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名师坊 | 张艳萍 顺势而为,野蛮生长

2021-03-30 17:46 作者:对啊自考成考君  | 我要投稿


张艳萍(十一老师),对啊自考名师,项目师训主管,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逾5年从教经验。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累计授课时长达到2500+小时,学员眼中的“师傅”和“超级脑洞讲师”。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授课方式和超高的押题命中率闻名,深受学员喜爱。



初见十一老师,你可能会被她严肃、干练的外表迷惑,但只要十一老师讲起话来,你就会发现她是一个充满热情、风趣幽默的妙人,她总是有一些天马行空却又一针见血的脑洞,让你忍不住随着她的节奏和思路去思考,深入浅出地去理解一个又一个问题,几乎每个听过十一老师讲课的人都会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听她讲话是一种享受,在获取信息之外,你还能被注入一种可以快速充满干劲的精神兴奋剂。


在这一切背后,十一老师也是一个曾在迷茫中奋力挣扎的年轻人,在迷雾中努力探索方向,坚定向前,至今也仍在路上。


十一老师说,她始终在艰难而兴奋地成长着……



大学毕业前的假期,张艳萍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她在网络上琳琅满目的网课中逐个看过去,细细比较,最终选择了对啊课堂。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个选择所影响的,远不止她能否通过注会考试那么简单。


大学毕业后,张艳萍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和每一个年轻人都经历过的一样,在陌生又光怪陆离的大都市里,她好像不过是海面上的一粒尘埃,浮浮沉沉,找不到方向。


偶然间,她看到了对啊网的招聘信息,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两位老师所在的公司。


本身就对线上教育有着浓厚兴趣的张艳萍感觉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指引与偶像的召唤,于是一脚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期待的,追逐梦想的道路。


去追逐自己的星辰大海。


“有问题,就去解决”


张艳萍的第一个岗位是教研,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摞书,就是工作的全部了,工作独立又纯粹。


她很喜欢给学员出题,整理教辅,工作充实有趣,也让她成长了很多。


在入职了一个半月的时候,公司突然发布消息,要选拔内部讲师。


张艳萍在大学期间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教研岗位的工作又帮助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思考过后,她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因为教师资格证的加持和大学期间的家教经验,在她看来,这个考核应该不会很难。


但是报名以后她很快就懵了。


讲师工作和自己想的很不一样,由于授课对象的增加和授课难度的提升,讲师和家教并没有可比性。


千言万语埋在心里,讲课时却一句也说不出,第一次试讲张艳萍就这样生生卡住了。


她开始紧张,也因此更加努力。


她写逐字稿,每天和其他老师一起反反复复练习,几轮下来,总算是能上台了。


但她没能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样逆风翻盘,她考核失败了。


她陷入了迷茫之中,她一边哭泣一边思考,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应该怎么去进步?她太想一探究竟了。


可没人能告诉她具体答案,结局已经定了。


怎么办?是要回归原本的岗位还是要干脆换一份工作?


在张艳萍进退两难之际,同事多多老师和小南老师安慰了她,并提供了第三条解决方案。


多多老师很欣赏这个积极上进的姑娘,将自己的一门课程——《史纲》让给了她,让她再次去申请考核的机会。


所幸,公司非常愿意再次提供考核机会,而努力的人在哪里都会比较幸运,这一次,她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当选。


那一年的国庆节过后,她成为了十一老师。


她也在同事的帮助下第一次真正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有问题就去解决问题,相信自己就会成功。



但成功成为讲师的十一老师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会计专业的她面对近代史课程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她找到了成熟的老师取经,找到了教历史的亲戚帮忙备课,她准备了满满几页纸的逐字稿反复练习。


但第一次课,还是效果不佳。


直播课程需要互动,讲课的时候要兼顾镜头和评论,没办法去看精心准备的逐字稿,再加上专业限制,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限……


这一堂课她上得很僵硬。


课程结束后,她收到了几个同学的负面反馈。


十一老师很受打击,但她清楚地明白自己不能沉浸在情绪中,她需要快速调整自己,然后继续投入战斗。


于是十一老师反复观看自己的课程回放,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过,一句话一句话的分析,努力寻找问题,再努力解决


经验丰富的多多老师提醒她单纯的课内知识不足以支撑她自如的讲课,她就买了一堆历史书籍每天琢磨。


把繁复的知识一个个带入自己的脑洞,用自己的逻辑理解思考,再形成新的体系框架。


然后某一天晚上看书时,她突然就觉得自己通了,好像一切东西都捋顺了。


在迷雾中摸索着走了这么久,猝不及防就望见了光。



但十一老师并不满足,她还想要更多,于是需要更多的努力。


她看了20多本书,总结出了“十一记忆法”等一系列高效教学方法和学习技巧。


她参加了6场考试,出了4本教辅,参与了三年押题,成了一次性押中“马原85分,史纲92分”的押题Queen。


5年间,十一老师从一个菜鸟新人讲师蜕变成了最受欢迎的讲师之一,成为了对啊自考的教培主管。



十一老师完成了自己的逆袭,但她知道,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想,然后做”


去年是十一老师工作的第四年,在进入对啊,成长了一段时间以后,十一老师逐步知道了自己学的知识该怎么样在工作中进行运用,也慢慢发现,之前学习的知识似乎已经不足以支撑她快速成长了。


于是6月1日早上5点,十一老师突然就醒了,她开始查阅考研资料、确定考研方向。


一切突如其来却又好像恰到好处,十一老师说,那天的她仿佛不是她自己。


这之后,是十一老师与自己之间长达一周的思想斗争。


自己到底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接下来应该怎么安排学习和工作以及本来就被压榨干净的生活时间?


