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业,甘心努力过后,只剩低配生活吗?

2022-05-24 00:54 作者:张文举的元宇宙  | 我要投稿


一对80后夫妻,前几年创业赔了200多万,几经波折,两人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在城市的郊区租了一套小院,开始经营民宿,生意勉强维持生活。




屋里是自己做的家具;院子里是自己种的菜。


赚的不多,但夫妻俩却过得很安逸。


别人问怎么没想着留在大城市发展,他老婆说:


大城市生活太累,我们不想再拼了,回来维持生存必备的物质就行,家庭和睦,生活充实,其它并不需要太多。


他自己说:真正的富有,不是你能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具备在艰难的日子里,也能笑出声来的能力。


他们夫妻说的即是事实,也是一种“逃避”。




比起那些在城里拼命工作的同龄人,他们的选择让很多人羡慕,但是,这样的选择,以后的人生真的会像他们想的这么平淡踏实吗?


80后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如果父母身体不好急需用钱怎么办?


如果孩子有接受更优质教育的机会,需要用钱怎么办?


如果家里突然有急事,急需用钱怎么办?


如果过些年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买房、结婚需要用钱怎么办?


作为成年人,在选择归隐之前,是否要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呢?




很多人不是不想选择向往的生活,是因为面对上有老下有小,有种责任、有种担当,让我们不得不向世界妥协。


中年人每一个重大决定,几乎都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家三代人的选择。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80后,15岁辍学,在一家汽修厂做学徒,干了2年多,之后到北京深造三年;手艺学成之后,又回到老家做了三年大师傅;


当时虽然只有23岁,但已经是有8年经验的老师傅了。




之后自己自立门户,凭借这里面积累的技术和口碑,很快做成了全县第一,三年之后已经是身价几百万了;


为了扩大发展,租下一处十几亩大的院子,建成了规模更大的维修站,还做了交警队事故车维修业务;


眼看生意越来越好,突然被通知维修站被规划成工业区,要求搬离,由于赔偿不合适,一直停滞,谁知开发商暗中操作,导致在一笔巨额银行贷款到期后,无法进行续贷,周转资金都来自于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迫于无奈,变买了所有资产还债;


最后,之身来到上海打工,如今七年过去了,他仍然是一事无成,有时候连温饱都困难,和他聊天,问他既然上海不好混,为什么不再回老家创业?




他说了郭德纲、吴京、张晋的成长经历,又反问我在上海混的不好,回老家就能混好了吗?,这句话让我无法回答。


确实,从本质上讲,混的好不好和在什么地方确实没有直接关系?


他说很庆幸自己27岁时候,就经历过大起大落,如果是自己50岁才经历这样的事,肯定翻不了盘了。


他这几年虽然没做成啥事,但是想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第一性原理、长期价值、熵增、非连续性;


也跨行业跨领域的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比如宏观经济、金融、哲学、科学、眼科知识等,技能上有PS、AU、AE、万彩动画、各种剪辑软件等;


这几年的摸爬滚打接触不少人和资源,这些是老家给不了的。


现在是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机会了,剩下的就是继续一边武装自己,一边等待机会。




通过两个小故事,我们对比下,同样是80后,同样是创业失:


一个是心灰意冷,回去踏踏实实过普通日子了;


另一个心有不甘,不断折腾自己的人生,心中总是充满激情,永远不甘失败。


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么努力,到底在拼什么?


面对创业失败,到底是一次就能被打趴下,还是会越挫越勇呢?




想想创业的初心,难道就是为了拼命努力过后,回去过低配生活吗?



你甘心吗?

还是那只是一种面对现实、面对责任,不情愿的一种的逃避呢?


一开始做民宿的夫妻,我相信他们两人,可以在艰苦的日子里苦中作乐;


但是,在面对父母,子女需要用钱的艰难日子,是否还能笑的出来?


想想自己年迈的父母,马上即将长大的孩子,和即将老去的自己,需要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自己赚钱的速度,还能跟的上需要花钱的速度吗?




虽然说起来很俗,但是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照顾子女,这一切都需要钱来支撑;


如果自己的安逸生活,需要用稳定一家三代的经济来置换,请问又于心何忍呢?


面对创业失败,你可以选择不再创业,但不要逃避成年人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努力赚钱不是为了自己,更为了父母和孩子。


请别在该“奋斗”年纪选择了“安逸”

创业,甘心努力过后,只剩低配生活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