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阿尼如何成为日本动画的顶尖战力的?解锁吹爆京阿尼的正确姿势


很多朋友看到各种动漫人气排名,或者是B站的动画弹幕的时候,都想“吹爆”自己喜欢的作品,其中很多一部分都喜欢京都动画的粉丝,虽然能说出自己很喜欢京阿尼的动画片,但详细问京阿尼的动画也只能说出“厉害”,具体厉害在哪里却说不出,光说人气高什么都好像又没底气,那么今天笔者就来讲讲道理,说说京阿尼和京阿尼的动画片到底厉害在哪里?为什么可以“吹爆”。
京都动画凭什么称作“业界顶尖”的电视动画制作公司?
很多人都要问了,日本厉害的电视动画制作公司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又这么多,凭什么京阿尼的动画就是最牛逼的呢?下面笔者来讲讲道理。
1、优先动画制作的质量,高质量动画的定位

一般的动画制作公司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动画公司,不过京阿尼至始至终是以动画的质量优先,因此一年接的作品都是精挑细选的,从来不“凑数凑量”。

从京阿尼2003年独立制作动画开始起,每年制作的电视动画的数量一般都控制在2-3部的水平,而一般的动画公司,可能是在一年8-10部的情况。

比方说上图这张是,A-1PICTRUE社2016年制作的动画片列表,有11部作品,整个日程是塞得满满的,那么显而易见,为什么京阿尼可以确保动画的质量,而A-1 PICTURE没法保证每一部作品的高质量,因为工期就已经将很多作品的上限给限制死了,工期不够,人手不够的作品只能外包出去,外包出去后作画的质量就难以管理,最终出现作画崩坏等质量问题,京阿尼严格限制自己接包的数量,控制作品的质量。
2、极少有作画崩坏

京阿尼因为作品的数量少,工期充足,因此也不会外包自己的作品,加之自家接的作品一般都是自家的画师擅长的类型(例如美少女日常等),牛人画师也非常多,因此作画上很少出现问题,崩坏和京阿尼的作品几乎是无缘的。
3、业界顶尖的画质表现

看动画注重狭义上的画质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人觉得画面漂亮,色彩鲜艳,就是“画质好”,其实不然,画质其实是分辨率、锐度、色彩明暗,对比度等专有名词汇聚的一个东西,有一定的客观性。主观上画质好坏先不说,日本的动画宅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则,将动画的画面按一定的规格截图,然后添加FFT函数,调整伽马值之后出现的频率图,可以比较客观的评价一部动画的画质。
按他们的推算,动画拥有一个“制作分辨率”,也就是作画的时候使用的分辨率,这个分辨率越高,动画的画质上限就越高。抛开一切主观性,业界顶尖的动画作品(例如宫崎骏的动画片),按照这个算法来判断,画质确实是顶尖的。包括2016年新海诚的《你的名字。》等。
而京阿尼的动画同样按照这个算法,可以获得顶尖的评价,远超一般的TV动画。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展开,笔者在其他文章中会介绍。
4、黑历史非常少

京阿尼确实是部部精品,真正意义上的失败作品非常少,硬要说比较明显的实验作品的时代,应该是早期的原创作品《MUNTO》商业人气都败北,京阿尼的原创动画并不是特别成功,起码在业内算不上特别成功。
京都动画为什么能成为如今的业界顶尖的动画制作公司?
京阿尼能做到如今的水平,是和它的商业模式,运营有着直接关系的,笔者接下来就为大家简明地介绍,京阿尼为什么能做到如此的水平。
1、克服京都地区制作动画的困难

日本动画公司云集的地方在东京,所谓“首都圈”,集中自然有着许多便利,关西的动画公司就没有这么集中,京阿尼不仅克服了这些问题,还树立了自己的运营模式。很多人知道京阿尼不外包,其实最初是因为“不方便外包”,因为京都没有本地的外包工作室,不像东京那样可以轻松的找到外包工作室。京阿尼于是在社内消化自己接的作品,克服了很多在首都圈动画没有的问题,构筑了自己的一套商业面的制作体系,这也是京都动画独有的特色。
2、确保作品的制作工期

其实,外包不外包,并不是影响作品质量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便外包出去,只要有足够的工期,有作画监督进行每个镜头的修正,就一样能确保作品质量。因此比起外包来说,京阿尼最重要的还是确保了一部作品充足的制作工期,比如《紫罗兰永恒花园》,准备期在开播前半年就已经完毕,很早就做好了第一话,京阿尼独有的模式确保为作品充足的制作周期开路,从此确保制作上的绝对素质。
3、获得自己的动漫IP

在京阿尼的社长八田英明的带领下,京阿尼开拓自己的动漫IP,建立自己的轻小说文库,从版权开始就把握主动权,而拒绝为其他公司“打工”。
打个比方,一般的作品,例如《魔法禁书目录》,它的版权是轻小说的出版社角川拥有,制作动画的是J.C STAFF,J.C. STAFF是没有作品的版权的,仅仅是为动画化“打工”,而真正的版权在角川手里,而《魔法禁书目录》动画大热后,相关的周边收益全进了角川手里,动画大卖,也跟J.C .STAFF没有一分钱关系。
而京阿尼的模式,就是从自己培养的文库中挑选作品,这一点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作品的题材受到了自己文库作品的限制,不过即便没有用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文库合作,京阿尼也会积极加入制作委员会,成为投资方而不是单纯的打工,这样,作品的相关收益最大化的到了京阿尼的钱袋,这才是京阿尼培养IP的最大目的。
而这样的模式,也正是因为独立的关西动画公司才有这样特“特权”,已经在首都圈动画公司的模式中,一般都只能选择“打工”。这就是区别。
4、注重培养人才

京阿尼非常注重社内的人才培养,我们早在2009年就看到了年轻的监督山田尚子指导的作品《KON》,而之后在多年的成长下,她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做出《声之形》、《利兹与青鸟》这样的完成度很高的动画剧场版作品。这和京阿尼培养新人的决心不无关系。京阿尼还开设专业的动画培训班,来确保后继人才的输出,这是一般的首都圈的动画企业都难以做到的,而首都圈的动画公司又因为黑心和糟糕的工作环境,硬生生讲许多新人拒之门外。
只有有后继人才不断输出,一家动画公司才能确保自己的新鲜血液是输入,不然就会变成吉博力工作室那样的,“匠人化”的尴尬,简单说,几个大佬不做了,就没有接班人,这样一个公司的核心优势就逐渐消逝,这是万万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