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宁华青玉谈诗词】反语对比自嘲法

2021-02-09 08:46 作者:青玉道长青玉案  | 我要投稿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法国·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对比”是一种修辞,是将多个对象进行比较。对比可以是主次对比,简单来说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也可以是对立对比,简单来说就是红花插在....懂的都懂...

“反语”是修辞中最“迷”的一个手法,即“正话反说”,雨果在这里就是运用了一个“反语”,表达了所谓的“文明人”对所谓的“野蛮人”做出的所谓“文明”的事。

“自嘲”是幽默最高的境界,即“自我嘲笑”,雨果自嘲是“文明人”,其实就是在说可恨的英法联军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不愧是大文豪雨果,能将反语运用在自嘲中,并且还加上了对比,幽默之中又不失对正义与文明的充分认识,不失对英法联军暴行的深刻批判和不满,这种情怀是超越国界的,超越自私的。

这种把反语用在自己身上的方法,我愿称之为“反语自嘲法”,希望你们不识好歹[滑稽]。

前两天无意间看到了一首唐诗,突然想到以前好像背过,细细一想,发现这种把反语用在自己身上的自嘲,并将自己与令一事物进行对比的方法,其实是很好的。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唐·王昌龄《长信怨》

这是一首“宫怨诗”,应该属于闺怨诗中比较高贵的一种,讲的是汉代班婕妤才貌双全,深受汉成帝宠爱,但她不仅不恃宠而骄,反而不时地劝谏汉成帝,后来为了躲过赵飞燕的陷害,主动请求去长信宫侍奉太后的故事。她写的《团扇诗》就是此诗中“团扇”这一意象的由来,“团扇”也由此成为“秋凉团扇”——古代女子失宠的象征,所以“班女扇”就是我们所说的“团扇”。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班婕妤《团扇诗》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可以堪称是“人间绝句”了啊!

很明显,这句诗是拿一个失宠的宫女与寒鸦对比。

但这首诗的对比,其实也是一种反语:

是啊!我的容貌已经比不上一只寒鸦了,寒鸦尚且能够带着在昭阳宫里见到皇上的快乐在日影下飞来。(当然这里的“寒鸦”其实有寄托“飞燕”的意思)我的容貌和一只乌鸦的容貌相比,怎么可能会是乌鸦更好看呢?可是乌鸦能见到皇上,我却见不到,这很让我想不通。难道我真的连乌鸦都不如了吗?

王昌龄就是在这里,把最真实的一种宫怨心理,以反语的手法,通过对比表现了出来,而且这种反语是用在自己身上的,说自己的容貌比不上乌鸦,这便是自嘲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对自己和另一对象进行“对立对比”的时候,故意对自己说反语,故意贬低自己,来达到一种自嘲、解嘲的效果,而这其实表达的是对这种“贬低”的不满、牢骚以及——释怀与达观


在《诗经》中有一首《硕鼠》其实也是这种“反语对比自嘲法”。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经·魏风·硕鼠》

这首诗就是把自己的辛劳穷苦和硕鼠的不劳而获吃饱喝足对比,对自己说反语进行自嘲:“我“辛勤”地“伺候”你。”而且同样的,“硕鼠”其实也是寄托了“奴隶主”在内。

我个人觉得我可以再肝一下...

【宁华青玉谈诗词】反语对比自嘲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