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网游发展史
1.网游发展史 网游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由于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不发达,所以大多的游戏都是一些非持续性的试验品,运行在高等院校的大型主机上,比如麻省理工,弗吉尼亚,埃塞克斯等学院。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游是1969年,一个名为瑞克·布罗米的青年为PLATO系统编写的《太空大战》,可支持两人远程连线,PLATO是历史上最为悠久也是最著名的一套远程教学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它运行于一台大型主机而非微型计算机上,因此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这使得它所能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大增加。1972年,PLATO的同时在线人数已达到1000多名,在PLATO平台众多的游戏中,最为流行的是可在多台远程终端机之间进行的联机游戏,这些联机游戏即是网络游戏的雏形。随后几年,PLATO成了早期网游的温床。 1978年至1995年,一些专业的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开始试探性的接触游戏这一新兴产业,推出了第一批具有普及意义的网游,并出现了“可持续性”的概念,玩家可以在一个世界里持续发展,这使得网游市场迅速膨胀,刺激了网络服务业的发展,网络游戏开始进入收费时代,许多消费者都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来玩网络游戏。从《凯斯迈之岛》的每小时12美元到GEnie的每小时6美元,第二代网络游戏的主流计费方式是按小时计费,尽管也有过包月计费的特例,但未能形成气候。 1996~2006年,越来越多的专业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介入网络游戏,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产业生态环境最终形成。人们开始认真思考网络游戏的设计方法和经营方法,希望归纳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基础,这是长久以来所一直缺乏的。在这一阶段,大型网游MMOG浮出水面,网游直接接入了互联网,形成了全球市场。同时包月制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的计费方式,从而把网游带入了大众市场。 2010年至今,随着手机游戏技术自身的日益成熟,手机游戏的巨大商机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传统游戏产业的商家已经开始从家用机游戏、PC游戏等传统的游戏领域逐渐向手机游戏领域扩张,并尝试与手机游戏开发商以及服务提供商进行更加紧密地合作,这一切都证明手机游戏市场已成为目前移动领域最具有活力的市场。手机游戏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最受欢迎的免费/付费应用。78.4%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曾玩过手机游戏;在付费用户中,有46.9%的用户购买过手机游戏。 以上为网游发展史,后续会为各位粉丝讲解一些经典的网游发展史,别忘了关注UP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