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书单:寻找阅读的真正价值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书友和朋友们经常问我推荐几本书、列个书单给他学习。然后,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拒绝的。别误会,我不讨厌看书,甚至痴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思考看书之间流转。然而,最近看书有所下降,大部头(厚重的著作)看的少了。原因得从几方面说。首先,宏观来看,世界的真相是惊人和可怕的,我们离真相很远,需要从未知,和自己不掌握的情况去了解探查。许多社会的真相、真话,甚至书中都无法找到,因为这些都经过了审查和校对。我们阅读的大部分书籍,都是经过审核和过滤之后的信息。写了未必可以发,所读的大部分的书,都是经过过滤之后的东西,很多书有些空洞,有个教授说,三千道德经,他的书有十万字,但读者不必购买,不必阅读,因为它只是为了评职称而写(这是我在某个视频中看到的)。
其次,一些规则,甚至说社会规则、规律,要去体验实践。如同古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我们不去实践,即使看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会做,做了也未必成功。如果阅读并未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这些阅读只能算是空谈。另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并非一定。我们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最后,吾生也有涯。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书籍出版,选择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最靠谱最高效的。从工具理性来看,有时效率高的方式可能并不是阅读书籍。我们不必把阅读书籍看作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至于到达的路径,我认为,可能你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别人有的想清楚写出来了,也可能别人都经历了,付费咨询消除信息差也可以。书本是死的,需要你去找答案,但是有些情况是别人已经有了经历和答案,会比看书更快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有个不大不小的圈子禁锢自己,可能是学历崇拜,读书崇拜。我一直有个理念:知是妄知,不知是麻木。含义就是知道很多可能也过不好一生,穷究天人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可能被人控制、利用,麻木不仁的过活。“读书”是借鉴别人的成功或者失败经历成长,这种经验,也不是只有书本一种形式。在学习进步,可以不局限于书本,网络,社群还有直接对接大佬也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下,执着看书,不少是出于满足个人欲望,看网文爽文耽美;缓解焦虑压抑,看各种鸡汤文和小说;还有看大量心理书籍,抚慰自己的心灵。一二月份,还有yi情的时候,诸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书籍都在微信读书榜首,还有《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把自己当医生也当患者,让我们走进她自己,看她如何纠结、放下、慢慢接受。这些心理治疗类书籍,频频霸榜,现代都市人,都不再是都市丽人,被现实、职业、婚姻折磨,焦虑、迷茫、不安企图寻找解脱。如果不能独立思考,自己缺什么,需要补什么。而是看热榜,看大众书籍,让各种观点和思想乱撞。把别人的观点当观点,抄袭别人的认知看法当做自己的认知。遇到问题还是不清楚逻辑流程和如何立足问题本身去破局,脑子会越来越乱。如果,和朋友聊天得到高人点拨,别人对你现状和破局的分析,让你受益匪浅,恍然大悟。何尝不是比读书更有益。古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诚如是。如果忽略问题本身,过渡拔高某个功能效果,偏离了你读书要打到底目的和本质,读书也就变成阻力了。乱读书,瞎读书是邪路。尽管我在阅读的道路上对书籍保持敬畏,但我也非常清楚,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阅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书籍、知识和信息包围,我们需要更加明智的选择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和阅读的书籍。


如何选择书籍呢?建议多去看看自己最紧缺的、元思维、元逻辑的书,比如你每天都要解决处理的业务、你最需要提高的眼界格局,寻找那些能够触动自己内心的书籍,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改变观念、提升认知、增强实践能力的书籍,而不是仅仅追求阅读的数量。这样的阅读才能够让我们真正受益。曾经也沉迷阅读量不可自拔,一年两百本。但是阅读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或者追求知识的满足感。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负责,对我们从书籍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负责,而不是仅仅把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活动。阅读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而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享受。只有当我们真正热爱阅读,才能从阅读中获得真正的乐趣,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有收获,让阅读成为打破理性和现实的路径。无意中阅读了一本书,壮阔了新世界的大门,开启了对一个理想或梦想的接触、认知,激发了新的拥抱,开启了对人生有了不同的想象、期待及规划。因为对未来有所期待,打开书籍,从此我们对阅读有了不同的想象、期待及规划。人生的现实,与理想及梦想之间,有着巨大鸿沟的界限。可是在阅读的时间,差距却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24h的固定值。但是世界正在悄无声息的不断拉大阅读者的差距。所以,当一本书大家都说好,你读不进去,那就放弃。如果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更直接高效的办法就要采纳。就文本来说,是无意义的。随处可见的知识,好似到处都有。但是确定主题,接触知识,认识,理解,实践,发生改变才有价值。不少人认为书很神圣,早先时候,圣贤书也被放入神龛。但是这是你当下最需要的吗?而且不少书门槛很低,我舍友就打算写本书,几万块钱找出版社联系一下。既浪费纸张、又浪费读者时间。随便看看真的不是阅读,刷时间拼数量也不叫读书。反而,如果你在工作、行业有很高的领悟,可以指点他人,甚至能写出解决他人的困惑!是否也是在读书,甚至是写书呢?

END

你阅读了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