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ease - Quiet Nights 静夜鉴赏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布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乃万物复苏,草木生长之时,也是该注重养生的季节,春为四季之首,阳气始升,阴气潜藏,三月之时,肝脏当令,五行主木,应当护肝,早睡早起,养好气血,疏散情志,时常踱步,这样才能打好健康的基础,夏天不会体虚,冬天不会畏寒…
瞧了眼钟,望望窗外,大概马上就天亮了。倒掉残茶,熄灭了烟,只觉得十分惭愧,书没读过几本,道理不识许多,勉强懂些常话儿,却倚仗年轻体壮,无视忠告,透支健康。月晰而起,晨曦而眠,三餐不定,偶尔动弹一番,唯一算得上做好的,只有心态不错,从不发怒,极少紧张。我确实在乎自己的身体,想活得久一些,所以不得不痛斥损友,深夜乱谈美食佳肴,勾我食欲,引我挑灯下厨,折腾良久,酒足饭饱,已快天明,乱了生物钟,甚是不快,必须记载,未来碰面,将以狠狠脑瓜崩弹之,不说头颅迸裂、脑浆四溅,起码要疼得嗷上一嗓子才行。
最近食欲越来越差,看着自己衣带渐宽,不能说是不担心的。一日一餐,一餐饭食不过半碗,菜吃不下半碟,倒也会饿,肚子会叫,身体非常饥渴,其实思想也是,只是肚子实在吃不下去,只能饿着,而思想永远不能超脱贫瘠,纵使有永生的空闲,也难满足。既然饥饿难忍,又无食欲,看书吧,从前没读下去的毛姆,东野圭吾,伴着肚子的呻吟却能踏踏实实地读完了,我对海外历史环境了解浅薄,共情着实差了些,便想读读中国书,看来看去,看到了石头记,曹公真乃神人,红楼一梦未完,千古遗憾。这时肚子又叫起来,眼前便跳跃出张爱玲的说法,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共鸣强烈也。
群芳谱记,海棠有四品,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其中有无香者,有淡香者。苏轼有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香雾,便是海棠的暗香吧。
海棠极美,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海棠也被称断肠,花中断肠融相思,曾经有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其赋予了浪漫色彩,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因此偏爱描绘这种美丽悲伤的花,以此抒情,例如唐寅的“如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寅爱花,这诗便是他海棠美人图上的题诗。
而鲥鱼,乃长江三鲜之首,溯江洄游性,当是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鲥鱼鳞下厚脂,味极鲜美。康熙皇帝曾下令飞递时鲜,以供上御,猪油密封,快马运鱼。乾隆也偏爱鲥鱼,凡上缴鲥鱼够质量者,当地赋税减免。民间还有相关趣闻,评书中,君臣斗,乾隆御前赐宴,赏给刘墉与和珅二人,刘墉用计,启奏万岁,只求鱼头吃,可以增长智慧,骗得和珅将鱼头抢了去。和珅以为得逞,艰难啃着鱼头,却发现刘墉早已吃完了整条鱼身,发觉上当,立刻向宠爱他的乾隆告状,刘墉道,和中堂只吃了半只鱼头,便知道没有鱼身好吃,难道不是变聪慧了吗?
这备受皇室青睐的江鲜鲥鱼,如今早已因为过度捕捞绝迹了,绝户网,非法电鱼,水利大坝,人类在不断发展中,长江里的许多生命早已丧失了生存之处,不过当时人们也确实没有办法两头兼顾,恐怕只有在科技发展到一定进度后,才能确保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其他生命留有一席之地,环保确是一种奢侈品吧。
一阵小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我回过神来,感觉到了冷飕飕的空气,此时凌晨四点,是该睡了。
静夜,GLP家成分是L、O、P、V的Flake切片草,切片相当厚,像牛肉干,需要撕碎一些。有淡淡的酒香,有老面包的麦香,有曾经家里那只老桌子的木头香,满满的“窖藏”的感觉,像以前的老药房,充斥着中药味,书本味,让人想到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燃烧稳定,斗温奇低,醇香浓郁,却不会腻,是能让人静下来的草。
而他静静地坐在那儿,双眼无神地睁着,并没有在看哪里,这时大概是看不出他在出神发呆,还是脑袋里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吧。
此文胡诌于三年前某日的深夜,当时落寞,不断僭越交往的极限,将那损友变作了女友,此时又已分开一年多。而今晚再度点燃静夜,随着袅袅烟气升腾的回忆一样缥缈不清,记不得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