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建业 神论:中国自古便一直落后于西方直到今天

2022-12-31 21:21 作者:诗人王千去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诗人王千去。

      我们来讲一下,国民级网红教授——b站ID:@戴建业老师,关于诋毁中国古代科学的二三事。

      现在,专栏中的这一张截图,

右下角是每个视频下无处不在的戴建业的卖课广告

      是@一乘文化的“《戴建业聊诗词和教育》系列课程”中的一期视频 的截图。

顺带提醒:大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阅读,擦亮眼睛

      为什么是截图呢?因为这期视频它一早就被up主自觉的给删掉了。然后呢,这期视频的内容呢,叫做:《【戴建业】中国古代真的比西方先进吗?》。然后结论呢,是:中国古代(就,至少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现代,中国一直落后于西方

      大概正是因为如此,这期视频呢,当中 bian华peng洋 的成分额外的多。所以呢,现在我们再去找到@一乘文化 的这一个系列的课程视频,就可以看到:这一期是没有的,已经被删除了的。

不先进,那么,要么是平级,要么是落后。再看下文就知道了

      不过呢,虽然这个视频已经被up主自觉删除了,但是幸运的是:有赖于【戴建业老师】在全网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呢,在全网的各大平台都有不少的对于这个视频(包括这整个系列的课程),当然,还包括其他更多的视频的 转载。

      在正式开始之前呢,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目前在哔哩哔哩上仍然可以找到的,将近2分钟左右的一个片段。(两个版本只有微小差别)


      如果是对“戴双喜”比较熟悉的朋友们的话,可能有不少人会敏锐的发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期视频当中,戴建业讲述的这些内容呢,哎,听上去就跟那个2年多以前,凤凰网对于戴建业教授的一次专访当中的很多内容极其的相似啊。似乎呢,他那手机上就是摆着当时采访的稿子,这么着挑着字念的。

来自:凤凰网

      这次采访最后的专题报道叫做:《戴建业:我们要有世界性眼光,诚实面对历史》,作者是张丹丹。发布时间呢,是这个2020年的5月13日。这个采访过程呢,是分成了若干天的若干次采访,最后呢,把所有采访的内容总体汇到一起,才汇成了这一篇文章。

      然后这里呢,在文章中自己也说了,初次采访的时间呢,是这个4月7号;到发布时间呢,是过了一个多月。而在这里,可能需要稍微注意一点的地方就是:2020年的4月份。正是此次疫情初次爆发之后。

      这里在采访当中呢,呃,一开始也是先没唠别的,先谈了两句疫情以及安全的问题。在唠完了关于疫情的安全问题之后呢,凤凰网文创把话题又扯到了“面对疫情有什么新思考”上。


      那么戴建业呢,这就很不爽利的啊,没有开门见山。首先,先强调【自己的专业性】;然后呢,又提前设好了障眼法,说呢:就是在古代文学这个范围内谈。


      这里我为什么要说是障眼法呢?估计戴建业的粉丝看到这里之后呢,又会给我 扣上“扣帽子”的帽子。

图中首段编者注

      其实很简单啊,那戴建业前脚刚说完,“我们就限定在我的专业范围”“古代文学这个范围内”(原话还加了一重“打算”,但,请看结果)

      然后呢,下面谈到的是什么?


      当然,平心而论,你要说戴建业后边谈这些内容呢“不是文学”,那也不完全对。那,还是能跟文学整上一点关系的。但是呢,不是说它只要是“书”它就叫文学。那么,他说是(打算)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啊,在古代文学这个范围内谈。然而,上来是一通什么:形而上、物理学、气象学……一堆。

      那么戴建业这样的所谓的谈“文学”,他给谈出了什么结论来呢?


      注意,这里他说的是:

“那么我就要比较一下,中西方从古代到现代了”

      注意这是他自己说的,他要比较的范围。

      那么我们来看,戴建业要讲的结论是什么东西。就是现在截图上的第二段:

中国从没给人类做过贡献呗?

      那么看,现在,戴建业也是在向所有能看到这篇报道的,我们所有的人提问:

“我们14亿人口大国,在整个现代文明发展中,我们给人类贡献了哪些东西?”

