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GH3128焊接对熔池的影响
经过不同焊接方向实验,分析焊缝描摹及熔池活动行为,进一步说明激光与电弧热源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
电弧在后”的焊接办法为正向焊接办法;“电弧在前, 激光在后”的焊接办法为反向焊接办法。经过高速摄像查询熔池桥接行为,即可判别出双光束激光是否在焊接过程中起桥接熔池作用。
首要对不同焊接方向下的电弧挺度和指向性进行对比。为扫除激光与电弧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电弧指向的烦扰作用,选择在激光与电弧彻底分离状况时(热源间隔 4 mm)进行对比,对比作用图如图 4-11 所示。
从图中能够看出,正向焊接时电弧向试件表面倾斜,而反向焊接时电弧方向
向激光作用方向倾斜,说明焊接方向电弧方向对电弧的指向性和挺度具有较为明
显的影响。
利用高速摄像查询分析不同焊接方向下的焊接熔池行为。为方便查询两种热源的焊接熔池行为,此处依旧选取热源间隔 Dh=4 mm 时进行查询。正向焊接熔池行为如 4.1.1 节图 4-8 所示:在激光熔池区域后方方位未看到对接空地归纳,说明激光有用完成了熔池桥接;在电弧作用区域可明显看到熔池区域明显增加,且熔池区域处熔池活动平稳。
反向焊接熔池行为如图 4-12 所示。首要观测前端电弧作用熔池区域,熔池活动与 TIG 对接焊接时的熔池行为一起,相同为对接空地两头基体金属在电弧 作用下熔化后朝远离对接面处的方向缩短,在电弧热源作用区域还能够看到明显
的未熔合归纳。图中红框所示区域为未熔合区域,说明在该焊接办法下,电弧热
源作用后尚未构成熔池桥接;图中蓝色圆圈所示区域为激光作用熔池区域,可知
激光作用后对接空地归纳消失,说明在双光束激光热源作用下又构成了桥接焊
缝。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实验成果和定论,对反向焊接时的焊接描摹进行分析,如
图 4-13 所示。可知,在两种热源间隔下,在焊缝结束均存在必定的未熔合区域,
且该未熔合区域长度与热源间隔值基本坚持一起,且该处焊缝描摹与图 4-6 所示 TIG 对接焊接焊缝描摹相似。
分析其原因:焊接终止时,两种热源一起闭合,由于热源间隔的存在,使得焊缝结束区域仅遭到电弧热源作用,而未遭到激光热源作用。故而焊缝结束出现未熔合区域,再次标明在对接空地为 0.2 mm 条件下,仅依托电弧热源(I=130 A, V=3 m/min)无法构成有用桥接。
综上,在薄板对接双光束激光-TIG 复合焊接过程中,激光在焊缝成形中起
到桥接熔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