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65天读完全部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日一题】一月二十三日

2023-01-27 03:43 作者:10mA的电饭锅  | 我要投稿

一月二十三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各有什么特色?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是春秋末期孙武的军事理论著作,是他杰出的战略战术思想的结晶。 《孙子兵法》贯穿着唯物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败,不取决于天意、鬼神、星辰运行变化,而决定于人事。人事之中主要有五个因素:“一曰道”,即道义;“二曰天”,即天时;“三曰地”,即地利;“四曰将”,即指挥者的素质;“五月法”,即法令、制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孙武特别强调了解敌我双方实际情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站必殆”(《谋攻》)。这句话是万古长青的真理。对战争诸方面对立的矛盾,孙武作了精辟的分析,利害、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虚实等等,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可以转化。他要求“立于不败之地”,“致人而不致于人”,“有备无患”。对敌人,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强调战场情况变化无穷,最重要的是因地因时制宜,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他讲的是军事学,但同时具有方法论意义,故后世哲学、政治、外交乃至企业家所重视。其书很早就被介绍到世界各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军事家孙膑的著作。 竹简本《孙膑兵法》共16篇,其思想显然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文体与《孙子兵法》稍有区别。 第一篇《禽庞涓》属于记叙文,主要情节与《史记》、《战国策》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史记》说庞涓在桂陵之役后13年的马陵之役中战败自杀,竹简本则说“击之桂陵,而禽庞涓”,似以竹简本为是。 其余各篇,有三篇是对话体,记孙膑与齐威王、王忌谈话,不仅记录问对,也能传达口气和神情。有三篇是语录体,由若干段“孙子曰”的简短语录组成。其中《八阵》篇说明“王者之将”应具备的条件,文字清晰,语言简洁。如: 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还有八篇是长篇独白,皆以“孙子曰”开头,其中《兵情》以矢喻士卒,弩喻将帅,射者喻君王,认为只有三者协调,才能胜敌。行文先设总纲,然后分论,比拟贴切,条理清楚。 每日诗歌拓展: [中吕]普天乐 元·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 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 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解析】 作者构思细腻却并不拖沓,语言凝练且不失生动,整首小令以写景为主,抒情之句虽不多,但是情寓于景中,句句景语皆情语。长短句交错,使韵律更显和谐,感情的抒发也更加流畅,表达出作者想要远离官场是非,归隐自然的美好愿望。

【365天读完全部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日一题】一月二十三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