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价值与内容简述

2023-07-07 16:57 作者:无言无恚  | 我要投稿

我们曾认真学着认读文字,但也许不曾被认真教导如何阅读各类书籍。好在从无数抖音外放的喧嚣中我们可以得知,学习阅读的必要性似乎被淹没在视频、音频中了。 但我们始终需要面对文字,不是么?哪怕它现在只是一个个视频的“组成部分”。当我们想要认真学习时,总会用到这一古老而有有效的工具。 下面我将按照原文顺序提炼主要内容并做出必要的阐释,以期服务于“阅读的人”(以增进理解能力为目的的人)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其一:“理解”的匮乏 由于新时代传媒的发展,阅读似乎已不像往常般必要。但“知道”和“理解”并不等同,我们或许知道很多,却可能并没有因为“知道”更多而“理解”更多。 而对“理解”的忽视则来源于那些完美的包装——精美的画面,悦耳的乐曲让我们不必“理解”便能得到“自己”的结论。 其二:主动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需要主动进行的复杂活动。 作者扮演投手,投掷“讯息”,读者扮演捕手,接收“讯息”。投手的技巧是写作的技巧,捕手的技巧便是阅读的技巧。 读者能从一本书中获取多少信息,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主动性和采用技巧的多少。 其三:阅读的目标 阅读有三种主要目标:获得资讯,求得理解和消遣。此处着重论述第二种。 当我们读到一本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书时,我们可以选择求助,或者跳过不能理解的字句,但唯有不借助外力的反复理解才是真正的阅读。 这并不是意味着理解与“获得资讯”或“消遣”对立,实际上它们并不会被明确地拆分。事实上,获得资讯也可以增进理解,而理解的同时,我们又可能得到了消遣的满足感。 其四:阅读就是学习 学习有两种形式:辅导型学习和非辅导型学习。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离不开主动的思考或参与。 差异则主要在于:辅导型学习的教材来源于教导——他依靠口头或书面的教导行事。而非辅导型学习的教材则是自然与世界。 不过,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观察,记忆,想象、分析、省思等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感觉与想象力,再辅以主动的思考。 就这个过程而言,阅读也是一种发现。 其五:老师的出席与缺席 似乎阅读和倾听总被我们当做向老师学习的方式。但本书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因为倾听面对活生生的老师——阅读却面对缺席的老师。 尽管我们可以向面前的老师提问,但无论是老师的话还是书本上的言语,都需要我们主动的理解。 当然,对离开学校的人来说,我们得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价值与内容简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