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杀戮尖塔最终攻略之《如何玩好机宝》

2022-11-13 12:39 作者:递归黑  | 我要投稿

    20221111,终于,在我玩明白其他3个角色后的5个月后,最后一个角色,机器人,也被我玩明白了。自此,爬塔再无无解之谜。

    作为爬塔4角色之一,一直以来,都有机器人不配爬塔的声音。为什么,机器人是杀戮尖塔最难的角色?我认为有以下3个原因:

    1,过牌端过于孱弱。在4个角色中,机宝的过牌段是最孱弱的。战士有无敌的黑拥,猎人有白卡杂技本能,观者有猛虎,这些都是抓取少量牌,就能解决过牌端的问题了。但机宝的那张牌,有如此强力的效果呢?很明显,散热片本该是对等这些卡的,但实际的使用中,就会发现,散热片后期虽然能达到这些卡的强度,但在机宝最危险的二层,散热片却不能提供什么支持。快检好像能比拟杂技,但快检是蓝卡,就算想使劲旋也抓不到几张啊,而且杂技能配合自家的弃牌体系,黑拥配合自家的烧牌体系,猛虎配合自家的姿态体系,但快检就只是纯粹的过牌,和自家其他的过牌,加费机制,都没什么联动,而且,也做不到,一两张就能解决机宝的过牌端问题,但快检依然是机宝的最强无副作用过牌了。超频的话,有一定的副作用,虽然不大不小,但也限制了该卡的抓取数量,一般只抓一张,并且敲一下,第二张如果是强化的,就可以再带着,没强化就很难再抓了。机器学习虽然被其他角色的同类型卡完爆,但对于机宝来说,机器学习在机宝过牌端的地位,反倒要高于另外3张,这完全得益于机宝过弱的过牌体系,所以连机器学习这种彩笔都显得很强了,不用也待用啊。最后,则是稳定性较差的编译冲击,边冲人称小剑柄,但实际上,边冲比剑柄强的多,一般要抓取两张,再多抓就容易鬼抽了。边冲强在是不吃强化的白卡,但是比较吃上手时机,第一回合抽到就只能当个白剑柄用了。边冲可以只搭配电冰体系的话,最多也只能抽二,而搭配黑球体系的话,最多则可以抽3,已经有快检水平了。所以,玩好机宝,从理解超频,机器学习,边冲的强度开始。正是因为机宝过牌端过弱,所以机宝需要投入7张牌的抓位到过牌端,以上5张,最起码每张来一样,边冲可以再加一张,而快检则可以无脑旋。吃三个敲位:快检、超频和散热,优先敲快检是为了复制事件。

    2,数值端过于依赖集中。集中对于机宝有多重要?每个机宝玩家都清楚。集中的强大在于,可以同时解决了机宝的输出端和防御端,两个端口的问题,只需要两张强化的蓝集中,就能撑过2层,比过牌端没一个能打的好得多。但集中过于稀缺,而且没集中的冰球和电球都很弱,但冰球又不能不拿,毕竟是机宝后期的防御核心。电球的输出,在没集中和电动力学的加持下,就跟不上二层怪物的成长了。所以冰球没集中的情况下,冰川和冰寒这种优质卡才值得抓,寒流和冷头这种牌效比很差的卡,加一块也只能抓一张,所以,机宝的冰球卡,没集中之前只能抓3张,而且还要补充两张民工防,有集中后才能再补一张冷头。

    而在输出方面,没集中带来的困境,就严重的多了。物理输出是撑不起2层的,而在通常的“一层靠数值,二层靠0费,3层靠运转”的经验下,机宝并没有能打的0费输出卡。电动力学可以提高电球强度,但无奈是金卡。所以,为了解决二层输出问题,不得不搭建复杂的黑球体系:漆黑/混沌+递归+扩容,3张抓卡,2个敲位。但机宝的二层,除了某些特解或天胡集中外,大部分都要靠黑球来撑起。所以,机宝在输出端需要抓取的卡位有:黑球3件套,再加上一层的球闪,精简,等3张过渡,所以机宝的过渡输出端要抓6张卡,投入两个敲位。

