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代Teen Pop红星回忆录】Tiffany

2022-03-29 12:35 作者:柏原Dellen  | 我要投稿

Tiffany作为布兰妮的前辈,大概是提前替布兰妮看了一遍人生剧本。作为第一波Teen Pop偶像,Tiffany十几岁就出道走红,在商场做巡演,和父母打官司,年纪轻轻结婚生子,随后离婚,离婚回归发了自己最好的作品却被忽视......

到此为止,席卷全球的第二波Teen Pop代表人物布兰妮尽管更红、全球更广、音乐质量更高,但两人的人生轨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所幸的是布兰妮能够迎来第二波事业高峰。这样的机会,对于曾经的Teen Pop偶像们来说都是奇迹,奇迹只发生在那些有机会还能把握住机会的实力者身上。


一、出道巅峰

Tiffany一开始也是很幸运的。

1984年,13岁的Tiffany获得制作人George Tobin赏识,签下了唱片约。1987年,15岁的Tiffany发行了个人首专《Tiffany》。

乐评方面,滚石给予这张专辑两星的评价。然而对Teen Pop偶像毫无好感的RC则给出B,认为Tiffany身上很有可能性。

对比一下同期几位的乐评,RC确实有些偏爱Tiffany。这大概是因为相比于同期Teen Pop偶像,Tiffany是唯一一个在专辑中体现出摇滚苗子,在音乐和内容上都有一些不同于Teen Pop偶像们的尝试。而滚石则稍微偏好Debbie Gibson一些。

附:RC给予同期Teen Pop偶像专辑的评价

Tiffany - 《Tiffany》B

Tiffany - 《Hold an Old Friend's Hand》B-

Debbie Gibson - 《Out of the Blue》C+

Debbie Gibson - 《Electric Youth》C+

新街边男孩 -《Hangin' ToughC+

Rick Astley - 《Whenever You Need Somebody》D+


话说回《Tiffany》专辑。

专辑首单《Danny》无人问津,没有进榜。

制作人George Tobin知道电台对于不知名的小年轻艺人都没啥兴趣。于是他安排Tiffany进行全美范围内的超市巡演“The Beautiful You: Celebrating the Good Life Shopping Mall Tour '87”,当年就开了18场。

在开超市巡演的途中,Tiffany的人气得到了大幅上升。但据她回忆,超市巡演因为是属于不收费的巡演,她又是没啥名气的艺人,可能一场能有几百个观众在台下路过看一会儿,可能一场就十来人。

二单《I Think We're Alone Now》发行后,成为了Tiffany的代表作。

这首歌在英、美、加拿大三国都冠了,让Tiffany一举成名,在英国甚至冲到了1988年单曲年榜第5。

这首歌原唱是摇滚乐队Tommy James and the Shondells,他们的版本发行于1967年,也是火过的单曲。Tiffany一开始听到这首歌是完全不想录的,因为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小女孩而言,原版可能太旧了。于是制作人重新编曲,将这首老流行摇滚变成了一首极具80年代特色的合成器流行大热单。

听过原版过后,确实会觉得这首歌的编曲改得挺成功的,完全洗掉了原曲的60年代感,然而也保留了原曲编曲中的一些吉他演奏细节。这首歌2020年还被Green Day乐队主唱拉出来跟自己的儿子们演绎了一个版本。

这首歌其实是隐藏的小黄歌,表达的是青少年对于第一次的期待。歌名隐隐约约也能看出来一点端倪,但对于阅读理解能力欠佳的青少年粉丝来说,不见得能够理解到这层——比如Tiffany自己当时都没发现这首歌的内涵是这样的。

这首歌MV中就记录了Tiffany在各超市演出的画面,当时她已经有些人气了,有些地方的商场挂上她的宣传海报后,演出当日人山人海。而且值得注意的是,Tiffany的粉丝中大部分是女粉。

MV里Tiffany着装非常日常,就是很平常的球鞋、牛仔衣等等青少年女生的打扮,完全不显身材,也完全没有在家长们看来会危险的元素。这也让她区别于同期巅峰的麦当娜、辛迪等一众穿着和言行都比较豪放的白人女歌手,成为家长们都乐于接受的安全牌。

