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合肥城乡建设》第十一期 | 关注节水型城市建设

2021-05-31 17:04 作者:合肥财经频道  | 我要投稿


关注城乡建设动态,

把握城市发展脉搏,

讲述改革争先故事,

传承奋进工匠精神,

构筑共建交流平台,

携手同创宜居合肥。


贯彻新发展理念:

合肥节水宣传深入人心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2021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开展的第30个年头,今年活动的主题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本期节目就让我们关注合肥节水型城市建设。合肥作为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虽水系较多又紧邻巢湖但实际饮用水资源却较为紧张,近年来,我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创新型节水城市,不仅把节水宣传送到千家万户,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

节水宣传是每年节水宣传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宣传城市用水的紧缺和节水的重要性,今年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节水办把活动展台摆到了胜利广场,来来往往的市民通过展板就可以了解我市的水资源分布和使用情况。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自启动以来,已相继走进了建筑工地、社区等单位和场所。除此之外,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节水办还将活动带入了高校,在大学校园里举办节约用水专题讲座、校内节能大检查、节能摄影展,以及节能、节水、查漏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传播节能节水理念,营造节能节水氛围。让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方焱松介绍,“2021年节水宣传周”活动是继2018年首次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以来的第四次,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 创建绿色校园”,这也为绿色节能发展创新型高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段时间以来,我市陆续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等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旨在动员广大市民共同行动起来,自觉养成惜水、爱水、亲水的良好风尚,进一步贯彻落实了节水优先方针,巩固节水型城市建设创建成果,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良好风尚。


齐心协力:节水建设有了“合肥样板”


近年来,合肥始终把节水型城市建设当作全局工作的重点之一:落实节水主体,倡议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使用节水型器具等,这些举措也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波节水的热潮。同时,我市的不少责任主体也主动作为,在给节能减排树立了典型的同时,也为节水型城市建设做出了“合肥样板”。

海尔智慧公馆是瑶海区近年来作为节能降耗技改的典型小区之一。该小区物管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一些高能耗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并引进了雨污分流收集系统。

刘家津介绍,节水改造后的小区,收集来的雨水在经过处理后就达到中水的标准,用于小区的绿化灌溉和保洁用水,这样既做到了二次利用同时也节约了开支。

记者从瑶海区节水办了解到,目前瑶海区共有167个小区做了节水改造,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不仅改善了小区积涝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齐抓共管:

节水城市建设 我市高效并举落实处


作为优质水资源紧缺的城市,目前合肥市每年消耗水资源6亿立方,其中有5亿立方的用水是从大别山区购买,用水形式相当严峻。对合肥而言,全面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和效益,推动生态文明和节水型城市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立足区域实际,我市一直把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摆在重要位置,多举措、全领域全面推进节水工作。

 

作为全国节水型城市,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节水办紧密结合市情、水情实际,紧紧抓住世界水日、节水宣传周活动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贯彻“节水优先”方针。

合肥市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节水办主任韩闯介绍,节水管理工作按照《合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生活用水器具检查,同时用水大户进行节水器具自查整改;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各区、开发区落实节水“三同时”管理途径,同时要求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体现节水措施。

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工作,是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11家,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100余家,省级节水型小区30余家。市级节水型企业89家,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104家,市级节水型居民小区230家,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6家,及一批县区级节水载体。通过一系列节水载体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带动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提高用水效率。目前全市正在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发动各区、开发区和用水大户积极争创,加大投入,扩大节水成效。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张晨   周天天

主持人:大斌  

配音:大斌

制片人:李家富 吴银玲


《合肥城乡建设》第十一期 | 关注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