    3,被设计师高估了的加费端。加费是机宝最强的端口,但却被设计师高估了。机宝需要打出很多能力卡,防卡要吃费,低效的过牌卡也要吃费。内核表示我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重刃。我猜是设计师认为机宝的加费端较强,所以才把机宝的所有卡,都设计的比其他角色的费用要高,最典型的就是机器学习被残暴完爆,愁云被全力攻击完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问题是,机宝的费用虽然强,但机宝需要抓的牌太多了啊,每个端口都嗷嗷待哺。机宝一层的数值虽然够,但战损好像也压不住,多打两个强怪池也要被血入的啊,但不拿内核,很多强卡就打不出来了,由此可以看到机宝的抓牌压力有多大了吧。内核只能提供两费,而且很多情况下,还是要用全息拿回来的,等于只能加一费。所以,一张内核是不够用的,两张内核防鬼抽,加两张全息,再加一张汇集,才能勉强够用。汇集是张强卡,后面单卡评测会具体说。所以,即使是机宝最强的端口加费端,起码也要投入5张牌的抓位,好在内核的敲位没那么高。

    这样梳理一遍后,就可以总结机宝自身的问题了。3个端口较弱,群龙无首,导致需要抓取较多的低效卡,4个端口居然要抓25张牌(7过牌+2集中+6输出+5防御+5加费)??!!光是要抓的牌,都比猎人,观者结束时的卡组都大,想不当图书管理员都难。这么大的卡组,鬼抽,启动问题也很多。为什么别人能打小卡组,机宝往往打不了啊,因为人家只有一两个端口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强大的端口一两张卡就能包圆了,如果人家一层的抓卡就能把一两个端口给包圆了,那走小卡组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机宝偶尔也能打小卡组,但能打小卡组的前提是,一层双蓝集中,或者一集中一电动力。集中是机宝数值端的核心卡,如果能早早拿到双蓝集中,就可以省下一大堆的输出端和防御端过渡牌的抓位了。而缺集中才是机宝的常态,那么,巨量的抓牌需求也就等着机宝来解决了。一层是机宝的强势层,但机宝即使在一层,也做不到攻杀流降战损,多打两个强怪也很伤啊,所以在商店里买牌也是不得不为啊。所以机宝的问题,和其他角色很不一样,导致了机宝的攻略很难写。战士不会玩,你告诉萌新黑拥重振的强度,他研究几把就会了。观者不会玩,你告诉他猛虎的强度,然后多抓红蓝卡,他也很快明白了。但机宝怎么教啊,你教他拿集中他也拿不到啊,拿到集中运转问题还是很大,难以用一两张卡就解决啊。所以萌新只能得到两个结论:没集中,没电动力真的活不过二层啊,以及机器人不配爬塔。只能说,知天易,逆天难,即使明白了机宝存在的问题,看了这篇攻略,萌新也需要很多次的暴毙来自己体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自己玩机宝,胜率都达不到50%。

    机宝的终端输出。

    机宝如何终结比赛?机宝靠集中活过了二层,但只有球闪是无法打赢二层boss的,这说明此时的机宝还缺乏一些上限卡,一些终端输出卡。机宝的终端输出有3类:1是最常用的ai,2是回收陨石,3是扩容黑球。Ai是一张上限型输出卡,实际上,印卡大多数都是要解决输出问题的,树枝,尼利都是如此。防御自带,输出靠印,反过来就不行,指望树枝印幽魂,ai印集中来起防,那你早就凉透了。先挂集中,冰球防住,然后等ai印雷暴,回想雷暴,回想偏差秒boss,这才是ai的正确用法。回收陨石是小卡组的终端手段,因为不是小卡组,35张牌,再加上机宝残废的过牌端,烧到猴年马月去啊?陨石最大的优点,是清洁能源,如果指望陨石加费,那他只能提供1点费用,而且还需要预支5费的门槛,对启动的帮助跟内核完全没法比的。回收陨石可以把卡组越打越小,最终实现陨石无限。没有陨石的回收,和没有回收的陨石,都很弱,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算得上是一种终端输出,所以跟ai这种单卡撑起终端比还是差一些。扩容黑球的话,一般往往是没抓到ai的无奈之举,黑球本身偏补弱,最大的作用是在2层撑起无集中机宝的输出端,后续集中跟扩容补上来的话,也能用到3层boss,有集中,但没扩容的黑球,打3层boss就很难打,一般来说打不过。有黑球,有扩容的机宝,即使在4层还是难打,黑球并不适合打矛盾和心脏。

