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09年战争之烽火多瑙河(五)——埃克米尔战役

2020-07-27 09:13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大致简介

       从1809年4月21日一直持续到4月22日的进行的埃克米尔战役,是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的转折点。 拿破仑一世在1809年4月10日爆发战役的时候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奥地利的军队在卡尔大公统帅下首次从拿破仑的手上夺取先动优势。 得益于达武元帅指挥的第三军和勒菲弗尔元帅指挥的巴伐利亚七军的顽强防御,拿破仑得以率领法军援军及时赶到并且击败奥地利主力军队,并在余下的战争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809年4月21——22日 

        爆发地点:德意志,巴伐利亚,埃克米尔

        战役结局: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国、巴伐利亚、符腾堡/奥地利帝国

        双方指挥:拿破仑一世,达武,勒菲弗尔/卡尔大公

        双方兵力:法军及联军75000人/奥军70000人

        双方损失:伤亡约6000人/ 伤亡以及被俘12000人


        战略形势

        从雷根斯保到普法芬霍芬,在这宽达50英里的且地势崎岖不平的区域中进行战役,法国人和奥地利人都没有办法充分了解对手的实力、部队部署,以及战略意图。 在判定大部分奥地利军队主力都被部署在了兰茨胡特的桥头堡以保护通往维也纳的道路之后,拿破仑迅速的发动了大部分军队开始大规模向西南方向进攻。 随之而来的阿本斯贝格战役是一次迅速的并且辉煌的属于法军的胜利,随后拿破仑下令除了达武元帅的第三军和勒菲弗尔指挥的(巴伐利亚军团)第七军以外的所有部队先去继续追击,并且摧毁他以为的奥军的残部。

        法军继续对敌人发动进攻,但是最后只不过是将。奥军隔成了两部分而已,左路部队是与主力部队之间断裂的第五、第六以及第二后备军团。另外两个军团,即第三与第四军团,跟随着卡尔大公一路撤往北方,从位于多瑙河沿岸的巴特阿巴赫一直到大拉布河沿岸的埃克米尔形成了一条长度约为九英里的防线。而且更重要的是拿破仑,不知道的是奥地利军通过围攻,在逼降了驻守在当地的法军后已经占领了具有相当重要战略意义的雷根斯堡,以及其横跨多瑙河两岸的大桥。在夺取了大桥之后,卡尔终于得以与他左翼的骑兵上将贝勒加德指挥的第一军团与柯罗华特中将指挥的第二军团重新建立了联系。

双方行动4月21日到22日双方军队的行动

       随着雷根斯堡大桥的占领,卡尔大公已经没有去保卫兰茨胡特的桥头堡的必要,他开始转头集中他的剩余部队,以便包围以及摧毁达武元帅指挥的法军先头部队转移到集中他的剩余部队。霍亨佐伦·黑钦根的弗里德里希亲王的15700人和罗森贝格亲王率领的21460人被命令组织成为奥军的左翼,负责牵制达武元帅,而柯罗华特的第二军团的28168名士兵以及列支敦士登亲王的第一后备军团中的精锐掷弹兵与骑兵从雷根斯堡向南推进,部署在达武元帅暴露的法军部队的左翼。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卡尔大公没有向海因里希·冯·贝勒加德下达任何命令,因此其强大的第一军团被滞留在了多瑙河的北岸,在随后的战斗中没有发挥出任何的作用。

       就拿破仑而言,他打算包围和摧毁从西南方向撤退至兰茨胡特然后试图从这里过桥继而渡过伊萨尔河的奥地利军队。第二和第四军团(约有57000名士兵,由马萨纳元帅统帅)被命令从兰茨胡特上游度过伊萨尔河,从而阻止奥地利人越过南岸。同时,在拉纳元帅的统帅下,他的那个临时组成的军,第VII军(符腾堡部队),第七军的一个师和两个胸甲师(约51000名人)立刻开始追击逃离的奥军部队。拿破仑认为是“三个师的抹布”就可以完成的清理工作留给了达武元帅,尽管第三军原来部队的一半以上都被拆散以建立拉纳的特遣部队。尽管达武接二连三的向拿破仑发出去了几封与其估计不同的敌情侦察报告,但拿破仑还是命令他在早晨开始进攻前线的奥地利人,而且还派出了勒费弗尔手下同样也精疲力尽的军,后者会在达武元帅遭到危机的情况下及时援助(两个军的军力合计起来总共约36000人)。

