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业文章|动车段所BIM全生命周期数据传递

2023-03-10 18:17 作者:符-号-说  | 我要投稿

注:本文为期刊公众号简版,完整版已发群内自取。  


孟炜,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动力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动车段所是铁路机车车辆运营、整备、检修区域,建筑体量大、涉及专业多、专业间接口复杂且运营期工艺流程复杂,因此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动车段所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有必要的。


0 引言


全生命周期管理通常包含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4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通常采用Dassault平台、Autodesk平台和Bentley平台进行设计;施工阶段通常采用Navisworks、3D Max、Fuzor等软件进行施工交底、施工仿真或效果制作;运维阶段通常以前期成果作为基础数据,进行自主平台的研发。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方面可自主开发统一数据格式平台,但这种方式通常费时费力,兼容性差,且很难满足多种文件的交换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数据转换的方式,但通常面临着模型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丢失的问题。

如何在目前统一数据平台开展全生命周期研究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选择最佳数据传递方案及轻量化技术路线,是研究的重点。以主流BIM软件3D EXPERIENCE (CATIA V6,简称3DE) 作为主要设计源头,研究不同设计阶段数据传递的优选协同格式及轻量化路线。


1 数据传递方式研究


规划、设计阶段

规划、设计阶段动车段所涉及到的专业众多,包含测绘、站场、轨道、桥梁、牵引变、接触网、电力、通信、信息、信号、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机务、车辆等专业,其中建筑、结构专业通常采用Revit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利用IFC文件将设计成果传递到3DE平台中;机务、车辆等专业属于工艺设备专业,设备模型通常由厂家提供,涉及种类及类型繁多,如:SolidWorks、Catia、Inventor等。

由于不同软件建模、表达及数据存储存在较大差异,且很多机械软件对IFC类型文件支持不够好,故常用的数据传递格式有STEP、IGS等,STEP格式相较于IGS格式,不仅可以保存更多的文件信息,同时对大文件的支撑效果也较好。所以对动车所设备模型的数据传递,通常采用STEP格式导入到Dassault平台中,规划设计阶段优选协同技术路线见下图。

施工阶段

目前施工阶段比较成熟的应用主要有:施工组织模拟、工艺工法模拟、工程算量、施工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在其中BIM数据交互IFC格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Dassault平台本身对导出IFC文件功能不够完善,部分数据存在配色丢失、模型变形等问题。所以对于这部分模型以3DXML格式导出,以数据转换的方式导入到施工平台中,有时为了更好地保存模型的配色及属性信息,还会将部分模型以IFC、STEP等格式文件导出。

运维阶段

目前运维平台的研究通常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由于动车所的模型体量较大,以超图的平台为例,Supermap10版本以后通常可以直接打开Dassault平台的3DXML数据,但当模型体量较大时,通常会存在模型打开失败的情况。通过自主研发格式转换插件,将3DXML文件转换为UDB文件,进一步导入到GIS平台中进行处理,目前已成功将BIM模型转入到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RIM平台和超图的GIS平台,运维平台在超图平台基础上利用C#进行进一步开发。

不同设计阶段数据传递的优选协同格式

结合上述研究,总结出不同设计阶段数据传递的优选协同格式,选择合适的数据传递方式能够很好的保存模型的几何与非几何信息,为现阶段BIM数据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然,未来统一协同设计环境,各软件厂商完善IFC相关功能,才是解决数据传递问题的根本途径。


2 轻量化方式研究


动车段所BIM模型体量巨大,相关BIM数据对平台的承载能力要求非常高,故数据在传递过程中需要进行轻量化处理。数据传递的核心是模型的几何信息和模型信息的保留。由于使用场景和需求存在差异,不同设计阶段对模型精度及信息的要求并不相同,施工阶段对模型几何信息的要求较高,而运维交付更看重模型的非几何信息,在保留模型几何与非几何信息基础上,轻量化是其中研究的重点。模型轻量化主要有2种方式:

一是对几何本身处理方式,减少模型的体量(如结构简化、减少模型的多边形数量等方式)。结构简化通常是指针对特定的需求,对模型中体积较大部分进行简化和修改,如3层作业平台踏板密集的网格,安全连锁音柱设备密集的网格等;减少模型多边形数量是指采用技术手段降低模型的精细程度,这类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模型的体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轻量化,但过多的处理会降低模型原有的设计精度,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二是通过技术处理来实现的方式,如实例化技术和LOD技术。实例化技术是指模型在渲染的时候,对于同一类型的模型(如检查库内多个LU、检查库内多个安全门) 仅对其中的一个模型进行处理,对于其他相同实例采用坐标矩阵的记录方式,根据矩阵关系进行映射展示;LOD技术是指对模型根据距离进行处理,在距离模型较远的时候,模型的细节层次显示的比较少,相应加载的模型多边形数量也较少,当距离模型较近的时候,模型的细节层次才会被加载出来,从而提高模型的加载速度。结构简化、减少模型的多边形数、实例化处理和LOD技术,多种技术方式结合使用往往会达到很好的轻量化效果。


结构简化

BIM模型在施工和运维阶段交付的过程中,部分模型所包含的细节层次很多,而这些细节在施工运维阶段关注度不高,因此这些特征可以进行删除简化,结构简化的本质是减少模型的多边形个数。

3层作业平台体量大,属于重复度较高的结构,通过对其进行结构的简化和修改,模型体量得到了较好的降低;LU和不落轮旋床属于工艺设备,通常设备厂家提供的是较为完整的模型,所以在施工和运维阶段,对模型内部结构进行简化会大幅减小模型体量;音柱虽然属于小设备,但也由于初期建模过分追求细节,导致模型在转为其他格式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通过对这种结构的简化,便很有效的将模型的体量降下来,而模型的外观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对于管线等非设备相关模型,一般不需要对模型的结构进行处理。


实例化处理

实例化处理是指对相同或者相似的几何零件进行检测,并将重复的模型转化为实例。动车段所内有大量的重复设备,通过实例化处理可以极大减小模型体量,实例化技术仅改变了储存数据的方式,并未改变模型本身。达索系统储存文件格式为3DXML,所以达索系统在储存文件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实例化的技术。但由于建模过程中存在建模方式不规范、模型反复修改的问题,所以会导致一部分的实例关系发生丢失和破坏,且不同软件的实例化算法略有不同,所以可通过其他软件对其实例关系进行修复和重建。
利用实例化技术对3层作业平台、LU设备、综合支吊架、不落轮旋床、轨道桥、安全连锁音柱设备、检查库压缩空气管线、立体仓库等模型进行实例化处理,得到结果见下图。

可以看出,通过实例化处理,对于3DXML、UDB和缓存文件,其减小的比例较大,原因是由于模型在建立和修改的时候破坏了原有的实例化关系,导致再次实例化会降低模型的数据量。而对于3DS、NWD等文件,其大小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这是由于3DS和NWD文件自有的压缩或储存算法导致的。


多边形简化处理

模型多边形的数量是影响渲染速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减少模型中多边形的数量,可以减小数据的大小,提高模型的加载速度。但过度减少多边形数量会降低模型的精度和质量,特别是视觉效果。通过多边形简化处理,模型的体量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是减少模型体量和提高渲染速度最根本的方式。

通过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模型的体量均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文件体量来看,对于设备模型,如LU设备、3层作业平台设备,通过R1~R3 (R1 为结构简化;R2 为实例化;R3 为多边形简化) 处理之后,其模型体量平均降幅在70% 以上,对于非设备模型(如管线等),其平均模型体量降低幅度在50%左右;从多边形数量上, 对于设备模型(如LU设备、3层作业平台设备),通过R1~R3方式处理之后,其多边形平均降幅在80% 以上, 对于非设备模型,如管线等, 其平均模型体量降低幅度在60% 左右。

动车所BIM模型数据量大,存在难以直接开展可视化及应用的问题,采用合适的数据传递路线及模型轻量化技术可将包含冗余信息的BIM模型转换成轻量化模型,实现模型数据量显著缩减和模型复杂度显著降低。
研究从动车所实际设备设施出发,通过结构简化、实例化处理和多边形处理手段,以实例的方式进行研究,结合测试结果,设备模型体量通常降幅在70%以上,非设备模型降幅在50%左右。以正在开发的运维管理平台为例, 整个平台的体量从原来的3.41 GB 降低至0.62 GB,整体降幅为82%,轻量化效果十分显著,为后续运维管理平台的开发提供数据基础。

来源:铁路BIM联盟

专业文章|动车段所BIM全生命周期数据传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