    机宝的一层与二层策略。

    一层是机宝的强势层,但二层是机宝的弱势层。机宝需要用一层的强势,来抓取尽量多的牌。所以一层的策略就是,先多打小怪,然后找火堆敲卡,尽量寻找前半段小怪多,后半段火堆多的路线。不要碰精英,精英战损太大,只能抓一张牌,等于是用3次选卡机会换个遗物,是不值得的。一层适合抓的过渡牌有:球闪,精简,愁云,分离。如果要是后半段小怪也很多,或boss是蹲起怪的话,也可以抓点民工防。

    如果你顺利的活到了二层,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先来讲讲一层强势的机宝,为啥到二层就这么弱势了呢?因为电球的数值,在一层刚好够用,但二层就很乏力了,双放也只能打16血,对二层个个100血起步的怪来说,简直就是挠痒痒。再加上二层群怪多,电球一直演员,电神秘术士,电学最高的,没法快速减员对面,就会增加机宝的战损。机宝的电球,充分展示了设计师对数值设置的精准把握,这也是杀戮尖塔能始终不惧各种模仿者的核心之一。那么,二层的输出如何解决呢?一种方案是继续投资电球,通过集中与电动力,继续强化电球的输出能力。第二种方案则是彻底放弃电球,用黑球来替代解决。方案1实现的前提,需要有集中,而且是两个蓝集中,即2张碎片,或者是一张碎片一张耗尽,电动力也可以代替一张集中。高集中局和低集中局相比,完全是两种思路。高集中,你就只抓两张球闪就能打到2层boss,完全省掉了黑球体系和民工防,只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运转端构建和终端输出的构建,然后就慢慢等敲牌,删卡。因为集中就是数值端的核心卡,过渡牌的意义不就是为了等核心嘛,有核心当然可以直接跳过过渡啦。

       而没集中又没强力遗物的局,则往往都是励志局,方案2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状况。黑球是机宝的以血换血,而且比以血换血强的多。黑球是补弱卡,而且还是雪中送碳级的补弱卡,所以,一层漆黑的抓取优先级,仅次于集中和快检。很多萌新可能觉得,控黑球比较难,经常会遇到,为了打冰川不得不把黑球提前挤掉的状况。所以黑球其实需要配套的体系,黑球,递归,扩容,民工防,编译冲击,共同组成了黑球体系。递归可以在打输出的同时保留大黑球的数值,而黑球也提高了递归的强度,哪怕是递归等离子都比不上递归黑。扩容提升了养黑球时的防御,毕竟5球位可以多挂俩冰球,递归一次后也不怕怪物突然攻击,没法打冰川的尴尬场面。极大延长了两次递归间的回合数,而循环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没必要抓白板循环给敲位。民工防的意义在于,可以分摊一些冰球的防御压力,为了起防快推冰球对黑球来说是不好的。而最后的编译冲击,黑球流的优秀过牌,相比冷头不用推球,相比快检是好抓的白卡,两张边冲就能把黑球体系本身的卡位给过完了。在黑球卡上,漆黑>混沌>愁云,只能走方案2还要靠愁云产黑球才是究极励志局,折磨程度不亚于靠白噪声过2层了。解释一下,为什么黑球可以解决电球解决不了的二层输出问题,一是因为黑球每回合可以存储6点伤害,而挂着的电球只能每回合造成3点伤害,就这3点伤害还容易打假赛,雨露均沾,电血量最高的怪;2是黑球存储的数值可以被递归,双放进行加成,递归双放可以把黑球的伤害放大3倍(递归提现一倍,双放提现一倍,本身挤掉一倍),而递归电球则只能打出固定的8点伤害,无论这个电球挂了多久。成长的数值不泄露,还能吃成倍的加成,对怪物还有斩杀效果,这3点是黑球强的原因。但黑球也有缺点,比较怕爪牙,而且伤害需要等回合数,比较怕成长性的怪,二层的地精头领,三奴隶,3咔咔,收藏家,3层的蛇女都不好打。4层的矛盾不给黑球成长的时间,心脏的坚不可摧要求必须用递归打输出,都是黑球难以单独处理的。

