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35年7月 高农期刊 益阳几种土产茶食之调制法

2023-01-08 07:29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作者:郭民楷 益邑风俗,逢有客至,辄飨擂茶,茶为捣杂老姜、芝麻、茶叶、绿豆等物,用开水瀹之而成。饮时,并备茶食数色以佐之,藉示欢迎尊敬之意,虽贫乏人家,亦必勉力为之,盖恐慢客,而遗颜面羞也,故一般茶食之调制,为妇人必操之工作,兹将其应用最普遍者,分述于后,以供留心农产制造之参考焉。 1. 巧菓——有糯米及粘米两种。法:以米侵清水中一昼夜后,取水淘去杂物,随水磨之,卽得白浊之浓液,是曰米浆,以白布袋盛之,置草木灰中,吸去水分,而得干粉,再行倾入木盆中,以双手揉之使软,然后加入砂糖、黑芝麻、橘皮等,做成圆饼放蒸笼中,以文火蒸之, 经一小时之久。即得所谓巧菓粑粑,俟其冷固,断之成条,切之成片,食时,用油榨,或沙炒均可。 2. 萝卜——益阳为出产之区,贮蓄应用,其方自多,如制盐萝卜、糖萝卜、黑萝卜、白萝卜、扇子萝卜……等,不下二十余种,今仅就一般最喜调制之盐萝卜而言之:法将萝卜洗涤干净,纵切成片,厚约三分,置木盆中,逐片腌盐,至二三日后,盐质已经充分浸入,则用椶叶穿之系竹篙上,曝烈日中约一星期,即以冷湿布拭净,用锤槌薄即得,味咸且脆,可佐夏日啖粥之用。 3. 盐笋——笋亦为益邑特产,调制者亦多。法:将笋去,视其大小,切为适当块片,置釜中,加适量之食盐煮之,大约每十斤,用盐半斤足矣。然后用椶系于竹篙晒干,即可供食。 4. 紫苏——此品名为紫苏,其实除紫苏之外,尚佐以白砂糖、菖蒲、梅子等品。法:在五月上旬,将菖蒲之地下茎,切成细丝,漂于清水中一昼夜,取去晒干,然后和以紫苏之嫩叶与梅片,用两手揉和之,使有多量之红紫色液渗出而后止。于是铺篾盘中曝干,食时加白砂糖蒸之,味甜酸而芳香,亦为珍贵之品也。 5. 酸枣皮——在七月间,将酸枣採下,沸汤中煮熟,然后用手挤去其皮,入瓦钵中,持食箸加力推搅,其核自然离去,于是加黑芝麻,红糖等,充分调匀,铺竹盘中晒干,是谓纯碎枣皮,在贫乏之家,感核大而得质不多常将甘薯煮熟,捣成泥状加入者,谓之甘薯枣皮,味次于前者。 6 南瓜皮——取已经成熟,而带鲜黄色之南瓜,铇去其皮,再剖弃胎座,而纵切成圈,厚约五六分,置于竹廉(帘)或穿挂于竹篙,以日光干燥之,然后粘以米浆,及饴糖,上甑蒸熟,复如前法晒干。 7. 豆豇子——将白色及淡黄色之豆豇,入釜煮熟,置日中晒至半干,再和以米浆及饴糖,复蒸再曝即得。 8. 芋头皮——将老芋头,切成方条,置下锅水(熬酒甑下之水带酸味)中。煮至全熟,用□□捞起,再加辣椒粉,及适量食盐等,混少许之清水共烹之,晒日中约五六小时,勿使过于硬化,味极可口。 9. 盐黄豆——黄豆淘去夹杂物,和少许食盐、五香、桂皮等,入锅煮熟,铺篾盘中晒干,味极佳,小儿多爱食之。

1935年7月 高农期刊 益阳几种土产茶食之调制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