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面世4年,这条一万六的耳塞还能称霸吗?


楔子:4年前的“缘”
“小时候喜欢一个玩具,没钱买,后来长大了,却没那么喜欢了;年轻时喜欢一个人,爱慕难舍,不敢表白,多年以后才发现,再也难遇到那么纯粹干净的喜欢。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一生。”——《一禅小和尚》
上面这段话,大概会勾起不少人的伤心往事。人生总是充满着种种“错过”,幸运的是,作为发烧友,即便在邂逅一款心仪器材的时候未能立即拥有,之后也有极大可能得到补偿。这要得益于HiFi圈本身是一个慢节奏的小世界,优秀的产品在这里能够拥有相对长久的生命,即便在面世多年甚至停产之后,它们依然能够得到烧友们的认可和喜爱。
自入烧以来,蛋蛋自己的愿望清单上早已罗列了无数的产品,其中一部分已经顺利进入了我的收藏库,另一部分还在静静等待被采撷的那一天。最近,蛋蛋圆了自己4年前的一个心愿,购入了心仪已久的大奥(bushi)……Oriolus银黄鹂。说实话,在这个万元旗舰遍地的时代提起银黄鹂,总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然而这条耳塞偏偏就是我心中最割舍不下的那个特殊的“玩具”,不管过了多久,想要拥有它的那份心情从未变过。
初听银黄鹂是在2017年的一次展会上,那时候我的主力耳塞还停留在5K价位,银黄鹂接近1.6W的价格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只能用“男默女泪”来形容。抱着“买不起我还听不起么”的心态,蛋蛋厚着脸皮在展台上听了将近半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个清澈纯正的风格,均衡的三频,一耳朵惊艳的素质,实在是让我舍不得摘下,满脑子里就只有“想要”俩字。但银黄鹂高昂的售价又远远超出了我当年对于耳塞价格的接受范围,因此这个愿望只能被暂时搁置。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万元级别的旗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渐渐成为了主流。如今再看到售价五位数的耳塞,烧友们的内心怕是毫无波澜了。蛋蛋自己把玩的器材也是越来越丰富,手上已经有了好几条万元塞,然而当年对于银黄鹂的那份执念却始终留在心里。前段时间,经过一番思虑,我终于还是将这条曾经爱而不得的塞子收入囊中。毕竟,初恋咱们都已经错过了,喜欢的器材可不能再错过了呀~!

“平平无奇”的开箱体验
银黄鹂的包装十分简单,黑色纸盒上印着产品名,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收纳盒、耳机和几对耳塞套。包装的设计不算很出彩,质感也一般。塞子本身的外观还算是比较赏心悦目的,面板材质为钛合金,呈银灰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光泽感,上面印的品牌logo“Oriolus”也很有立体感,看起来相当别致。耳机的腔体大小适中,重量比较轻,佩戴较为舒适。插头和分线器采用了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稳定木,质感细腻,色彩丰富,是整条耳塞在外观上一个比较大的亮点。
平心而论,在一众争奇斗艳的万元塞里,银黄鹂显得极为朴素,整个开箱的过程几乎可以称为“朴实无华且枯燥”。不过Oriolus家的包装向来如此,因此蛋蛋也并没有很失望,毕竟再华丽的外衣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烧友来说,真正吸引人的还是声音本身。

稳定均衡的声音表现
在银黄鹂之前,Oriolus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塞子是黑黄鹂。每次听这条塞子的时候,我的注意力都会被其浓郁绵密的中频牢牢吸引,然而这种浓烈的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条塞子的耐听度,往往听不了多久就会有点腻味,因此我对它多少有点“又爱又恨”的感觉。相比之下,定位更高的银黄鹂就显得端庄平和许多。配置方面,它采用的是十单元三分频(四高四中两低)四导管的设计,运用了声扬楼氏混合技术。其素质底子十分强大,解析力出色,细节丰富,密度较大,音色饱满。高频表现较为亮眼,延伸自然且延展位置较高,对于泛音的还原比较到位,在弦乐方面呈现出来的效果相当迷人,也让整体的音色显得更加通透。中频位置略远,音染不多,结像偏小,但并不凹陷干涩,音色十分中正细腻,有着不错的透明度和润泽度。其低频量感适中,下潜深度尚可,回弹略微偏快,力度和质感都不错,整体听感比较健康和自然,虽然不会一耳朵让人感觉很“爽”,但胜在真实且耐听。
银黄鹂的声场较为广阔,横向和纵向的比例合理,形状规整,边界感并不明显,定位也相当准确。在演绎交响曲的时候,各类乐器由远及近的层次感都还原得比较到位。在动态表现这块,银黄鹂和一些同价位的旗舰动圈相比并不占优势,但用来聆听大部分的古典曲目也基本够用。

