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收藏用】战舰世界中的大和号战列舰数据资料

2022-08-06 15:23 作者:芦名企鹅  | 我要投稿

本专栏仅为个人收藏用,并不提供任何游戏指导信息。

旧日本帝国海军大和级战列舰1号舰 大和(IJN Yamato)

游戏中的大和号为1945年被击沉前完成最终防空强化的样式

长:263米

宽:38.9米

吃水深度:10.4米

排水量:65000吨(标准状态)、72810吨(满载状态)

动力:153000匹马力

装置:12×锅炉、4×蒸汽轮机、4×推进器

最大航速:27节

最大航程:16节状态下7200海里

船员编制:2415人(不包含最终作战时可能存在的陆战队员)

右舷前方视角,大和号是《战舰世界》中少数被真实建造出来的十级战舰,和其作为九级加值战舰的武藏号一同作为游戏中拥有460mm口径火炮的强大战舰。

虽然大口径的战舰越来越多,但是460mm却永远是最早的信仰

左舷前方视角,虽然在现实世界中大和早已沉入海底,但是在游戏中依然能感受到其宏伟的压迫力。

大和号堪称战列舰中的佼佼者

舰艏正前方视角,作为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的旗舰以及某种意义上日本海军的象征,大和自然拥有一个巨大的十六瓣八重表菊花纹。正前方的两座三联装炮塔尤为显眼。

山本五十六就曾经在大和号上推演中途岛战役的作战计划

舰艉正后方视角,两座水上飞机弹射器是大和号非常显眼的特征。

不得不说在重做模型以后,大和确实是细节满满

右舷正侧方视角,大和的整体线条相当优美,在我心目中是可以和依阿华级战列舰并列第一的。

由于大和号是山本曾经的旗舰,所以我特意装了山本的旗帜

俯瞰视角,游戏中的大和号是经过了最终防空强化改造的样式,所以甲板上布满了各种防空炮,然而防空效果只能说确实没啥提高。

布满了防空炮的大和,然而最终作战时压根没打下来几架飞机

舰艏俯瞰视角

舰艉俯瞰视角

武器装备

主炮火炮配置:

九四式45倍径460mm火炮(搭载在3座三联装炮塔中)

哪怕后面出现了510mm口径的火炮,460mm火炮依然能够让对手仔细考量面对你的角度

八九式40倍径127mm高平两用火炮(搭载在6座二联装A1式炮座Mod.3型中)

具有完整炮盾的127mm火炮

八九式40倍径127mm高平两用火炮(搭载在6座二联装A1式炮座中)

没有完整炮盾的127mm火炮

三年式60倍径155mm火炮(搭载在2座三联装炮塔中)

最上级重巡不要的炮塔,就装在大和号上面了

对空防御配置:

九三式76倍径13mm防空机枪(搭载在2座二联装炮座中)

用来防止指挥塔被袭击的防空机枪

九六式60倍径25mm防空机炮(搭载在6座单装炮座中)

非常用意不明的防空机炮

九六式60倍径25mm防空机炮(搭载在52座三联装炮座中)

其中有24座具有防爆风护盾,28座没有护盾

装在炮塔上的机炮,大和能被舰载机反复雷普,这些96神炮要背大锅
能够在主炮对空射击的情况下继续开火的防空阵地

虽然游戏中没有体现,但是两侧的127mm高平两用炮可以对空射击以提供防空火力支援,以及主炮同样可以对空发射三式烧霰弹以制造黑云阻拦敌机。

至于这些炮塔的对空方式,请看《男人们的大和号》

实战演习中的记录

战舰在航行状态下的照片

在暴风雨中停泊的大和号,拍摄于155mm炮塔顶上
等待前往未知海域的大和号
暴风停歇,到了拔锚起航的时候了
巨大的舰体使得大和号在海面行驶非常平稳
模仿资料书中的那张历史图片所截的图
电探发现敌人,测距仪开始测算敌人距离和方位
放飞零式水面侦察机提供更好的视野和弹着观测

