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房企的希望和最后堡垒,今年拿地已经超过250亿
民营房企本来有三面旗帜,现在看来唯一能屹立不倒的也只有龙湖了,在这个男人主宰的地产行业,一个女性老板的公司却几乎成了民营房企的希望和最后堡垒,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分析龙湖成功的文章也已经太多,今天我想要说的是凭什么在民营房企都忙着还债几乎机会不拿地的2022年,龙湖凭什么频频拿地?
先来看看龙湖近来几天的拿地情况:10月14日,龙湖6.2亿元竞得西安航天基地约40亩土地;10月13日,龙湖 以14.84亿竞得泉州晋江P2021-14号商住地块;10月13日,龙湖以约13.96亿元竞得肥西县FX202267号地块,短短3天龙湖便在全国多地拿地超过30亿。
而据龙湖集团公布的相关数据,上半年,该公司在北京、浙江杭州、重庆、四川成都、安徽合肥等城市获取17个项目,总建面22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131亿元;7月新增3块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3.93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22.03万平方米,权益地价26.69亿元;8月,龙湖集团新增一块位于苏州吴中区的土地储备(来自收并购项目),总建筑面积6.26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权益地价6.8亿元。依此推算,今年前9个月,龙湖集团合计获取2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权益地价为221亿元。
加上近来国庆节后连续拿的三块地,截止目前龙湖今年拿地已经超过250亿,这跟其他民营地产今年基本上都停止拿地形成鲜明对比。
要理解龙湖为什么能持续拿地,先来看其上半年财报的公告:2022年1-6月,龙湖集团实现地产开发合同销售837.7亿元。虽然销售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不少但实现营业额948亿元,同比增长56.4%,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6 月底,集团已售出但未结算的合同销售额为2950亿元,这为未来集团利润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近3000亿的已售出但未结算的金额说明其销售情况要比数据体现的更好。
而近期十月份龙湖公布了2022年1-9月数据,10月11日晚间,龙湖集团(00960.HK)发布未经审核运营数据,9月单月,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192.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2亿元下降4.85%;就区域而言,长三角地区贡献最多,为70.8亿元,占9月销售额的36.84%;其次是环渤海区域为44亿元,西部区域为37.7亿元,华南区域为21.2亿元,华中地区为18.5亿元。
今年前9个月,龙湖集团累计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145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19.3亿元下降27.92%;由此也可以看出,龙湖的销售收入也较去年有一定下降,但幅度并不大30%不到,这跟很多房企销售额下降70%的情况完全不同,且9月份同比只比去年降了5%度不到,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月数据应该还会保持比较好看的的数据。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龙湖今年的销售表现是其拿地的最大底气,试想如果龙湖销售额像有些公司下跌超过50%,那是绝无可能拿地的,当然龙湖销售额的下跌幅度不是那么大也跟其资金状况比较好有关,之前看到过一些房企的三道红线数据,龙湖的现金短债比遥遥领先,甚至超过多家知名央企,比较好的资金情况也确保的交付的顺利完成从而保证销售额,事实上很多房企销售额降幅非常大的原因在于没有钱正常施工从而无法正常交付,也就极大的影响了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