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贫穷的本质

2023-08-02 22:09 作者:dang当当dang  | 我要投稿


 一、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

   众多慈善机构和国际社会组织认为极度贫困的群众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消除饥饿,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贫困人口的卡路里摄入可以满足日常生产需要,粮食补助和金钱补助并不会缓解贫困问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对儿童及孕妇的直接营养投资,这一点改变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回报。

二、提高全球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吗?

    提高全球健康水平不容易,甚至提高地区的健康水平都很不容易。艾滋病、痢疾、贫血症这样的疾病,只要做到合理的预防如接种疫苗,水中加入消毒剂,食用加铁面粉就可以达到大规模病症的减小;研究发现贫困人口在重症的花费与富人的比率相当,但在预防性消费上却远远低于富人,可以说贫困人口陷入到了时间矛盾的概念当中。概念中说未来的收益不明确,而辛苦和苦难是今天承受的,为了缓和这种时间矛盾志愿者给自愿接种疫苗的家长一些适当的奖励例如免费领取蚊帐,该奖励迅速提高了接种率;调查发现免费领取蚊帐的人在未来更愿意以全额的方式再次购买蚊帐,他们的邻居也愿意购买蚊帐。本章一个值的思考的问题是,如果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情还需要去贿赂他们吗?就结果来说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在其他方面还需要深思熟率。

三、全班最优

    教育的好处是全球公认的,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多上一年学未来收入提高的幅度比较大,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如何促使儿童上学,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争论(供需之战)。供应派别认为,将孩子带进教室找一位老师教学,剩下的事情都好说,从这项政策的结果来看公立学校教师严重缺勤,学生能力完全达不到所在年级应该达到的标准,教学质量极差。需求派别认为,当教育的回报提高时,入学率自然就会提高,他们认为教育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投资,但是该言论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一般做出投资的是家长,而未来获得收益的却是孩子。该问题与‘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政策’相似,都是将福利金与人力资本投入相结合,这样无论是从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收益都有助于贫困。

    教育市场化即私立学校或精英教育对贫困家庭有失公平,富裕人家资质平平的孩子在受到教育的道路上可以获得更多机会,而贫困人家聪慧的孩子却只有一次机会。

四、帕克 苏达诺的大家庭

    贫穷的国家认为,人口增长是让国家陷入贫困的原因之一,于是颁布“计划生育” 政策,就结果而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例如印度并未取得过很有效的结果。此外“计划生育政策”还激起了民愤,产生了相关的避孕后遗症。

    在深入探讨之前作者认为并不是因为人口多而陷入贫困,而是因为贫困才多要孩子,这一因果关系。那为什么贫困地区会要那么多孩子呢?是有什么历史原因吗?研究结果表示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养儿防老,在贫困国家因为福利待遇的缺失,老人将自己的养老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因为无法确定哪个孩子会更有出息,他们索性选择多生来保证以后被养育的概率。二是、在生育问题上男性更渴望有一个大家庭,女性在生育问题的决策更多取决于她在这个家庭中的话语权,话语权的高低不会影响她会要几个孩子,而会决定她再生育问题上决策的份量。调查结果表明子女少的家庭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程度上并未明显高于孩子多的家庭,这有悖于常理,按常理来说分配会因人口数量的增多而得到较少的资源。如果孩子没有收到影响,那么这个家庭吃亏的就是母亲。

五、赤脚的对冲基金经理

    对于穷人来说做生意可以让家庭生活的更好,与此而来的是一场不好的突变也会产生灾难的后果。

    并非只有农场主和企业主要承担收入风险,零工也存在一定风险,在农业领域收成的好坏可以产生21倍的工资差距(相对于富裕国家灾年和丰收年的收入差距)。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农产品价格的降低会让零工失去工作,从而失去收入来源。

    在收入曲线的右半部分到左半部分的变化(如图1),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人们渡过难关的自控力,而且在穷人之间抑郁症更加普遍。

图1 S形曲线和“收入陷阱”

    穷人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都采取的手段有:

    1 增加工作量——这会导致相互竞争,从而导致工资水平的下降

    2 业务多元化——将耕地划分在不同位置、暂时性迁居、利用婚姻作为分散家庭的一种“风险组合方式”

    3 村民互帮互助——发展广泛的熟人网络来分散风险,村民贷款给要帮助的家庭(重症病人的家庭除外,因为村民认为该家庭不具备偿还能力)。

五、贷款给穷人:不那么简单的经济学

    穷人赊账订购商品晚上本息一起还款,换算下来利息高的可怕。如果有一种合理的贷款方式,那么穷人便可以实现资金累积,走向富裕的道路。穷人借款的主要对象是放债人。来自银行贷款的比例只有5%。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私人借贷的年利率高的可怕达到了57%。即便是臭名昭著的美国信用卡20%的年利率,在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了。究其原因是穷人贷款的金额相对较少,但监管这笔金额的去向和保证还款所需要的花销却不会降低,所以利息较高。更糟糕的是,贷款利率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了经济学家所说的“乘数效应”导致了人们更加不愿意还款。

    政治干预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例如散布虚假信息,都会造成大规模借款人违约的情况,这对于信贷机构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六、节省一砖一瓦

    穷人摆脱贫穷陷阱的方式就是为了实现长远目标,牺牲一些今日欲望例如,烟、酒、糖茶。

七、不情愿的企业家

    本章研究显示贷款会提高贫穷人口做生意的比例,领导者们根据调查,在城镇和农村都有很多人从事非农业劳动,起初在获得贷款之时,他们的边际效益很高,但是随着投资进一步加大,以及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后期收益微乎其微,与专家经验所说的10亿穷人企业家不符。

八、政策,政治

    贫穷会导致腐败的滋生,腐败也会产生贫穷的后果。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想要摆脱这种贫困陷阱,可行的办法是发展经济。这是因为治理腐败涉及到国家内政,历史,文化因素。在效率上远不如搞钱来的实在。

    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国家不能解决当下问题,必要时可以引入外部力量。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自己才知道当下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也只有自己知道改革的主要方向。

    如果一个国家呈现弱势或是腐败的态势,那么自由市场也会行贿或腐败的方式出现。制度腐败会导致市场腐败。腐败的政治要通过激烈的政体改革实现从一个专制腐败的政体转变为功能完善的政体。尽管大规模的,激烈的,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少之又少,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发现民主政治在地方一级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虽然此种民主存在很多限制,但是在实现民主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发挥了一点作用。

    纸质投票选举和电子化图片选举,这一小小的改变给了巴西没有文化的穷人选举的机会,巴西穷人的意见就被纳入到整体当中。

    

    

贫穷的本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