她的牛仔衣、剪刀步,以及靠近脸部的一些手势动作都风靡一时。MV中连上了岁数的大爷都愿意跟她一起跳。

Tiffany的舞步甚至火到了日本。其三单《I Saw Him Standing There》MV中的脸部手势动作就被工藤静香使用在其代表作《嵐の素顔》打歌舞蹈中——就是那个著名的“↑→↑→”。

Tiffany 1988年MV
工藤静香 1989年现场打歌

事实上,Tiffany并非只火了一首歌的One Hit Wonder(一发屋)。从Billboard的走势来看,她的全美第二首冠单《Could've Been》在美国甚至要比《I Think We're Alone Now》更火,位居1988年单曲年榜第8,而且还在电台榜拿下了冠军。这首由她原唱的抒情单曲在加拿大和爱尔兰也夺下周冠。

16岁的Tiffany就这样取得了两首冠单。

而接着两首冠单发行的《I Saw Him Standing There》翻唱自披头士,将性别对调,把歌名从“her”改为了“him”,也取得了商业成功。在美国周榜peak 7,英国peak 8,在澳新两国也进了前十。

专辑尾单《Feelings of Forever》由于缺少宣传,单曲在美国peak 50,英国peak 52。隐约出现了要糊的苗头,但一张专辑能有两首冠单,一共3首前十单曲已经是那个年代不容易的成绩了。尾单这个成绩跟当时她专辑已经该买的都买了有关系。

在几首热单加持下,《Tiffany》专辑1988年在美国夺下Billboard周冠,让她成为当时史上年纪最小拥有冠专的女歌手(16岁)。《Tiffany》一路长卖,位居1988年Billboard专辑年榜第9,在1988年4月销售旺季时就认证了4白金销量(400万),然而未后续更新认证。

这张专辑在加拿大也冠了,销量喜人,认证了5白金(50万)。在英国打进周榜前十,认证黄金销量。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打进年榜前30。这张专辑甚至在香港都认证了白金。全球预计总销量达到700万,保守的话600万是有的。

这一时期,当时还没走红的欧美初代偶像男团New Kids On The Block在给Tiffany的演唱会做开场嘉宾刷存在感。

和Debbie Gibson比起来,Tiffany算得上是全球全面开花了。

然而这种全球开花的情况在二专便戛然而止。


(二)转折点

青少年偶像最怕的就是一红之后拎不清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是artist而不是idol,开始和公司闹,跟经纪人闹。所幸,当时的Tiffany不是这样的。

然而,她是跟家里人闹。

1988年初,16岁的Tiffany把“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问题搬上了台面,甚至是法庭。当时她和她亲妈闹得很不愉快,离家出走。这一时期,Tiffany的妈妈二婚了,Tiffany跟她后爹闹得也很不愉快。但Tiffany事后透露,她其实跟后爹和亲妈没闹得那么那么僵,是因为经纪人和律师的介入才把这个案件闹得很大。

律师想借助舆论压力让Tiffany独立——Tiffany是未成年人,此前的唱片约和经纪约是她亲妈签的,经纪人、公司、Tiffany都希望Tiffany能够自己签合约,这样就不必给亲妈分成。16岁的Tiffany虽然是能够以自己赚的钱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了,但当时美国司法实践和现在显然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Tiffany能不能算成年人这件事还争议了很久。

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是之后布兰妮各种事情的前车之鉴。

一边和家人打官司,1988年末,Tiffany花了3个月的时间录制发行了二专《Hold an Old Friend's Hand》。

这张专辑和Tiffany首专不同,大概是受到同期她在争取独立的官司影响,从封面开始,公司就显然在把她往成人女性形象上靠。这专有4首深情的成人抒情曲,这对于17岁的Tiffany来说还是太早了。而剩下的歌曲则基本维持上一张专辑的Teen Pop风格。

比如专辑同名曲《Hold An Old Friend's Hand》。这是一首1974年的老歌,原唱是Tracy Nelson。这首歌的创作人是写出《Bette Davis Eyes》的Donna Weiss,歌词表现的是一个拥有多年情感经验的人的内心波动,Tiffany处理起来就显得有些稚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专的结尾曲是一首纯音乐outure,表明专辑制作时是有注意到整体性的——尽管专辑听下来并没有什么整体性可言。这在几代Teen Pop偶像里都是极为难得的。