初听便能感觉到,银黄鹂的风格是绵密、细腻且清丽的,听感比较温和内敛,素质基础较为扎实,哪怕是和这两年面世的同价位产品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接下来,我会结合不同的曲风来进一步评述其声音的特点。
Beyonce《If I Were a Boy》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语语法里的虚拟语气——“If I Were a Boy”(Bushi!!!!)……
Beyonce的好歌不少,但这首却是我多年来最爱回味的一首。它的经典不仅仅在于这个颇有趣味的主题,更在于Beyonce细腻深情、层层递进的绝佳演绎。歌曲本身的音域很广,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富有张力,对于歌手来说是一重考验,对于器材的还原能力又是一重考验。
在歌曲的开头,Beyonce的轻声呢喃配合着轻柔的吉他声营造出温暖的氛围。接下来,铿锵有力的鼓声加入,凝聚扎实的低频为整首歌曲注入了灵魂。随着歌曲进入高潮,Beyonce的演唱也渐入佳境,此时银黄鹂凭借丰富的细节还原能力将歌者的唱腔变化呈现得十分到位,但人声的距离略远了一些,在感染力上稍有欠缺。从我的个人口味来说,这样的中频风格或许称不上“毒人”,但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和较为富余的空间感倒是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整首歌的层次。
林俊杰《关键词》
《关键词》这首歌在林俊杰的作品中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歌曲本身的旋律也不算复杂,但却让林俊杰深厚的演唱能力以一种较为特别的方式得以展现。整首歌中的情感并不以声嘶力竭的唱腔来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是娓娓道来,细腻且克制,如涓涓溪流滋润耳畔。
平心而论,男声并不算是银黄鹂的强项。其中频音色比较清澈亮丽,结像纤细,较难体现出男声的韵味。但其优势在于对细节的演绎纤毫毕现,对于音色的还原也相当准确。如“落叶的位置 ”这一句,JJ的弱声就被银黄鹂展现得极为漂亮,结像凝实,音色顺滑。到了歌曲的第二段,情感的展现更进一层,尤其是在“这是第一次/爱一个人爱得如此慷慨又自私”这一句里,JJ的声音中透出了几分挣扎和无奈。这些细微的变化,银黄鹂都能够一一还原到位。
在流行人声这方面,银黄鹂的表现中规中矩,对于女声的演绎要略好于男声。如果你喜欢浓郁厚重的中频,这款耳塞恐怕不太适合;如果你偏爱清丽温婉的风格,倒是不妨一试。

吕思清&盛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首民歌,如今用小提琴与钢琴的组合重新演绎,又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听来十分新鲜。
银黄鹂呈现出来的弦乐音色饱满丰润且有着良好的质感,弓弦摩擦的画面似乎都跃然眼前,高频通透明亮,泛音的呈现也相当到位,让听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魔力。钢琴较好地扮演了曲目中的配角,声音清脆且干净,演奏者的风格较为克制,很好地烘托出了小提琴亮丽且富有美感的音色。
斯托科夫斯基《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管弦乐版)》
很多人认识这首曲子是从当年的《猫和老鼠》开始的,比起李斯特原来的钢琴版本,交响版本有着更高的复杂度和丰富的变化,且时长适中,是我用来测试器材的保留曲目之一。
银黄鹂的动态表现并不像很多旗舰动圈那样大开大合,而是一种克制但不疲软,收放较为自如的状态。在乐曲的前半部分,长笛的轻盈飘逸,单簧管的圆滑旖旎,三角铁的清亮通透……所有乐器音色的特点都纤毫毕现;而到了乐曲的高潮部分,管乐与弦乐互相呼应,情感层层递进,营造出了宏大的场面。银黄鹂对于大编制的呈现是在细微之处见真章的,不求“震撼”,而更注重“准确”和“真实”,能让听众在不知不觉间深受感染,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
在搭配方面,我个人不太建议用银黄鹂直插手机。如果驱动力不足,出来的声音会偏软糊,至少要搭配素质较高的小尾巴才能将整体的框架撑起来。若想完整地感受银黄鹂的素质和风格,则需要驱动力和信息量比较充足的中高端播放器,最好是中频有一定厚度,音色偏暖的类型。
总而言之,银黄鹂作为Oriolus的前任旗舰,在风格的适应性上是比较广泛的。如果你听歌的口味比较多样,手上又有不错的播放器,那么银黄鹂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它的实力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曲目类型,又有着优秀的耐听度和良好的佩戴体验,表现相当全面。

小结
蛋蛋这次入手银黄鹂,本来只是为了圆个心愿,却未曾想到这款塞子跨过了4年的时光,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那一份光彩。其实,HiFi圈的有趣之处也是在于此。尽管科技日新月异,新品层出不穷,但优秀的老产品并不会因此被遗忘,而是会在时间长河中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烧友。
在我看来,时至今日,银黄鹂依然是一条极具参考价值的耳塞,我也依然愿意把它作为评测其他器材的参照标准。也许银黄鹂在某些方面已经被后来者超越,但它大气从容的风格和扎实全面的表现却保证了它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即便在多年以后,依然值得我们去回味、欣赏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