时钟,real time clock
简单说,晶振和时钟差不多的东西,晶振提供了时钟,时钟依靠晶振。
低速晶振:

32.768khz,这个东西是正点原子在STM32F103ZET6这款芯片外面自己配置的。那么为什么这么配置呢?不知道。但是如果以后你要对芯片进行配置,需要知道这里要根据什么来选择芯片——数据手册。
我们来找一下数据手册说这个信息的位置:
直接找clock tree

在里面可以找到这个:

就是这个东西:

就可以看到具体在配置外部晶振的时候应该怎么配置了。
下载调试电路

SWD是一种下载调试电路,还有一种叫做JTAG。后面这两种都要用到,都要学。师兄那个惯导的项目里就用了JTAG。
图中主要用到的两个接口就是JTMS和JTCK两个引脚,RESET接到了刚才说过的NRST引脚上面。所以只占用单片机的2个引脚。
这个是JTAG的

一共20个pin,9个接地,两个接电源,剩下的9个要看清楚去接。不过这个东西是不是已经是一种成品了,不需要研究原理,就记住会用就行。可见,这个占用引脚数比较多(3、5、7、9、15)
还可以使用串口

图示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把PA9\PA10用排针印出来,买USB-TTL模块和RS232就可以完成串口下载了。
那个串口一键下载我觉得就不看了,以后离开开发板就没法用了。
想研究一下什么是USB-TTL还有RS232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USB-ttl:
简单说就是建立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的联系的一个东西,比如型号为(CH340)这个东西
什么是RS232:
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RS-232-C接口(又称EIA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

这玩意就是RS232
IO分配
基本原则:优先分配特定外设IO,然后分配通用IO,最后微调
特定外设:SPI,I2C

这些都是特定外设
这个是不是应该到时候仔细查看数据手册来查找IO口使用的原则,然后进行分配啊
是的,比如这里:

通用的GPIO就是说,有的东西每个IO口都能干,那你就随便选一下就行。这时候的操作原则就是需要方便布线了。
微调同上。
今天先学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