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里面的六证和六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在这里不解释。《伤寒论》第1条说“
《伤寒论》里面的六证和六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在这里不解释。《伤寒论》第1条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咱们平时所谓的太阳病的提纲证。我们参考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样呢太阳证里面它有发热恶寒,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的一个基本发热类型,我们就把发热恶寒做一个典型的太阳证的一个发热证补充进去。我们看31条,那么太阳证是表部的阳证,也就是表阳证,它是表实证和表热证。冯世纶教授讲:八纲辨证就是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八纲辩证在临床上具体应用。太阳证是一个表部的热证和实证,是属阳的。我们根据肺与皮毛相表里,这么一个表部系统特点,一般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得了表证以后呢,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的症状,或嗽或喘,当然有很多外感证是没有这种咳喘证的。我们把太阳证纲领证补充为: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这样就构成太阳证的提纲证。
太阳证既然是表部的热证,表部的实证,它是个表阳证,因此它们的治疗大法呢就是,辛凉解表。也就是表热只能用清法,表实只能用汗法。清法汗法合为一法就是叫“辛凉解表法”,在《伤寒论》里面它有一个方子,今天上午咱们钱老从《伤寒论》的版本这样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讲了很多知识,那么这里边给我们透露出,《伤寒论》在传抄的过程中,里面穿插了一些后人的东西,可能原先的一些东西有丢失。《伤寒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子,就是麻辛石甘汤,是一个表热实证,就是太阳证的一个方子,可是这个方子在临床上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一个表阳证的时候,头疼,头项强痛,关节疼,麻辛石膏汤解决不了这些疼痛的问题,因此呢,我的老师刘绍武从临床的角度出发,加了一个葛根,葛根来解肌止痛,这样麻辛石膏汤加葛根就构成了这样一个太阳证的一个主方。临床上我们在治疗这样一些外感病的表热表实证的时候就采用这样一个方剂。这个方子是非常有效,而且可以重复的一个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