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现代人都怎么了
我有2个好朋友抑郁症了。如果你认为他们两个日子过得很惨,那你就错了。
朋友张三,是我高中同学,月收入2万,有1个孩子,他老婆兼职月收入5千全职带孩子,宁波两套房子,有一套600万房子,首付30%,月供1万5。另外一套400万房子,已经还清。温岭老家还有房子。除去债务,净资产,在700万以上,月收入在2.5万以上。
朋友李四,是我以前的同事,月收入2万,有两个孩子,他老婆月收入6千-1万5。现在没有任何债务,存款20万以上,开奔驰E,杭州下沙边上,嘉兴地区有一套300多万的房子,老家还有1套房子。他之前,还有一套,杭州下沙的房子。之前房贷有8000元,这套杭州房子卖了以后就没有债务了。
应该来说,张三目前的还贷,压力大了点,但整体长远情况其实压力不大,他完全有空间处理掉一套房子,达到无债一身轻的状态。李四,住在老家,消费很低,完全没有压力。而且他们两个家庭都算和睦,小孩的年龄都还不大,没有什么叛逆的情况,怎么就患了抑郁症了呢?于是,我去查了下抑郁症的资料,吓一跳。中国抑郁症人数已经达到9500万,终身患病率已经到6.8%,这两个数字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中。我不禁思考,现代的人都怎么了,现在这个时代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句话是当前中国最好的写照。
1,国力强大。达到最近200年的巅峰水平,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
2,食物充足丰富。基本上你想吃什么,无论网购,外卖,就近堂食,都能做到不贵,丰富,快捷。
3,娱乐丰富。看不完的小说,电子书,电影,连续剧,综艺,打不完的游戏,而且多数免费。
4,居住环境良好。治安良好,基本消灭黑恶势力和保护伞,人类历史上最强基建狂魔,环境治理在最近10年取得空前成就。
5,社会更加公平。这个就不多说了,懂的都懂。
6,科技进步。汽车家具价格非常低,质量可靠。
7,医疗不断进步。集采以后,大部分药物价格不断降低,以我在吃的血脂药为例,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一盒价格为3.8元,14粒,一个月的成本只有8元。
8,信息丰富,教育成本不断降低,自学越来越方便。你几乎可以通过视频和阅读方式学会绝大部分技能,而且成本极低。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是当前中国人的写照。
1,生育人口从2000千万到800多万,达到历史最低。
2,年轻人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而且还在升高。
3,癌症,心血管疾病,三高患病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例在升高,而且年轻人患病越来越多。
4,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例还在不断在升高,青少年成为重灾区。
5,越来越多人,开始佛系躺平,逃离一线城市,不工作,提前退休。
6,上海的服务员5000块一个月,上海非郊区的平均房价10万每平米,买个120平,2个服务员需要不吃不喝2400个月,也就是200年,而一个人的黄金工作年龄也就40年,拿50%供房贷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也就是说,在上海,两个普通工作的人,需要10辈子才能买的起房子。
7,孩子的教育成本不断升高,鸡娃压力越来越大。
我的这两个朋友,患病以后,我都去接触开导过。他们两个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居然惊人一致:
1,房贷压力。张三的房贷压力可想而知,收入2万块还1万5。李四,现在是无压力,但是之前的房贷月供只有8000,但是他之前的月收入曾经跌到1万。
2,夫妻两地分居。缺少倾诉对象,导致压力无法缓减。张三在老家工作,老婆在宁波市区带孩子。李四也在老家工作,老婆老妈两个孩子都在杭州市区。
身处这个时代,抑郁人口快1个亿了,人到中年有50%的人患三高,也至少有一半的家庭选择了鸡娃,又有至少25%的家庭为了鸡娃这件事亲子关系紧张。城市里的人,特别是外来移民,为了还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消费降级。还有人娱乐至死,即时行乐,没日没夜。工作敷衍,上班摸鱼,甚至彻底不工作,选择了躺平佛系。
同样身处这个时代,也有一部分人,感觉如鱼得水。放松的方式多种多样。娱乐,资源无比丰富,设备可靠,网速飞快。旅游,可以去全国全世界任何地方旅游。学习,成本极低,想学什么都能找到资源。工作,方式多种多样,比以前自由度高多了。
而解决我那两个朋友的抑郁症其实也非常清晰:
1,解决压力源,房贷问题,李四已经解决,张三应该卖掉一套房子,减轻或者消灭负债。