乐评方面,滚石杂志给出1星差评,RC给出B-。RC表示她并没有成熟,专辑体现出她想成为一名商业巨星,这是OK的,但她的口音还挺乡村的。——Tiffany确实从小是在南方唱乡村音乐长大的,而且她后来真的去做了乡村音乐。

专辑首单《All This Time》就是抒情歌,相当于首专里的《Could've Been》,在Billboard最高第6,在英国最高47,在英国率先开糊,这首也是她在美国的最后一首前十热单。在加拿大和美国打进了年榜前百。

当时Tiffany还跑到日本进行了宣传,全球首演了这首歌。同是青春偶像的酒井法子还为Tiffany献花。

然而,在这之后,Tiffany的排行榜成绩便跟山崩一样迅速跳水。

专辑二单《Radio Romance》并没有为她迎来电台的热播。这首合成器流行歌节奏轻快,颇有disco的感觉,在Billboard最高仅仅35,反倒是在英国冲到了最高13名。但对于两国听众来说,这都是Tiffany最后一首进榜的单曲。

1989年夏天,Tiffany的Hold an Old Friend's Hand World Tour个人巡演在美国场次变成了与New Kids On The Block的联合巡演。原本New Kids On The Block是要继续为她唱热场的,结果这一年他们崛起了,而Tiffany人气大跌。最终,这轮巡演美国场次都变成了两组艺人的联合巡演,而Tiffany唱的是前半部分——相当于角色对调,她为New Kids On The Block开场了。

《Hold an Old Friend's Hand》专辑最终在美国认证了1白金销量(100万),在加拿大认证双白金,英国银唱片,中国香港黄金唱片。累计销量大约是前一张专辑的1/4。

虽然在欧美人气暴跌,但是同期她在亚洲则还基本保持着人气。在日本她的二专卖了8万多张,公信榜最高周榜18名,虽然销量只有前一张一半,但对比其他地区折成1/4或者1/3,已经算还不错了。

1989-1990年是Teen Pop偶像的分水岭。这段时间电台的风向和听众的口味发生着巨变,对Teen Pop偶像越发不友好,不再播放Teen Pop歌手的歌曲。越来越多的主流流行电台偏向R&B、New Jack Swing、嘻哈等黑人音乐,而乡村和摇滚等电台依然保持自己的固有市场,本来就不接纳Teen Pop。

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台在1987-1988年播放了许多Teen Pop作品之后,DJ应该已经集体厌烦了这些同质化极高的流水线歌曲。一方面,对于青少年受众而言,喜欢的偶像不是无可替代的,Tiffany糊的时候Debbie Gibson正火。

如果没有突出的个人特色,不能够自己创作避免资源缺失,或者没能及时地维持新鲜感,偶像是非常容易被取代的。

Tiffany在二专时期就是这样被替代了。她的邻家女孩形象Debbie Gibson也有,她走成人抒情的歌曲又恰好对撞《Foolish Beat》和《Lost In Your Eyes》这两首Debbie稍早发行的冠单,且质量没有明显优势,而她自己的特色呢?等她想把热情奔放的一面展示出来时,Debbie直接把青春活力当标题的《Electric Youth》又已经火了,而且坦白说,《Electric Youth》还是要比《Radio Romance》有些深度的。Debbie能唱跳,能创作,而Tiffany此时还没能做到。

就这样,Tiffany在二专时期被Debbie替代了,但Debbie也没能得意太久,随着乐坛风向的急剧变化,在1990年两人的商业黄金期都彻底结束。


(三)结婚生子到复出

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岌岌可危,1989年刚过完18岁生日的Tiffany和捧红她的原经纪人George Tobin分道扬镳,转而由刚刚捧红New Kids On The Block的Maurice Starr担任其制作人。

制作三专时,Tiffany选择结合时事热点,加入了当时的New Jack Swing大军,制作出一张她迄今为止黑人音乐成分最浓的专辑《New Inside》,从封面到曲风来了个大转型,几乎认不出来这是她。