作战时的照片

主炮开火!460mm的火炮在明斯克宇宙常数14.3的加持下足以对大多数目标造成重创
正常情况下主炮开火需要清空甲板人员,不过WG星的战舰上只有舰长一个人就不需要清空了()
460mm火炮的声音相当独特
主炮副炮正在观瞄所的指引下瞄准敌人,等待下一次开火

大和号战列舰所属的大和级战列舰是旧日本海军所建造的最大一级战列舰,也是人类海军舰船史上最大的一级战列舰。日本海军部认为要夺取对美作战的胜利,仍须靠战列舰。但由于日本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匮乏的国家,在战舰数量上难以与美国竞争,更无法在战舰的数量方面,同美国海军抗衡。日本按照其明治时代以来“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方针,确立以单艘战列舰的威力优势来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的发展战略。

日本海军部预计,美国海军建造的战列舰舰艇宽度由于巴拿马条约的限制,将搭载406毫米口径舰炮。而日本早在1916年就试制过460毫米口径舰炮,1920年又制造过480毫米口径舰炮,在大口径火炮制造上具有一定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开始准备建造搭载460毫米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并组建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

1934年10月,日本海军正式下达了新式战列舰的设计任务,要求装备460毫米口径主炮8门以上,155毫米口径副炮12门,或者200毫米副炮8门,最高航速30节以上,舰体防御装甲能够承受自身主炮在20-35千米距离上的打击。

1935年3月10日至1936年7月20日,设计部门先后提出A-140至A-140F5的23个设计方案。其中最初的A-140方案,新战列舰正常排水量69500吨,长294米,主机输出功率20万轴马力,最高航速31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新舰的三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主炮集中配置在前甲板。日本海军最终采用了两座三联装主炮塔配置在前甲板,1座三联装主炮塔配置在后甲板的设计。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军备补充计划,正式确定按照A-140F6号方案建造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即“大和”号和“武藏”号。

1937年11月4日,1号舰开始在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开始动工。其正式的名称是“军舰大和”。1940年8月8日,大和号战列舰下水,建造中的该舰为了保密,进行严格的机密管制,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大和号下水后开始舾装工程,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换算),平均每吨建造费用约200万日元。

1941年10月,大和号开始试航。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当日,大和号试航结束。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正式竣工服役,编入日本联合舰队。

1942年2月12日,大和号接替长门号战列舰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即在大和上推演了中途岛战役的作战计划;而在山本五十六被击毙后,1943年2月11日,大和号的姊妹舰“武藏”号接替大和号成为新的联合舰队旗舰。此后大和号经历了多次维修和防空强化改造,并见证了其姊妹舰武藏号战列舰于1944年10月24日被击沉。

1945年4月7日12时31分,大和号在执行自杀式性质的行动“天一号作战”中,被美国海军第58特混编队所派遣的大量攻击机袭击。14时23分,由于受到了大量鱼雷和航空炸弹的攻击,大和号大量进水而向左舷倾覆并发生了主弹药库爆炸,共计2498人丧生。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战列舰的时代被航空母舰结束了。

大和级战列舰的各个战列舰的情况

大和级战列舰1号舰 大和号:1941年12月16日竣工服役,1945年4月7日于日本九州岛南西,德之岛西北,东经128度04分,北纬30度43分处被舰载机击沉。

大和级战列舰2号舰 武藏号:1942年8月5日竣工服役,1944年10月24日于菲律宾锡布延海北纬13度7分、东经122度32分处被舰载机击沉。

大和级战列舰3号舰 信浓号:1940年5月开始动工,1944年11月19日完成改造为航空母舰的工作,1944年11月28日在由东京湾驶往吴港的第一次航行途中被美国海军潜艇“射水鱼”号击沉。


【个人收藏用】战舰世界中的大和号战列舰数据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