卡牌点评。

1,超频,非常好用,谁用谁知道,甚至可以给个敲位,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法多抓,只能抓一张。因为前面我们说过,机宝需要海量的抓牌,而机宝的过牌体系又弱,能过牌的都是好卡,灼伤对于大卡组的机宝来说问题反而不大。

2,汇集,很好用,只要不沉底,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加很多费,毕竟小卡组不是机宝想玩就能玩的,多数情况下都是大卡组。弥补了内核加费量较少的缺点。

3,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确实被残暴完爆,但还是那句话,机宝过牌很弱,机器学习在机宝过牌体系的地位是高于残暴的,高集中局自然不用看,低集中局黑球要等回合数,机器学习的收益基本都是正的。

4,扩容,一张被严重低估的卡,不玩黑球的人是无法体会到扩容的强度的。有漆黑后,扩容就很值得抓了。没集中,也不用黑球的2层解决方案是存在的,那就是白噪声。白噪声印回想,印电动力,印ai,是可以通过调随机数出的,不过太折磨了,我不推荐。白噪声对于我来说,只能算是个白嫖卡,锦上添花,打个boss,以及黑球解决不了的怪,才值得sl一下。是个小怪都要凹半天,把活过2层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一张随机性极大的卡,那我只能说还要多研究。

5,回想,回想是为数不多的既能补弱,又能补强的卡。但其实其补弱作用大于补强的。而且,得益于机宝简单干脆的加费端,开出回想的难度是低于其他三形态的。回想补弱的作用就是在于可以弥补机宝在二层缺乏集中,防御不足时,配合民工防解决防御端的问题,回想自修也可以保血量。补强方面,回想雷暴偏差秒boss,回想扩容拉满球位,甚至回想冰川暴雪当终端输出也不是不行。

6,万物一心,抽回内核不亏费,抽回递归推黑球,抽回超频过牌,所以万物一心还算好用,抓一张不亏。疯狂万物全息还能当终端。

7,冷头,陷阱卡,相比于冰川,冰寒,这种没集中都能爆防的强卡,冷头太弱了,没集中的冰球,牌效比不如物理防卡,寒流一层好歹能勉强打点输出,你冷头能干啥,一费出个金属化?挂3回合收益才超过防御,机宝一层够强,不跟你计较,二层这一费真不如打个防御。冷头,寒流,一层后半段才需要考虑抓取,没集中的情况下,挂一张冷头就够了,而且也不用急着敲,冷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没集中挂一张,有集中,没牌可敲了才会考虑敲他,敲完一张后才会再考虑拿第二张。

8,球闪,球闪不是陷阱卡,一层的球闪的确够强。球闪的问题在于第二张值不值得抓。我的答案是,没集中,没电动力是不值得抓第二张的,也就是不适合方案一的局,只用抓一张。没集中,抓两张,抓3张,都解决不了二层的输出问题,相反,由于会产球,还会把黑球给推了,对于方案2甚至是负面的。

 机宝的强化位分配,

2个给集中,2个给黑球流(漆黑/混沌,递归),3个给过牌(快检,超频,散热),考虑强化位,需要考虑2层或3层的复制事件和多利之镜,用好了过牌端或启动端直接起飞,所以,搜寻和快检的强化位被这两个潜在事件给提高了。多余的强化位可以给,内核,冷头,ai,回收,全息,扩容,增幅等。只要保证前7个强化位给到,后面就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了。

至此,杀戮尖塔的4个角色的攻略,就彻底写完了,完结撒花。玩游戏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自己研究,摸索攻略了,现在快乐没有了。希望本攻略对萌新了解机宝有所帮助。

杀戮尖塔最终攻略之《如何玩好机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