1990年10月2日,这张专辑问世——然后专辑和主打单曲在欧美全部没进榜,全球唯一进榜可查的是日本。乐评也一片低迷。

强扭的瓜不甜。从小唱乡村音乐的歌手,以合成器流行改编摇滚老歌而成名已经挺不容易的了,突然又去做黑人音乐New Jack Swing。

这幅度跨得不是一般大,可以假想一下Dolly Parton哪天心情一好加入了Pet Shop Boys,然后在唱着合成器流行版《Jolene》的下一秒突然蹦起Janet Jackson的《Rhythm Nation》。

路人不接受也就算了,原来的死忠粉也被吓跑了。

即便是在当时粉丝经济最发达的日本,《New Inside》也成为了Tiffany最后的进榜作品,首周卖了1.2万空降Oricon周榜17,甚至比前一张专辑还高1名,然而,在榜上呆了6周即出榜,累计销量卖了个4万。

Debbie Gibson的90年新专晚Tiffany一个月发行,也是转型New Jack Swing,也是遭遇滑铁卢。前一张还是双白金销量+年榜前10的冠专,隔了1年发的新专就周榜前40不入,认证了个黄金销量并被质疑销量注水。

然后,21岁的Tiffany就和她的化妆师Bulmaro Garcia结婚生子去了,2003年两人离婚。

同期,她与NKOTB的经纪人又解约了,然后换回了老经纪人George Tobin。

随后,在老经纪人的安排(骚操作)下,原定于1993年全球发行的Tiffany产后回归专《Dreams Never Die》从全球改成了亚洲限定发行,在自家美国没有发行。本来Tiffany打算欧美一个版本,亚洲一个版本。这个想法是很好的,因为亚洲比欧美普遍更喜欢pop,当时Tiffany是喜欢摇滚的,所以打算在欧美版本中多些摇滚元素。

结果被经纪人这么一搅和,好了,只有pop了。

几年后,Shania Twain的《Come On Over》专辑席卷全球,采取的营销策略之一就是在美国主打一种编曲版本(乡村),在其他地区换编曲主打另一种版本(流行)。

Tiffany的这个计划就被经纪人搅黄了

——亚洲表示查无此专,0进榜记录。

而这张专辑的版权在老经纪人那里。

最离谱的是,2005年,Tiffany稍有翻红的希望,当时她在综艺节目中夺下了周冠。于是,老经纪人在已经过去12年的情况下,在美国给Tiffany换了个封面,发行了这张专辑,取名《Dreams Never Die - 2005》。他表示“看了如今很火的选秀,觉得这张专辑合适现在发行”,而且“没有打算要从Tiffany新作中分一杯羹的打算”。然而,当时Tiffany正有一张新作在宣传。

但凡对Tiffany上点心都知道这个时候发一张12年前的作品是不合适的,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然后,Tiffany表示:老娘要去做乡村音乐了!

1995年,Tiffany直接把家搬到了乡村音乐的中心——纳什维尔。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Tiffany做演员去了。她的第1张乡村音乐专辑拖到了2011年。

总之,Tiffany的一系列90年代骚操作,对于Tiffany的事业粉来说,大概是会气到吐血的程度。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是Tiffany和她的家庭和解了。她的继父给予了她很多帮助。


(四)正式全力复出

在2000s初,乐坛的第二波Teen Pop都已经差不多要到头了。老对手Debbie Gibson都去唱百老汇了,Tiffany终于复出了。

她当时已经在美国10年没有发新作了,回归时,她自然是炒了老经纪人,并拿出了一张职业生涯最好的专辑《The Color of Silence》,得到Billboard编辑的高度认可和倾力推荐。这张流行摇滚专辑甚至在我们国内都引进了,Tiffany还被国内文案盛赞为“摇滚仙子”。

Tiffany当时也到了我国台湾进行宣传演唱。

这张专辑被Billboard编辑盛赞为“Tiffany版的《Jagged Little Pill》”,从8月-10月Billboard杂志中常常有夸这张专辑的内容,8月Tiffany甚至出现在了内页的首页上。这专甚至入选Billboard评选的年度十佳专辑。

然而,在评论家叫好、粉丝惊喜、Tiffany本人努力宣传的情况下,《The Color of Silence》2000年发行后,到2007年,在美国只卖出了1.5万张,从未进榜。

在当时,Billboard在调查中发现,电台普遍都不会播放Tiffany的歌——有一家除外。这家电台在“猜猜是谁唱的”与听众互动有奖竞猜环节播放了新专辑里的《Open My Eyes》。

