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分析一位母亲的留言:阿斯伯格小女孩儿如何融入正常孩子中
近日,我的B站收到一位母亲的留言:阿斯伯格小女孩儿怎么融入正常孩子中。
这个提问确实有击中到我,因为我就是一个长大的阿斯伯格小女孩儿啊。在漫长的路程中,有被嘲笑过,有被孤立过,有被欺骗过,有被伤害过,有被羞辱过,有被骚扰过,有被利用过……我可以对往事笑笑不提么,很难。因为这是我成长的痕迹,是深深刻在我心底深处的痛,是促使我最终走向崩溃(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的推手。这也是在我确诊之初,在阅读Dr.Tony.Attwood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时,停停顿顿,无法抑制自我情绪,不断被往昔的挫败与黑暗所反复蹂躏与折磨的原因。而这一切的一切,无论是确诊后的恍然大悟,还是被反刍的回忆所摧残的不断毁灭,都令我决定以亲身经历作为分享,以自己作为最真实、最立体的发声渠道,令更多孩子有机会被早些筛查,令更多父母有时间给予阿斯伯格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正确的指导,令社会可以看到,还有这样一个隐形的需要关注的群体在等待被帮助: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特教人才,需要更多的教育辅助支持,需要更多客观的相关知识普及。
由于医学发展在历史中即以男性作为主体对象,且阿斯伯格男性与阿斯伯格女性在本身表现形式上就具有巨大差异。另外,社会对男女要求是极不一致的。这导致长久以来,相关数据一直显示,确诊的阿斯伯格男性是确诊的阿斯伯格女性的四倍,针对阿斯伯格人士的研究与指导也更多以男性为主体。当然自九十年代起,越来越多的阿斯伯格女性被确诊,虽迟但不晚,这也促使相关研究数据差距得以明显缩减。然而,对阿斯伯格女性生活的指导的确少之又少。我看到的、阅读过的、翻译为中文的,有两本书:一本是《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作者:【美】露迪.西蒙 ,一本是《孤独患者》作者:【法】茱莉.达什。在我最近一期视频中:关于我做AS主题业余UP的原因,我也有对我个人的确诊经历及相关背景进行介绍,其中引入丹麦对孤独症谱系人群确诊年龄的追踪数据:Sex, age of diagnosis correlate with autism comorbidities(链接:https://www.spectrumnews.org/news/Sex-age-of-diagnosis-correlate-with-autism-comorbidities/),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谱系女性的确诊往往伴随心境障碍(抑郁症 双向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等)、焦虑症、进食障碍,以及ADHD,且很难在早期被发现。
作为一位阿斯伯格综合征女性,我一直极关注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而,当看到文章开头写到的这位母亲的提问时,我开始陷入很漫长的思索。同时也与专注此领域的友人进行了短暂讨论。我想在此结合个人的经历,有限的认知,以及通过阅读和观察到的案例,给阿斯女孩们的家人一些我认为切实且行之有效的建议:
1)爱与耐心:
对任何孩子而言,父母的爱与耐心都是成长之初最为重要的感知来源。但对谱系儿童,谱系孩子的父母需要给予 Ta 更多情感的支持与理解。由于谱系儿童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同时,一些谱系儿童伴也有一定程度的听力障碍。这使其在成长中,对理解、阅读他人表情和语言,相较于其他孩子,有更多、也更不易发觉的困难。作为谱系儿童的父母,需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建立勇于尝试的自信,耐心倾听,鼓励其接触自然、接触友善的同龄人,同时在家庭交流过程中,循序善诱,协助其语言肢体的学习与表达。
相关内容,可参见我于今年三月初上传的视频:父母如何成为阿斯孩子的大朋友
2)尊重与理解:
在这一部分中,我想讨论有关“阿斯伯格综合征面具化”的问题。事实上,这位母亲提出的 “阿斯伯格小女孩儿怎么融入正常孩子中” 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情况:
首先,需意识到的是,阿斯伯格儿童很难与周围孩子保持一致,这并非源于Ta的不听话或不聪慧,而是其自成体系的思维模式所导致,也可理解为天性与不同。比如我在幼儿园时期,其他小朋友会听从老师指令,一起做活动,又或聚在一起做游戏,我是无法融入其中的,一是当时的我很难领会老师意图,二是我无法感受到集体活动又或游戏的乐趣,我更倾向于独自观察植物、昆虫。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到我长大步入社会也依旧如此,只是选择以更隐形的方式避开人群独处而已。
其次,融入群体,大概就像变色龙需根据环境转换颜色进行自我掩护,又或者选择戴上面具扮演合时宜的某个角色。而这也是很多心理学家以及研究谱系问题的学者专家所关注的问题:如何去面具化。“面具化”带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极易导致谱系人群的焦虑加重,形成严重心境障碍(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等)。与此同时,阿斯伯格女性“面具化”问题更为突出,这也导致部分女性在成年后因其他并发症才有机会得以被确诊。关于“面具化”带来的最大伤害,莫过于孤独症倦怠,即Autistic Burnout。此概念直至2020年被正式提出,与重度抑郁症不同的是,孤独症倦怠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也是难以修复的,对人体机能具有极强的摧毁性。对此,我也有在六月初的视频中进行介绍,具体内容请参见:Autistic Burnout - 孤独症倦怠同其他心境障碍的区别
最后我想说,在恰当时机告知孩子Ta是谁,尊重并理解不同,因材施教,发挥激发其兴趣点,令谱系儿童在兴趣爱好中找到乐趣,发现属于自己的圈子,认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才是最好融入群体的方式。我始终认为,教育非教化,个性无错。
特此分享Pink Floyd 的经典作品: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3)客观准确的科普教育:
根据瑞典官方数据统计发现,孤独症谱系儿童遭遇性霸凌的可能性是非谱系儿童的三倍之多,原因如下:1)谱系儿童的社会融入障碍,致使其常处于被孤立的弱势状态,易成为攻击目标;2)谱系儿童的识别表情障碍,致使其难以及时察觉威胁或危险的存在;3)谱系儿童心理发育速度与非谱系儿童比较,相对较为缓慢,进而谱系儿童更天真单纯,也更易受到诱骗伤害。针对上述情况,家长须重视谱系儿童的性教育以及相关科普,客观明确,不避讳地告诉 Ta 相关生理知识及性健康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具体内容请参见: 阿斯伯格儿童的性教育问题 & 识别防止性骚扰
推荐书目如下:《人体博物馆》《男孩子女孩子》《德德家家小战士》
作者: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
《我从哪里来》作者:【加拿大】科里·西尔弗伯格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作者:【美】露迪.西蒙
《Asperger's Syndrome and Sexuality: From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Sexuality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SD》
(后两本书如有需要,请发邮件至aspieaxingren@gmail.com,可获取PDF电子版)
4)强化体能训练:
谱系儿童往往存在免疫力低下、感官敏感及肠胃消化等问题。适当的体能训练,一方面可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可强化肌肉水平与力量,自我保护的同时,增强自信心。阿斯女孩也可考虑学习跆拳道、散打、拳击或女子防身术等技能。
希望这篇文章可给予这位母亲帮助。与此同时,希望更多谱系孩子的家长可少些焦虑,多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