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寒潮”真的要来了?不管怎么说,这两场冷空气你得重视
12月22日白天,“双十二寒潮”的势力终于彻底撤出我国,饱受湿冷摧残的西南、江南迎来了阳光。下午,长沙、南昌、杭州都超过了10度,让人感觉暖冬又回来了。

接下来,江南确实要稍微偏暖几天,华南也会跟上。然而,这个偏暖是非常短暂的,因为在北极暖高压、乌拉尔山暖脊的联手作用下,巨量寒冷空气正在西伯利亚堆积,并将分两批,在我国大举南下。

首先是明天(12月23日)起,第一股冷空气就将悄悄滑过我国。它非常低调,所有的动作都是轻柔的:东北的雪是小雪,华北的风是小风,各地的降温是小幅降温,就连东南沿海的雨也是小雨。



但在第一股冷空气南下的同时,乌拉尔山暖脊和北极暖高压已悄悄打通,逼迫西伯利亚冷空气主力向南移动,进入蒙古高原;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迅速增强,新台风胚胎有可能加强为24号台风,并进入我国南海,它们将引导暖湿气流大量进入我国南方。

这样一来,冷暖空气主力就将在我国“强强对撞”,从12月28日开始。对于这个趋势,目前各大超级计算机模式已基本达成一致;由于冷暖空气都很强,所以这次的降温、雨雪都很可观,有可能达到寒潮强度,完全可能超过上一波的"双十二寒潮"。

那么,这股“准寒潮”会不会是今冬最强,会不会成为年度寒潮?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性存在,但还有不小的变数。


首先,北极暖高压和乌拉尔阻塞高压怎么打通,怎么推寒潮主力下来,细节上可能还会有变动,如果推的偏西,寒潮就强,偏东,寒潮就要弱一点;


其次,冷暖空气怎样在中东部交汇,是完完全全的正面硬刚,还是暖湿空气望风而逃?目前还有不确定性。如果是完完全全的正面硬刚,降雪很大,那寒潮影响肯定会很强;如果暖湿一触即溃,降雪不多,寒潮影响反而弱一些。

正因为存在这些变数,所以在细节上,超级计算机还在不断调整,但趋势已经明确。我们提醒,这个阳历年底,可能会非常冷,还请大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