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90后成买车比例暴增 为何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 买车的却更少了?

2020-06-12 13:00 作者:超级宇论  | 我要投稿

过去5到8年,随着中国人口中庞大的年轻族群的崛起,80后、90后甚至00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消费领域,90后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体。而对汽车行业而言,“年轻化”几乎成为了主流汽车企业的核心战略。

无论是在产品设计上,还是在营销策略上,各大汽车厂商都开始偏向年轻化做文章。

雅阁、凯美瑞从早年的商务范儿变成了如今的运动街车,丰田还推出了年轻人专属的CH-R和奕泽,一直稳重的大众品牌也将年轻的探歌卖给了中国新一代。

除了合资品牌,中国品牌如吉利icon、长安UNI-T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年轻化印记。

其实不光产品,在营销上也是如此。

长城汽车和长安福特开始试水年轻人喜欢的直播带货,在抖音,快手,B站这些年轻人的聚集平台上,汽车类的短视频,跨界合作也是层不出穷,都是为了吸引年轻族群的关注。

那么,到底实际的效果又如何呢?

我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19年末发布的统计显示,2014年90后汽车消费市场占比17%,2016年已经提升至25%,到了2019年上半年,这个数据达到了42.4%。

这说明,90后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近5年的汽车消费中逐渐成为主力军。

而另外一个方面,刚刚毕业3年的大学生,也就是18岁上大学,22岁毕业,25岁刚刚工作3年的消费人群。他们的购车比例从2014年的超过17%,下降至了2019年的8.7%。

与此同时,46岁及以上人群购车占比由14.69%上升至21.23%。

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虽然90后消费群体大幅增加,但25岁以下年轻族群的购车比例是在大幅下滑的,同时,另一类人群——“中间年龄层用户”购车比例却在强势反弹。

这对于打着“吸引年轻用户”为主的部分中国品牌,还有中低端合资品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所以,我们看到,之前号称合资性价比代表的“现代起亚品牌”、主打年轻运动的福特品牌,强调个性设计的雪铁龙和标致,以及海马、众泰等一批中国品牌,纷纷遭遇滑铁卢,甚至DS、雷诺已经部分退出了中国市场。

相反,这给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丰田、本田、吉利等能够提供高品质车型的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说到底,买什么车,尤其是买什么品牌和价格的车,对于主流消费人群来说,还是兜里的钱说了算。

2018年是中国车市连续增长17年来的第一次下滑,其中乘用车下滑了5.8%。

我查到了一组数据,终端消费人群中,年龄结构在25岁以下的,购车比例下滑了21.9%,26-30岁的购车比例下滑了16.8%,而汽车市场所谓的45岁以上高龄用户则表现坚挺,增长0.75%。

我不禁要问了,把宝都压在年轻化身上的汽车企业,你们真的能扛得住这波已经到来的危机吗?

我说的是这次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于企业和就业产生的巨大压力。

眼下中国的疫情基本已经结束,但美国,巴西,印度的疫情依然严重,所以,期待全球经济复苏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即便中国经济已经开始重启,但相比前几年依然不容乐观。

其实说到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除了经济之外,年轻人,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最关注的恐怕就是就业问题了,疫情的影响造成了国内外很多大公司的裁员或者减薪。

上汽集团、携程、58同城都宣布减薪20-30%,华为裁员7000, 宾利裁员1/4,英国石油公司和雷诺都裁员上万,本该是招聘旺季的三四月,一下子变成了裁员减薪月。

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74万,显然,这对于2020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是超过以往过去任何一年的。

再加上一二线城市不断攀升的高房价和高房租,都会极大增加年轻族群的生活负担。

所以,25岁以下年轻族群的汽车购车比例在今年必然会继续降低,而包括90后人群在今年,乃至明年的购车比例也会有所下降,而40多岁的大叔们依然会在车市中坚挺。

那么,汽车企业,你们准备好了吗?


90后成买车比例暴增 为何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 买车的却更少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