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向下进化

2022-07-20 15:20 作者:宫平安  | 我要投稿

2165年7月,诞生了一种新的思想:人类进化论。


人类进化论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优胜劣汰和科技分化。


一、人类进化论认为,优胜劣汰是任何一种生物的群体本能,就人类而言,无论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兼并,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本质上都只是优胜劣汰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人类进化论认为,文明是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即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而资源却会愈加集中在少数精英群体的手里。当这样一种矛盾到达一个临界点时,社会变革就会发生,战争随之而来。而战争及变革导致的人口数量锐减,资源重新分配,则使矛盾得以缓和,文明进入新一轮的循环。这样的循环就是文明的动态平衡。


而科技分化最终将打破这种平衡。


科技分化的意思是科技只掌握在少数精英群体的手里。客观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因为普通人既没有能力也不可以去掌握科技,如果人人都能轻易掌握重要的科技,社会只会走向动荡和混乱。


科技分化在科技发展的开始并没有什么。直到原子弹诞生的那一刻起,一切变得不同了。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恐惧有核国家之间爆发核战争,从而导致人类的毁灭。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不存在于现实的可能,它也许明天就会发生,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人们始终没有意识到的是,原子弹带来的真正现实影响是它打破了文明的动态平衡。在原子弹面前,人的数量失去了意义。


而原子弹又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基因编辑、人机融合、虚拟现实这样的技术不断发展,终将造就一条人力无法跨越的天堑。天堑两边的人,当文明发展到下一个矛盾临界点的时候,彼此都再见不到变革的到来。


而这就将是这场人类上万年进化的结局。如同江河会流向大海,人会走向自然最终指向的地方。


在地球上亿年的物种演化过程中,自然法则从没说过,进化会使生物变得更高尚。如同一个人,无论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2235年6月13日,在科技造就的天堑面前,普通人早已失去了威胁,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成熟,普通人又失去了工作的价值。这一年地球上的人口达到了240亿,人已经分成了明显的两类人。社会生产力虽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轻松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但无论科技怎样发展,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消耗在巨大的人口数量面前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人类必须走向天空寻找新的前途。只是相比于其他的科技领域,航天一直是发展最为缓慢的。在资源彻底耗尽前,人能否走出太阳系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资源必须要减慢消耗的速度。而减少人口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知道要发生什么,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在自然界,没有威胁又没有价值的生物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只是人终究有别于动物,在同类面前,文明保留了应有的底线。


2235年6月13日,地球上展开了一场后世称之为放逐运动的大行动,普通人在睡梦之中纷纷被转移进虚拟舱中。


这时候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可以创造出完整的虚拟世界,并且在虚拟世界生存的人,资源消耗会大大降低。所以普通人都被送进虚拟舱中,他们将在虚拟的世界中度过余生。这对他们而言很难说是否算得上不幸,因为虚拟世界已经发展的足够成熟,那些在虚拟舱里醒来的人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感觉到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


2236年3月14日,放逐运动结束一个月后,活在现实中的人只剩下不到一个亿。当他们正沉浸于自己所谓的进化胜利的喜悦时,一位学者却在他发表的文章《真实相对论》中这样写道:从虚拟现实技术诞生,到人可以创造完整的虚拟世界,只过了一百多年时间,这在生命的长河里短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们就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虚拟的世界,我们活在真实世界中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在茫茫宇宙中,我们从未遇到过其他星球的生命,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生存的世界本身就是虚假的。这也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而如果我们将其他人放逐进了虚拟世界,同时我们也是被放逐的一员,那把我们放逐进现在这个虚拟世界的人,他们又有多大可能一定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呢?也许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是绝对的真实,也许从来没有绝对的真实。


所以即使世界是虚拟的,但如果对于我们而言它是真实的,那它就是真实的。如此,那些被我们送进虚拟舱的人无所谓输,我们也无所谓赢。人类进化更无所谓优胜劣汰。


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我们只是一同在往前走,又一同在往后。


如同天边的夕阳,她看上去就如同朝阳一样。 


向下进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