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就考这么些分,都对不起我们下的心血!”

2021-07-05 19:29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每年高考,总要听到类似的话。


笔者作为县城的孩子,见证了太多父母的疯狂。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周末往返,举家去陪读,爷爷奶奶也跟去。揉肩捏腿,端茶送水,一日三餐精心准备,生怕打乱孩子的作息。


除去丰厚的物质补充,更严重的是不少父母有瞎指挥的毛病。摩肩擦踵,彷佛是他们上战场,指点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你让他们亲自去学习,他们又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弄不来。”高中班主任说过一句很残酷的话:“除去少数天赋异禀,你父母是什么水平,你大致就是什么水平。”父母渴望孩子成龙成凤,倾尽资源,实际的效果是:越溺爱孩子,越会让孩子落回与自己一致的水平。


不少父母困于体制,升迁无望,只好将心血放到孩子上。为显示自己上心,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成年人的虚伪也在于拿孩子作攀比的挡箭牌,内心的势利不甘,总要包装成对孩子的爱展示给外人。自己付出越多,便越是与其他家长比较的资本。到最后,索性发了疯,夺去本该是孩子的主动权,把孩子的教育彻底变成自我的舞台。


孩子在这种“无声的胁迫”下,头脑的成长受到极大影响。很多正常的智力活动,总会被“我够不够努力”“我够不够报答父母”的想法所阻碍,分心,最后力有不逮,自怨自艾。一些孩子察觉到事实的真相,便以不好好学习为反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取得好的成绩,需要扎实的努力,也要摒弃投机的心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是保障其学习最可靠的途径。但这又非常困难,多数给予孩子锦衣玉食的父母,财富的来源并不光明正大。一个并不笔挺的父母,断然无法做孩子正确的道德榜样。他们越提供给孩子丰厚的物质环境,孩子越发会丧失动力。让这些孩子早早认识到读书的功利,社会的丑陋,丢掉天真与理想,孩子或许会产生真正的“学习动力”,比如轰动一时的“虎妈”。但多数父母困于儒家的虚伪,戳不破伪善的皮,轮到孩子,只能是迷茫里挣扎,黑白间徘徊,学习也自然没有方向。


动力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往往越严苛的环境,越能激发出一个人的动力。真正优秀的父母,懂得激发孩子的动力,而不是提供锦衣玉食。克制,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


对于成绩,笔者觉得无论高低,只要没有虚度光阴,都是值得肯定的。考试是一个极狭窄的维度,它不能检验孩子在学习知识时阐发的所有思考,更不能因此否定孩子的能力。有“考这么些分数,对不起我们心血”这样的想法,是做父母最大的失败。


“就考这么些分,都对不起我们下的心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