        战斗打响

        4月22日

        奥地利人进攻的主力部队碰到了蒙布伦指挥的坚挺的骑兵部队,由于山丘和树木繁茂的复杂的地形,奥军进攻的步兵与骑兵的速度都已经大大减少。 当罗森贝格观察到法军部队的行动都表现的不紧不慢的时候,表现出了严重的担忧,他立刻就做出了正确的估计——对手已经得到了大量的法军友军部队的增援。 实际上,这些部队已经抵达并将罗森贝格的后卫击退到了另一边。 拿破仑在22日凌晨2点左右就让法军军队开始行动,他的士兵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向北行进了18英里,这意味着,提供给达武的增援部队将比承诺的要更快到达战场。

       进攻的先头部队是旺达姆将军率领的德意志部队军队。 这些士兵的进攻尽管遭遇到了奥地利人的猛烈抵抗下,但是依旧占领了埃克米尔村的桥梁,最后更是占领了该镇的城堡。 与此同时,达武元帅率领部队向位于希灵村和北部的森林的奥军阵线中心发动了进攻。就连著名的第10轻步兵团也被投入了树林周围的血腥战斗,但最终在德罗伊将军的率领下,巴伐利亚人部队设法占领并且及时的巩固了阵地。

法军的第10轻步兵团

       在希灵村以北,达武元帅的部队在弗里昂将军和圣伊莱尔将军的率领下稳步击退了艾贝尔齐因和周围树林的守卫者,继而又打退了匈牙利掷弹兵发动的反扑,最后迫使卡尔大公不得不下令撤退。

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匈牙利掷弹兵

        现在的战斗演变成一系列重大的骑兵的肉搏战,因为奥地利人试图在不失去太多士兵的前提下使得他们的主力部队能够迅速的脱离战场。 哈布斯堡军队中最好的骑兵,就是文森特手下的轻枪骑兵和骠骑兵部队,在占领了埃克米尔与希灵村之间被森林所包围的贝特堡山脊线后。 这些精锐部队在被巴伐利亚步兵打退之前,击退了一些德意志轻骑兵部队。 拿破仑坚持要立即占领这个位置,并命令雷蒙德-加斯帕德·博納尔迪德·圣叙尔皮斯将军和南苏蒂将军率领的两个重骑兵师发动冲锋。这些骑兵军官受到了奥地利炮兵的猛烈炮击,但仍继续前进,并且在击退了奥地利骑兵后,接着又占领了对手的炮兵阵地。

埃克米尔战役地图

         撤退的第一阶段已结束,但是战斗依旧没有结束。 奥地利人在撤退的道路上发现了一个瓶颈区,并被指挥官要求在此阻止法军有如潮水一样的进攻。 三个法军胸甲师在德意志盟友轻骑兵的支援下同奥军骑兵进行了激烈的肉搏战。 奥地利人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但是面对人数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敌人最后不得不撤退。 在战斗打到最激烈的关头,数量更多的法国骑兵抓住时机猛攻奥军骑兵的侧翼,剩下的奥地利骑兵以极快的速度向北逃到了雷根斯堡。

       后续

       法国人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一次战役。 拿破仑曾希望他能够在达武元帅和多瑙河之间拦包围奥地利军队的主力,但他不知道雷根斯堡如今已经落进奥军的收着陷落了,因此奥地利人能够由此撤退渡河。

       尽管如此,法国人仅以6,000人的代价就造成了敌人12000人的伤亡,拿破仑的迅速到来然后指挥着他的军队的整个轴向调整(从北-南轴线到东西向轴线),并且在随后的战斗中击败奥地利人。 随后的进行的雷根斯堡战役使得法国重新夺回了雷根斯堡,奥地利的军队被从德意志南部彻底驱逐了出去驱逐,随后维也纳首都也迅速的陷落。

        据称,拿破仑在提到了在埃克米尔进行的一系列战役的时候,声称这是他有史以来指挥的“最出色的一次”战役。

1809年战争之烽火多瑙河(五)——埃克米尔战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