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彼德原理

2018-07-08 00:12 作者:叶秋评测-欧阳秋叶  | 我要投稿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他不仅仅是文化发现,更是跟心理学息息相关,非常的有趣。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遇到这三个发现。只是我们不知道。

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引申出来最多的是这4句。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废话吧。然而这就是三大发现之一,平凡之中见伟大。

提出的人是美国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爱德华 墨菲。不是非诚勿扰的孟非。很多乌鸦嘴啦,乌贼嘴啦,就符合墨菲定律。看足球的应该更有体会。很有意思的是墨菲还不是研究心理学的。他是在测试火箭实验的时候提出了这个定律,大概是1949年。

帕金森定律

跟帕金森病不一样,不是赵本山小品说的哆嗦(那是脑血栓后遗症啦笨蛋)。

帕金森定律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他在1958年出版书籍《帕金森定律》。之后就成为了官僚主义的别称。

内容大致是

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所以帕金森定律又叫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里面说的比较多。

彼德原理

不是蜘蛛侠的彼得帕克。它是由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他是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在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都非常有名。

内容是每个人在层级组织里都会得到晋升,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你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你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并且你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

其实这是组织晋升的问题,每个人也都会遇到。如何升职,如何面对自己的瓶颈。只有你能够改变自己,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否则你的努力只能朝你固定的瓶颈去走。这其实也是让人明白,每个人自己都是有自己的极限的。有自己可以做到和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是日本动漫一样,有大家的加油鼓劲,就能一次次站起来,就能开挂打败对手。

三大定律非常的现实和普遍,对于增加自己的谈吐非常有用。明白3大定律,也可以更好的面对自己和调节自己。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彼德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