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图分析】1·10调图广深线部分详解
一月暖冬,广深线在大变大革当中度过了2021年。年末的赣深客专通车,使得跨线车开行对数达到了本线车的三分之一,由此衍生出了广深线的一系列新变化;且由UP主为您细细道来。
这一次继续使用OuDia软件绘制的运行图来进行分析(根据12306的车次信息绘制,有误有缺漏请指出)

①赣深通车,告别“借道而行”
半年前,国铁曾以一纸文书勒令 “既有线动车与货车不见面” ,恰巧广深线的厦深跨线车在常平-平湖南下行区间需要借道既有的、有货车运行的III/IV线。抢铁不能放弃潮汕方向庞大的客流,只能通过巧设运行图,区间内动货不交汇来保证 “安全运行” ,16对骤减至9对,外加神秘膜法开行的5对C99XX号段的临客,似乎并无太大变动¹。
不久前附带着广深联络线一并开通的赣深客专,完全消除了这一问题。东莞南往上行连通着广州东,深圳往上行也可在东莞南附近经联络线,驶上赣深客专继续北上。不再需要借道既有线。此后,厦深方向列车由14对增至25对,外加仍在不断增开的赣深车,车次已然占到广深I/II线总数的⅓,十分可观。
细心的车迷可能会发现,广州东方向来的跨线车,走上赣深后,既要挤掉一条运行线,又有一部分车无法达速运行,相当于 “加塞” 后反而减速。放在公路上的确让人恼火。但在铁路上,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新增?)一个车次,使得一车在此下赣深线,另一车又驶上赣深线,产生的效果便为 “两车合一” ,共用一条虚拟的运行线。从而把通过能力的影响降到最低²,此乃妙计也。

②本线客流走低,平均间隔拉至10min
自2020年封关以来,经广深线 “过关” 的客流骤然跌停。此后广深城际列车的车厢便冷清了许多。对此,抢铁去年曾试图以大量 “直达车” 为运营方式,力图以速度优势拉回客流。顾此失彼,沿途小站的车次间隔也被拉长。

折腾至此,抢铁终于找着一条出路——长途化。早前开通的潮汕动车客流十分可观,广州站与广州东站又具地理位置优势,何乐不为?随之而来的便是面向长途化的种种举措:加装C2(限速160升180),本线车学习广珠城际,运行图安排随机停站,为后续开行长途车 “打底” 。如今长途跨线车(赣深直通等)终于得以大量开行,广州东站每10~40分钟便开行一趟跨线车,既方便旅客也拉回部分客流,同时也让广深摆脱被 “退市” 的危险。

跨线车固然挤兑了本线车的运行空间,不过运营朝着客流看,樟木头、平湖站也能保证每小时一班车,对于乘客的影响仅限于不能 “即来即走” (当初的口号)。不过值得思考的一点是,不久后HK各口岸将重新开放,届时客流的重返会对本线车有多大影响呢?我们拭目以待。
③(番外)车型再次 “百花齐放”
纵观全国历次调图,伴随着车次增减调动的,还有担当车型的些许变化。而广深I/II线自2007年CRH1A服役开始,便一直无较大变动。后期虽有高配6A、新头型CRH1A-A的加入,却仍显 “车型单一” ,且半年前6A们陆续被调往抢铁管内各地运营,城际本线便仅剩1系车的两种车型。广深曾为高速试验线的时期,DDJ1型 “大白鲨”、DJJ1型 “蓝剑”、X2000型 “新时速” 等车均有过短暂的运营与测试,一度 “百花齐放”,成为早期动车组的乐园。
如今,年初的调图已经实施,陆续有车迷在广深沿线拍摄到CRH380A、CR400A/BF载客运营,届时还将会有300系列等车的加入,广深线车型再度丰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