观众反映非常热烈,表示很喜欢这首歌,猜谁的都有。

——但没有一个人猜出来是Tiffany。

针对这种情况,Tiffany心灰意冷。

她把这个原因归到电台和大众还觉得她是无脑的Teen Pop歌手上,看到她的名字就不想听她的歌。为了突破,她选择接受一项她此前拒了很多次的邀请——拍摄《Playboy》(花花公子)性感写真。

Tiffany的设想是:这肯定引爆话题,会上很多节目被问到为什么要接拍《Playboy》,那就可以顺带谈到音乐,大家就会买我的唱片了。

事实是,除了上面最后半句,Tiffany的愿望达到了。

Tiffany在2002年4月登上了《Playboy》封面和内页,确实引起了轰动。她坦承不后悔这次决定。因为在那之前,她就算做出了不错的音乐,也叫好不叫座,而露了之后,采访来了、电视节目也会请她了,她可以告诉观众:“我不是以前那个在商场里开演唱会的'mall girl'了。我有好的音乐”。

然而,当她上电视的时候,连女主持人都要提问:“你觉得你儿子看了会怎么想?”

Tiffany的回答是:“这跟上VOGUE、ELLE没什么差别,不过是脱得更多一点”。

可惜的是02年Tiffany并无新作问世,而大众更多地把Tiffany上《Playboy》当作过气女明星的炒作,没有刺激起她的唱片销量。2005年,Debbie Gibson也去拍了《Playboy》。

之后Tiffany还去参加了2005年在英国举办的老牌歌手竞技真人秀“Hit Me, Baby, One More Time”,类似于《我是歌手》,在首届的首周比赛中压大轴出场,打败了Gloria Gaynor这样的老唱将拿下了当周冠军。这个倒不必担心是啥暗箱操作,Tiffany那时连公司都没有操啥作嘞。

然而,她的演艺事业依然毫无起色。


(五)成为独立音乐人、与Debbie终成好友

2005年,Tiffany发行了舞曲专辑《Dust Off and Dance》。整张专辑是Tiffany献给新任丈夫的,但她的表述是:“I have done the complete gay album”,实际上是献给这些年支持她的gay fans。由于当时已经没有签唱片公司了,Tiffany这张专辑就只在CD Baby网上发售。这张的主打单曲连在Billboard舞曲榜都没有进榜。

2007年,Tiffany发行了翻唱专辑《I Think We're Alone Now: '80s Hits and More》,授权一些小独立公司发行,而各公司封面设计和标题各种改得五花八门的,字体设计得也很丑,让粉丝头很大。总销量对于她近些年来说可能还不错,Tiffany的专辑在近年都没有再版,唯独这张在近年还发行了限定粉胶和画胶。

之后Tiffany又先后发行了《Just Me》(2007)、《Rose Tattoo》(2011)、《Greatest Hits of the '80s and Beyond》(2011)、《A Million Miles》(2016)、《Pieces of Me》(2018)等专辑。

从《Rose Tattoo》开始,Tiffany转战乡村音乐,回到了她的起点。

2011年,Tiffany和Debbie两位80s的Teen Pop女偶像组成了“Journey Through the '80s”联合巡演。此后两人也经常组团出演节目。

两人当红的时候由于都在全球到处跑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聊,最多就是在后台见面打卡认证没有不和。结果糊了之后,两人发现彼此的经历如此相似,就成为了好姐妹。

疫情之前,两位还在东南亚巡回演唱。

Debbie外形保持得比Tiffany更好,但Tiffany一开口,还是年轻的感觉。

经历了人情冷暖,不变的是两个人对于音乐的坚持。即便Tiffany只有两张专辑进榜,Debbie Gibson多一点有4张,但两人都一直坚持在做自己的音乐。Debbie在2021年发了新专辑,Tiffany也发了新歌,新专辑未定日期要发行。

即便这样的坚持,可能是没有回报的,老观众永远只记得那个在商场里开演唱会的小女孩和那个戴帽子的初代美国小甜心,而她们已经远离排行榜差不多30年了,几代年轻观众都已经不认识她们了,但这样对音乐的坚持依然是很可贵的。

她们也值得被看见。

【初代Teen Pop红星回忆录】Tiffan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