张三舍不得卖房子,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肯定是寄希望于房地产市场的再次繁荣,他的房子能够再次大涨。而事实上,无论是基于人口下滑,还是房地产周期,后面的大量廉租房政策,以及房地产税。房子都已经不可能再次大涨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是1998年,到2018年是20年时间,而20年这个数字正好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周期。理论上,房地产会进入一个下行通道,但是因为,1房地产在我们国家是居民的首选资产配置品种,2我们国家特殊的管控体制,3疫情原因,这三个原因导致了房地产既没有下跌,也没有大幅上涨。而是进入一个价格稳定,流动性降低的局面。多数人做决策,都不会基于对现实的分析,而是基于两点,1是过去的经验,2是从众心理。而从投资的角度,这两种决策思维都是最容易被高价套牢的。再结合,张三自己的收入健康等现实情况,卖掉一套房子,都是最适合的决定。
2,停止鸡娃,夫妻不再两地分居。李四的老婆已经回来老家工作,孩子下半年也会回来老家读书。张三两夫妻,也应该想个办法,一起生活,如果房贷问题可以解决,剩下的问题也好解决,不用这么累。
本质上,很多中产的房贷很多都是为了学区房。为了鸡娃,去大城市做外来移民,从而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地举债购房。为了鸡娃,报大量的培训班。为了鸡娃,母亲经常放弃工作,全职给孩子做后勤。所有这三条都是张三的所有现状,也是李四曾经的做法。可是这种做法真的对吗?我觉得不对。因为对孩子未来前途,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也不是培训班。学历只是敲门砖,相当于出社会后有一些优势,却不是全部,因为后续还是要看出社会后的工作能力,再看学习能力,资源,平台,资本。
那么决定孩子前途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是父母的成就和能力。那么,鸡娃这种方式有没有在对决定孩子前途的最大因素上发力呢?完全没有。相反,还对这个最大影响因素有害。全职带娃,降低母亲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我在想,如果你带的是女孩,你给孩子的是什么榜样?以后让孩子全职带娃吗?为了孩子教育倾尽家庭半数资源,得到的是什么,是更好的应试教育。可是应试能力和学历,代表了孩子所有的能力吗?不是,只是部分能力,我觉得权重只有20%。我列举一下更加重要的,如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逆商,情商,学习能力,资源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这些是应试教育和学历能够培养的吗?培养不了。这些能力重要吗?绝对重要。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选择鸡娃。我觉得有3点原因。第1点,是因为懒惰而放弃改变自己,选择逃避这种改变的痛苦。第2点,有种做父母牺牲自己的伟大感,虽然这种牺牲毫无价值。第3点,赌一把大的,拿孩子的高考去赌他的人生,家庭的未来,结果要20年以后才能揭晓,至少现在不用面对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鸡娃不靠谱。真的想要孩子有前途,我建议不要透支家庭半数资源去赌学区房,更不要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去报培训班。这里的承受能力指的是,孩子的娱乐时间,对生活的控制感和自由度,家庭金钱承受能力,父母接送陪同的时间承受能力。那么,我们能够为孩子的前途做什么?我建议做下面几件事:
1,在工作和生活上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任何对他前途有害的习惯,父母自己不要碰,不要经常刷剧打游戏看短视频。
2,父母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给孩子打个样。
3,父母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4,帮助孩子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5,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睡眠。
6,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自由度,对生活的控制感,以及培养他的自信。
无论什么问题,都要找先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从根源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像滚雪球一样,产生一个良性循环,而那个初始的雪球,就是认知。对问题根源的认知一旦觉醒,问题的解决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李四的问题根源基本解决,整个人也在慢慢恢复之中。
张三的问题根源还在处理中,希望还能有机会和他再好好交流。
关注老任讲透自律。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好。自律,让我们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