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和他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谶纬神学:核心是强调天道主宰人事,君权神授,把封建统治者的一切言行措施看作神的意志之体现,要求百姓无条件服从。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著《论衡》85篇,中心是批判谶纬神学。
王充认为,真实是任何著作、包括文学作品的生命,只有真实的作品才有补于世用,才有“真美”而非“虚美”。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1)提倡真实,反对虚妄。一切文章和著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其所谓“真实”,是科学的真实而非艺术的真实。
“真美”与实录精神的联系,对文学创作中重视反映现实真实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由于与艺术真实不同,其对文学创作也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王充对文学创作中的虚构、夸张是有认识的,没有完全否定,曾对《诗经》中虚构与夸张手法的意义作用做出正确分析,对非文学作品的经艺中的“增益之辞”也有实事求是的说明。但这种正确的理解只局限在先秦儒家的经典和其他个别著作,大部分书籍、文章中的夸张描写都被认作“虚妄之言”加以否定,阻碍了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
2)增善消恶,有补世用。有“真”方有“美”,而“真美”和“善”是分不开的。只有高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才是有益于世的,虚妄之作必无价值。
王充注重文章的功用,没有受儒家教化的局促,而是突出强调了要对解决当前迫切的现实问题有积极作用,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
王充认为,文章和著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做到表里一致,内外相符,而不能离开实用去讲美。要求“心以文为表”,“内外表里,自相副称”。
3)反对复古,提倡独创。“上世治者圣人也,下世治者亦圣人也”,提出“齐世”说。认为今人的思想、行为、著作实际是超越古时的,只是复古气氛笼罩了社会,遂都认为不如古人。
赞赏有独立创造性的文人,对“作”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并非只有圣人才能“作”。是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赞扬,是对“述而不作”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
反对文学语言的艰深古奥,主张要言文一致,通俗易懂。“形露易观”,“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今人的写作应努力做到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统一。
王充强调的真实性对古代现实主义思想和文学创作曾有过积极促进作用,但对文学创作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发展也起过束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