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五胡交替时代的英才出身
从慕容家的教育中,能够看到相当需要深思的一个教子方略:慕容家从来不心疼孩子,早早就让孩子独当大任的去锻炼。
慕容恪15岁就被慕容皝安排掌兵了,此时不到二十岁就已经率两千骑兵去突几十万石虎大军了,到了六子慕容霸(慕容垂曾用名)这,13岁的时候就被派为偏将跟四哥慕容恪攻伐高句丽去了,少年慕容霸的表现勇冠三军!(年十三,为偏将,所在征伐,勇冠三军)
都是亲儿子啊!刀剑无眼,不心疼不害怕吗?
慕容皝表示我真不怕。
因为他足足生了20个儿子。
所有的儿子只要有点那意思就都扔出去锻炼,能活下来、锻炼出来的就都是我的好儿子!就都是我开拓大业的最好帮手!
所以,豪门家族的最优策略,其实就是多生孩子。
豪门家族的养育成本从来不是问题,每个孩子一年的顶级教育也就几十万,这在很多家庭都不是问题。
但是“独苗”们从小长大的过程对于家长的“精神成本”相当是问题。
健康是不是会受影响,骂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在学校会不会不合群挨欺负,谈恋爱会不会留下啥情伤······
不够一个家族操心的!
实际上,本质就一个原因:孩子就特么一个,孩子太特么金贵了!
每个家庭都输不起!
只要输不起,所有的教育动作就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
哪个家族要是产出了慕容恪这样从小就被看出来是好苗子的孩子,估计从小就得设立各种各样的“慕容恪计划”,然后恒温恒湿的悉心培养。
结果温室的花朵出大棚的那一天,通常会被大风抽的不知道自己姓啥。
到了人家慕容皝这就根本没这回事!人家人参当水萝卜啃!是骡子是马给我拉出去遛!十几岁的好儿子当李云龙用!
说到底,是因为他特么20个儿子!
优质的教育其实永远是一个人生的小底色,你给了他优质的教育后更要给他最无情的社会环境去历练!
他要经历的那些痛苦,悲伤,血泪,都不可能是无痛的,甚至残酷到会摧垮他!
但那都是他的人生!
当然,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同样值得孩子们去追逐,看出来不是那块料的孩子就不要幻想他将来去接你那一大摊,平平淡淡的人生就挺好。
只有那些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磨练下脱颖而出的孩子,那才都是经受过寿命、福报、智慧等等市场实打实考验的孩子,才能够真正接的住你的班。
有句话叫做中国改革开放后没有产生世家大族的原因是因为计划生育。
大家可以推演下有没有道理。
不到20的慕容恪即将迎来他的壮丽人生,此时和他擦肩而过的另一个大放异彩的小将,是19岁的石闵。
在慕容恪大杀四方斩获三万余人的时候,石虎诸军全部弃甲而逃,只有石闵这一路稳稳当当的退了回来。(赵诸军皆弃甲逃溃,惟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全)
沧海横流显英雄,这个小伙子在这个特殊时刻显示出了自己不俗的价值,让石虎高看了一大眼,由此功名大显。(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
此战是这二位少年英雄初出茅庐的第一战。
自此,二位开启了各自的攀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