最后十一老师的脑袋里出现了第三个声音,她说,“想的真多。干就行了!


决定了考研后,摆在十一老师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时间。


因为疫情,十一老师幸运的赶上了当年的提前面试期。但也因此时间很紧,那时距离十一老师的第一次面试,时间不到一个月了。


十一老师在直播、录课、培训、教研的空隙中艰难地寻找时间复习。


她找了和自己研究生方向一致的偶像闫老师取经,分析备考方式和关键点,又求助了同事牛牛老师帮忙整理可以报考的学校。


很快,6月底,十一老师开始陆续参加面试了,但她还没能完全准备好。


面试前一天晚上8点,十一老师才坐在家里准备英文面试,但发现自己毫无头绪,只好求助负责研究生项目的同事。


晚上11点,同事将十一老师的中文自我介绍翻译好发回来,十一老师开始着手搜索单词、矫正发音,然后背到了凌晨两点。


考试当天早上,十一老师5点起床上班,8点线上面试开始,11点终于轮到了她。


她充满自信的开了头,却在说完自己的名字后就大脑一片空白。


在尴尬地思考了30秒却一无所获之后,她放弃了英文自我介绍。


面试结束以后,十一老师自己发了很久的呆,她以为自己大概没有希望了,但这次,命运眷顾了她,她意外通过了。


通过了第一次面试,十一老师心里有了底,她明白了面试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树立起了自信。


而后,十一老师积累经验,开始更早、更详尽的复习,9月底,十一老师成功通过了心仪学校的面试。


而这时,距离考研笔试,还有100天。


在紧张工作的同时利用100天考研,这听起来仿佛在痴人说梦,但十一老师没有想太多,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必须要走下去


最先背英语,考前60天学习数学,考前30天学习逻辑,考前一周学习写作……时间被她塞得满满当当,却好像还是怎么也不够用。


100天,十一老师在工作的夹缝中努力挤压时间,也只做完了两本书。



考试前一天晚上,她十一老师先是听了一套英语真题,而后断断续续地背作文到了凌晨3点,又定了无数的闹铃,在考试当天5点起床接着背英语。


对于十一老师来说,考试当天很不顺利。


先是迷路,走错考点、找不到教室,然后是卫生间过长的排队和疫情期间敞开的窗户透进来的冷风,最后,十一老师涂错了答题卡。


午休期间十一老师并没有在拥挤的考点附近及时吃到午饭,她思考了很久自己要不要放弃后续的考试,但最终还是决定坚持。


遇到问题可以担心、可以忧虑、可以沮丧,但是一定要让这些情绪快速的度过,找到解决办法。而解决办法往往不在自己手里,要学会寻求身边亲朋好友等优秀人的帮助。”


十一老师寻求了姐姐的帮助,然后在姐姐的开导下走进了第二场考试的考场,这一次,考试进行的异常顺利。


而最终的成绩也超出了十一老师的预期。


虽然过程曲折蜿蜒,但十一老师成功上岸了


用奔跑践行理想


十一老师特别爱立flag,只要稍有点时间,她就会给自己写个计划,但往往立完过几天就放一边了,下次再接着换,接着来。她开玩笑的说自己这是“无志者常立志”。但当翻出十一老师17年写的计划时,却发现不知不觉间计划已经完成了,又接着找到18年的,也完成了,19年的计划在2020基本上也做了,今年也算是实现了。


十一老师的身上带着一股子韧劲,她走得曲折缓慢,但始终在走。


或许曾经遇到迷茫,找不到方向,或许曾经充满质疑,怀疑自己。但十一老师始终不曾停下过自己的脚步。


想,就去做;遇到问题就去解决;想要放弃就再坚持一下。迷茫时就努力充实自己,抓住了机会就不轻易放弃……


一步一步,十一老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当问到十一老师的终极理想时,她的答案很出人意料。


不断前进的十一老师其实对自己的终点其实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和期待。她说她的最终理想不过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跟家人、朋友、学员一起不断成长。明朗坦荡钟情豁达,有得有失有坚持,能哭能笑能尽欢。”


她从来不是在朝着人生理想奔跑,她只是在用奔跑践行自己的理想。


十一老师说,想要达成自己的理想,需要“想,然后做,不陷在情绪里,努力坚持。”她践行了这句话五年,然后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谁也不知道五年后的十一老师会在哪,但她大概还是在笑着一步步向前,带着岁月抹不去的坚定和自信。

名师坊 | 张艳萍 顺势而为,野蛮生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