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中科技大学法学专业考研必看详细信息指导
学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列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以六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教育成就和令人瞩目的进展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在华中科技大学由十二个门类构成的学科体系之中,法学学科如朝阳出世,新锐勃发,伴随着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显著提升和快速发展。
法学院分设法律学系、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系,各类教学研究机构覆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同时,建立了科技法研究所、近代法研究所、法庭证据科学研究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其中,科技法研究所是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全国高校科技法研究会会长与秘书长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与秘书长单位,2001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设立的首批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成为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武汉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2005年成为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重要学科平台,2009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2012年成为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全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2013年成为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设立的“武汉市青少年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校外辅导员基地”。
专业简介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30100)
专业名称:法学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刑法学
5.民商法学 6.经济法学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学
9.国际法学
三、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从事法学研究、教学、管理、实践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
2.系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知识,了解该领域前沿以及我国该领域实践的重大课题,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法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开展本学科重要问题的研究;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招生目录

2023年拟招生50人,其中全日制有38人。
学习方式
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法学综合(一)
④856|法学综合(二)
复试分数线
22年:总分345、政治60、外语60、专业课90/90
21年:总分345、政治60、外语60、专业课90/90
20年:总分345、政治60、外语60、专业课90/90
19年:总分330、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90/90
专业课参考书目
华中科技大学611法学综合(一)考研初试参考书: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张千帆《宪法学|宪法》
高铭暄《刑法学》
华中科技大学856法学综合(二)考研参考书目:
魏振瀛《民法》
范健《商法》
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611法学综合(一)
一、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1.法学理论:约30%
2.宪法与行政法:约30%
3.刑法:约40%
(四)题型比例
1.简述题:约40%
2.论述题(含案例分析):约60%
二、考试要点
(一)法学理论
1.法学基本概念 2.法学基本原理 3.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
(二)宪法学
1.宪法基本概念 2.宪法基本理论 3.中国宪法及其实践
(三)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
1.行政法基本概念 2.行政法学基本原理 3.行政诉讼法学
(四)刑法学 ;
1.刑法绪论 2.犯罪论 3.刑罚论 4.罪刑各论
华中科技大学856法学综合(二):
一、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1、民商法:约50%
2、知识产权法:约25%
3、国际公法:约25%
(四)题型比例
1、简述题:约40%
2、论述题(含案例分析):约60%
二、考试要点
(一)民法学
1.民法基础理论 2.民法总则 3.物权法4.合同法 5.侵权责任法 6.商法基本理论 7.公司法 8.保险法 9.票据法
(二)知识产权法学
1.著作权法 2.专利法 3.商标法
(三)国际公法
1.国际法的性质
2.国际法的渊源
3.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4.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录取信息
2021年复试44人,拟录取27人,复录比1.6:1;最高分410,最低分311
2022年复试27人,拟录取21人,复录比1.3:1;最高分385,最低分336
2023年复试及录取细则
(一)复试形式和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等。
1.对专业理论知识测试,将采用提交复试报告的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参见
复试报告的要求)。主要考核所报考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
应用能力。请考生下载《硕士研究生复试报告》(详见 http://law.hust.edu.cn/),
完成后必须在 3 月 25 日 17:00 前发送至邮箱 law202@hust.edu.cn,复试报告
文档请以“考生编号+姓名”命名。
2.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通过专家组面试方式进行,每人约 15 分钟。主要包括:
(1)考生个人陈述,介绍学业经历、毕业论文(应届生)、研究或业务工
作情况(非应届)等内容。
(2)考官就学生陈述情况、理论知识考核等方面进行综合提问,考察学
生基本政治立场及道德品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及综合归纳能力、法学基
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相关业绩。
3.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主要通过与专家对话方式进行(根据考生初试外语语
种,包括英语、德语、日语)。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每人约 5 分钟。主要包括:
(1)个人自述,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基本情况、学业背景和未来规划等。
(2)外语对话交流,考官就学生的个人陈述以及涉及其他日常外语的内
容与学生进行交流等。
五、复试成绩计算及待录取原则
复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为 20 分,专业理论知
识测试满分为 40 分,综合素质能力测试满分为 40 分。
计算总成绩时,初试成绩(按“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的方式折算为百
分制)占 60%,复试成绩占 40%。
【来源新祥旭考研小吴老师(qq:3436836951),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