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日本“口爆”说起

2023-09-04 20:25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上周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事,讨论得沸沸扬扬。


然后一个新闻上了热搜:日本福岛当地最大港口爆发抗议集会。


结果突然被人发现这个话题没有了。



如果这事挂热搜上,会让大家知道日本的不当行为并没有得到全国人的支持,很多日本人激烈反对和抵制,这相当于间接给我们声援。


可后来话题不仅仅从热搜榜上撤下,还整个消失。


这下群情激愤。毕竟这可是人民日报发的,又不是小作文,这都敢夹?



网友甚至质疑谁在袒护日本的不当行为,指名道姓骂新浪不爱国。


“700亿到账”

“身在华夏心在倭,魂牵梦萦是扶桑”



大家非常愤怒,一些网友也去喷了微博CEO来去之间。


眼见舆论形势愈演愈烈,来去之间不得不出来回应,他说话题被夹是因为命中了“口爆”这个审核关键词。



事出突然,他可能忘了口爆是禁词,中文直发后被限流,于是半小时后,他又把“口爆”改成拼音首字母“KB”。




有人补充道,媒体发的话题就不会被夹,普通用户发就会夹,故称夹有夹规。


比如“一口爆汁”,是蓝V河南广播电视台香香美食官方微博发过的。



但也有反例。


非媒体用户发了“土耳其一港口爆炸现场”的微博,也没有被夹。



所以“口爆”相关话题在多大程度上会被夹,依然是一个谜。


但可以肯定这起网络事件正在引发了一个一个笑话。



类似的笑话还很多。


早期经典的梗“齐达内射门集锦”,曾让不少体育博主叫苦连连。



网友发现一度不能用“天文爱好者”来取群名。





“二十四口交换机”不行,那就二十四嘴交换机。


(这是一个老梗,真实性已不可考。)






《三体》里“国内射电天文学”被打上过两个星号。



其他网文里“寄生兽交错而过”被打上两个口号。



很多作者写小说的第一步不是写大纲,阐述世界观,而是要去了解晋江网站有多少屏蔽词,以致于一些网友呼吁它该去审审漏洞百出的教材了。


知名大V形立达吐槽过,自己因网名“五道口暴龙”而失去了老账号。



拥有相似经历的网友更是愤愤不平,我的可是英文名啊:


“我的Catherine都变成了Cathe**ne”



指出双十二比双十一便宜的,会被打码。



说物品是买给妈妈的,也容易被打码。


闲来无事你想给喜欢的歌曲写个好评,明明和其他评论差不多,也被限制了。


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时,审核更小心翼翼。


实际上,相机广告文案很难离得开“一”“立”“单”这些字样,但也因此容易中招。



打不出hello了,因为系统认定你在骂人。(hell:地狱、见鬼。)



玩网游时,一堆星号,耽误完成任务。



玩家控诉归控诉,但也只能忍受单方面的压迫。



涉及性暗示、不友善回复、敏感词汇的,被算法僵化识别出来,算是老套路了。


可有时候叠词被屏蔽,真让人痛不欲生。


如果你是医生,在查房记录里,甚至一度不能写“射精”字样,而它不过是皮下注射一种精蛋白的药物。


你想记录一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会发现笔记拒绝了自己的要求。



最倒霉的是妇科医生,他们面对日渐敏感的系统,吐槽妇科不如关门好了。




……


减少污言秽语当然是为了让互联网交流更顺畅和谐。


比如,东百往事带火了“歌姬吧”的梗,这让约架谩骂的火药味淡化,没想到还使黑色幽默得以永传。



然而这样的事往往是个案。多数情况下,屏蔽机制的标准在哪里,去年的和今年的怎么不一样,谁也说不清。


而且,有时屏蔽之后比不屏蔽还要糟糕。


因为打了马赛克,反而带来浮想联翩的视觉效果。



大家都想让机械式审核机制有所改变,一个设想是借助AI带来更多包容度。


没想到,科大讯飞的专家坦言目前来看有难度。


这和普通网友的感官截然相反,大家会疑惑,这么灵活的AI,收录那么多信息,怎么识别不出顾城的一句诗呢?



也许未来灵活的审核机制能改变只堵不疏的现状,否则,满屏的黑话俚语,打着哑谜,怎么看都本末倒置。


所以最后我送大家一份独特的素材。


一位卖家千方百计想联系上买家,为了绕开系统监管,他不得不每句问候对方母亲。




从日本“口爆”说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