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的主观唯心主义
前言:1月5日晚晚单播后,部分au关于晚晚的形象产生了一些争议。本文试图通过提出一个较为保守的观点,化解部分au因偶像形象与自身认知不同所引起的困惑或不适。
虚拟偶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只是虚拟形象。类似于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虚拟偶像在你心中的形象不一定和在别人心中的形象相同,也不必和官方“人设”或中之人在生活中的形象相同,甚至不必和中之人在直播中演绎的角色形象完全相同。可以认为有两种asoul形象,一种是公众视角中的asoul形象,即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asoul形象,和个人的asoul形象,即每个au认知中的asoul形象。前者主要由asoul直播及高影响力、高传播度的二创作品塑造,相对较为固定,而后者则是存在于每个au心中的,个体差异化极大的形象。
在asoul形象塑造方面,我支持二创自由和发散自由,au有权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形象,并通过对自身言论及作品的传播试图影响、塑造公众视角中的asoul形象。同时支持彻底的去中心化,字节和中之人只是目前asoul话语权最大、最“权威”的形象塑造者,asoul虚拟形象的拥有者,而不是唯一的形象塑造者。在对公共的asoul虚拟偶像形象的塑造方面,asoul工作组、中之人、二创作者和所有在社区发表自己意见的au都参与其中。具体而言,所有二创文都是在给asoul形象添砖加瓦,与官方人设大致相符的二创文补充了角色细节,与官方人设偏离较大的二创文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多样化。
具体到个人,我们自己心中的asoul形象是由我们自己接收到的asoul相关信息,包括直播、切片、二创等,融合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和三观混合而成。众所周知rp是asoul表演的常态,因此不必纠结屏幕中的asoul是不是在rp,你觉得是真的就是真的,你觉得是rp就是rp(感谢汴组的朋友们教会了我这个道理)。具体而言,看多了嘉晚饭文的au会下意识认为嘉然和向晚的关系非同寻常,即使在晚晚不在的两周也会自行脑补嘉然和向晚私下的互动。虽然发表以上内容的au大多也是在rp,但接收的情绪多了之后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认知的。
虚拟偶像为粉丝服务,而非粉丝为虚拟偶像服务。粉丝和虚拟偶像在感情上是不平等的,偶像爱的是粉丝整体,粉丝爱的是偶像本人。粉丝和虚拟偶像在社会地位上是不平等的,粉丝作为社会人享有人权,虚拟偶像只是文化符号和商品。只有背后的中之人享有人权。
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就是,如果你认为现在屏幕中的偶像的行为不符合你心中的偶像形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关掉窗口,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情做。次一点的办法是告诉自己她在rp。最次的做法是试图在社交平台上说服异见者们,让所有人都接受自己心中的偶像形象。
以上内容,我称其为虚拟偶像的主观唯心主义。
正文完。
后记:au成分复杂,很多人对于as-au复合体的一些的基本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在豆瓣的争论中,au们对于喜欢的是虚拟偶像还是中之人,喜欢的是完美的神像还是有缺陷的真人,以及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asoul形象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以上问题实际上是每一个au都应当回答的问题,但此前大多数人并未对其进行严肃的思考。其原因大概在于,asoul成员在au心目中的形象达到稳定需要一段时间。而虽然asoul成员在直播中玩梗的力度越来越大,具体到向晚本人而言,其今晚的行为确与其以往形象有着较大差距。
楼主不懂哲学,唯心主义这词是从马原偷的,请各位哲学爱好者们不要太在意。
此文原发于豆瓣汴组,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