      然后呢,戴建业自己的回答是:

“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逻辑学没有一样有我们的身影”


      那么既然没有一样有我们中国人的身影,那请问有哪国人的身影呢?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在下面,马上就被戴建业给扯进话题里来的:美国

      那么为什么是美国而不是英国法国呢?我为什么那么说、凭什么这么确定呢?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再观看一下,在另一个网络平台上可以找到的,《【戴建业】中国古代真的比西方先进吗?》转载片段: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316a4570000000011034283

      刚好呢,是我们此前看过的这个片段的下文的一小部分。(专栏中就只放采访报道的截图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采访当中啊,虽然呢,戴建业的语言已经是绕着弯,说的很委婉了。但是,这里摆明了已经在讲了啊:我们中国人他不是不聪明——但是呢,哎—需要到美国去,被那里的文化所影响、那里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所激励了之后,那我们中国人,才能在科学上创造出一点成绩来。

      我现在最感兴趣的一点呢,其实是想知道,那些从美国归国的科学家们。那——到近几年的话,已经是每年都突破1,000人了;他们,在听到戴建业这样的发言之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毕竟我们都知道,近几年从美国归国的科学家人数激增(当然,也不光是只有“科学家”回来了),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来自:腾讯新闻

      这是2018、2019年就开始的旧事了,戴就硬洗呗。


      那么对于这一点呢,其实戴建业他自己也没有否认,他自己说了,啊“美国当然也坏”。但是呢,他说完这句话之后,该怎么夸美国,还是再怎么夸美国一点都不受影响;而那些不该夸的地方啊,也就是那个,(实在)夸也夸不着的地方,那反而呢,还要变本加厉的夸的更厉害

后续片段的截图

这里再次注意了,那么,这些结论可是戴建业自己说好的

【限定在他的专业范围之内】

【限定在古代文学的范围之内】

给谈出来的结论。


这些东西可是既不古代,也不文学;因为它是现代而且是科学。

采访中的再后续的内容其实更离谱,戴又开始吹日本了

      所以我要说的是,宣扬“中国无科学”的,在人文科其实才是重灾区。宣传“中国无科学”的人其实不少,比如现在截图当中的这一位,是张双南先生:

      那么他呢,在整个天体物理学上,那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他便可以在像《我是科学家》这样的,听上去非常专业的节目上,分享自己的经历,说是这个:

清华大学都毕业了,那研究生也读了两年。结果呢,出了(中)国以后这才发现啊,原来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科学!

      记得以前曾经有人这么跟我说过,当然了,只是大体的意思啊,原话什么样,我已经记不很清楚了。意思就是说呢,现在理工科它真的是一个重灾区,你看,就连科学家也在宣传“中国无科学”了,那么这时候是彻底的大问题。

      这个结论呢,我个人认为它是有些偏颇的。原因就在于,它并没有认清楚,人文科与理工科两者不同的侧重。而且说宣传这个东西,它本身就是归属于人文类的;从人文的角度宣传“中国无科学”,比从理工角度宣传“中国无科学”,实际上,影响是要大得多的。

      科学这个东西,那自然是【科学家】的分内之事。但是说呢,最后的结论要落脚于

“我们(即中国人)缺乏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当然,也没有科学传统。”

      这一些在科学的精神上,在文化上的东西,其实呢,又归到了人文科的分类知识。比如呢,戴建业,在这里他讲到的效果其实就非常好(当然,它不是个例):

戴建业“讲诗”的一贯传统,便是不遵事实、不看历史,统一定性为幽默的封建文人

      而且说人文类的,那尤其是像什么中国古代文学的,这样的人文类的,比之那些普通的理工科,拥有让后者望尘莫及的巨大优势。毕竟说了啊,那是文学、那是艺术,它怎么个理解法还不行吗?如此呢,在宣传这个问题之上,便起到了非常非常可观的强大效果:那便是动摇了、甚至说有可能是“改变了”,相当广大的人民群众心中对于我们中国来说的最根本的文化的认知。

几千万是什么概念?几十个几千万呢?再加上百万、十万的呢?

      像是被誉为【国民级网红教授】的戴建业老师,那么他的影响范围有多大呢?其实从这一篇报导的,前言部分,我们就可以窥知一二了。在舆论宣传的阵地上,要警惕打诗词牌、打历史牌、打文化牌;人文科才是重灾区。

戴建业 神论:中国自古便一直落后于西方直到今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