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之农家简述:美好乌托邦的梦想家们
历朝历代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土地的价值就显得越发重要。
然而作为剥削阶级的贵族们只想着如何去搜刮更多的财富,却并没有想过如何去平衡其中的厉害关系。而诸子之中多数都是站在各自的阶层去思考如何让统治者能够理解并且愿意接受自己的学说思想,从而实现政策上的落地执行。
之前说过,在十二个明确发展的学说流派之中墨家和杂家都是一帮子反骨仔。而农家也是紧随其后,虽然没有衍生出干掉统治者的学说思想,但其学说探讨的两个点都戳在了统治者的要害上。
第一个就是“贤者与民并耕而食”,要求统治者和老百姓一样耕种作物。单单是这一点就是让统治者们下不来台。想想看,如果统治者都跑去种地了,那维系着整个社会体系的阶级制度不就直接瓦解了吗?
第二个便是提出“市贾不二”的价格论,这一点是从市场经济上着手,给予统治阶级真正的必杀一击。它主张社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可以用农产品直接去交换手工业品,如帽子、锅甑和铁制农具等等。
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办法。
具体的意思是:"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即市场上布帛的长度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麻缕与丝絮的重量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粮食容量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鞋的尺码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总之,同种商品数量相同,则价格相等,市场上的各种物品的价格都有了统一的规定。
这样,在市场上的同种商品只有一种价格,没有第二种价格。这就是"市贾不二"。
看似圆满的制度实则正是对统治阶级最大的威胁。
但凡眼不瞎的人都知道许行是站在农民角度去思索整个统治制度的调整和变化。其学说核心都是为了强化土地生产,介绍统治阶级剥削,让老百姓生活富足,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乌托邦社会。
你看,领导者愿意与老百姓共同耕种,说明天下太平,领导者只需要考虑如何种地养活更多的百姓即可。至于以物易物,那就是摒弃了经济制度,直接用货物交易从而确保不会有第三方从中作梗为统治阶级攫取财富。
换而言之,就是把整个社会的进度倒退,回到百姓有地耕作,统治者只是一个更大一点的农民主罢了。
这种倒退的社会思想制度虽然保障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却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典型的,想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然而这种乌托邦世界能够在两千年多年的社会出现,也说明了底层人民渴望的不过是一餐饱饭罢了。某种意义上而言,农家的社会制度反而是更加贴合共产主义的理念。所谓的统治者不过是稍微大号一点的农民,从地位上而言并无差别,只是尊重对方的德行。至于以物易物,换一种看法也不是不存在可能性。倘若人民的生活富足,那么所谓的经济其实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农家的想法,其实从深远的角度来看,太过超前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想,故而难以保留也是正常的现象。
或许未来,说不一定还能看到农家的思想重新散发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