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路之前,还有什么?
众所周知,韩国电影圈被称为忠武路。

在韩国,忠武路就跟好莱坞之于美国电影,宝莱坞之于印度电影一样的存在。
以16世纪著名抗倭名将李舜臣将军的谥号“忠武公”而命名的忠武路,位于首尔中部,北起钟路区栗谷路,南至中区、邻近明洞购物区的退溪路。
别看它全长只有2公里不到,但从60年代开始,这里就聚集了密密麻麻的电影院和制作公司。
不仅是韩国电影制作的据点,更是韩国电影走向辉煌的标志。
还没走出地铁站,你就看到墙上就贴着历史最悠久的韩国电影奖大钟奖的历年获奖照片。

然而说到电影院,最著名的莫过于从2号出口出来的“大韩剧场”。
于1955年开馆的大韩剧场由美国福克斯电影公司设计的,从地下1层到8层,共有11个电影厅。
曾经,它见证着韩国电影发展的辉煌历史。
当时大韩剧场以外国电影为中心进行放映,最高纪录吸引146万名观众观看。
后于2001年被改建成多功能影院,变成了8个影厅,还扩建了购物中心和饭店,还是忠武路国际电影节(现已停办)的承办地。

但小画今天要说的地方,却是电影院,甚至是忠武路的开始——
团成社。
于1907年6月4日正式开馆的团成社,是朝鲜时代第一家常设映画馆。

上周说到的第一部电影《义理的仇讨》,正是在这里制作和首次公映。
除此之外,后来的《蔷花红莲传》《春香传》等本土制作的电影都在这里放映。
更重要的是,团成社是日治时期唯一一家放映本土电影的映画馆。
解放后,《将军的儿子》系列和《西便制》等电影的热映使团成社迎来了第二个全盛期。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团成社却因大型复合文化影院的出现而遭遇到了危机。
它的过去和现在,又是怎么样的呢?
韩影百年专题之二,团成社的过去和现在。

编辑 / 妙汉种子 排版 / 优琪
你们的 “点赞”、“在看” 、“评论”、“分享”
就是小画(mai)前(zhou)进(bian)的动力^^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拥有者所有
*禁止二改二传截取部分,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请勿摘抄复制
画外音VoiceOver
微博画外音voice_over_
微信号voice_over_
B站畫外音voice_over_
投稿p78i6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