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特征”类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点:
特点就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此类型试题主要通过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不同。特点、特征型设问的角度较多,有针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设问,也有依托某段材料的设问,还有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的设问。特点、特征型非选择题属于概括说明类题目。
二、解题思路:
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构成要素角度分析,一般来说,根据构成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比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从时间角度概括特点常见语句有“历史悠久”(题干中出现很早的时间或者朝代)、“分阶段……”、“逐步……”(题干中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具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题干中出现持续性时间)、“出现在……之后”(在题干中或者教材史实中某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等。另外,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多个时间段且每个时间段所描述的史实或事件不具有共性,这个时候可以按阶段进行概括特征。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4)过程:“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如果题干中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某些鼓励措施,可以概括为“政府/国家推动……”,如果题干中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相关内容,可以概括为“根据……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与时俱进”等。
(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措施全面”、“措施具体”、“以……措施为主”、“内容广泛”、“注重……”、“以……为核心/中心/重心/重点”、“向……倾斜”“特别重视……”、“服务于……”等。另外,如果题干内容出现了法律或者法规,关键词应该有“通过立法……”,若出现具体机构,则关键词应该有“通过设立机构……”;若出现了外国或者西方相关内容,关键词应该有“学习西方……”、“引进国外……”等。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不彻底”、“一定程度上……”等。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一般句式为“……从……到……”、“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等。
(8)本质:“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是把握事物特点的基本方法”。例如,德国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是实,民主立宪是虚,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的特点。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常见的关键词有“……有一定局限性”、“……影响深远”等。
2.答题模板二:专项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文明:内部的可以从政治制度、政策、政权更迭、君臣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外部的可以从对外政策、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
(2)经济文明:可以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经济繁荣(或萧条)状况、交通设施、城乡的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等角度分析。
(3)思想文化文明:可以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入手分析,同时需要考虑这些思想的内涵、进步性、历史地位(作用)以及对人们思想的变化所起到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
三、经典例题:
1.(2021·广东揭阳高三测试)(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廪网络。宋代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仓库,名目繁多,计有太仓、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平余仓等。明代两京、直省府州县、藩府、边隘、堡站、卫所屯戍等均设仓,还在从杭州到都城的漕运线上建有一系列临水大仓。清代“各直省则设有常平仓,乡村则有社仓,市镇则有义仓,近边则有营仓,濒海则有盐义仓”。
——摘编自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
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特点。
答案 (1)特点:历史悠久、政府重视、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
2.(2021·广东珠海一中高三模拟)(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期,欧美列强和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蓄意制造了许多外交事件和国际争端,使中国对外交涉活动十分频繁。晚清外交中既有鄙视外人的一面,又有恐惧外人的一面。外交中存在着明显的起始阶段奋力捍卫国家权益,可最后无奈退让的局面。外交活动中面临着外来压迫与内部争斗的双重困境,双方的共同作用使中国的外交举步维艰。晚清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深深的屈辱性,也有着浓厚的抗争精神。在外交进程的态势上,既被动因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的外交策略等而渐次成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的特征。
答案 (1)特征:对外交涉频繁;对列强存在蔑视与恐惧;初始抗争,最终屈让;举步维艰;屈辱性与抗争性;被动应对,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