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挑战杂谈——浅谈低配的技术、意义和前沿
前言:2022年3月,心语大佬@Unlim1ted曾发表一篇低配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说将低配挑战的内涵、价值、发展历程有了很大的阐述,文章链接见下。本人尽管相比低配大佬们实力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对低配发展有浓厚的兴趣,从2021年正式进入b站着手低配也有了两年的时间,也有了很多心得,作为对大佬文章的补充,本文将从一些其他的角度去分析低配挑战。
本文的思路是这几年遐想得来,在2022年暑假提笔写了一些内容,但当时由于很多原因没有发布,这两天趁一个比较闲的窗口期,从草稿箱中捡回此文章并花了一些时间润色、补充和删改。这篇文章也算是写给自己的一份纪念吧。

「低配」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低的配置;第二种是压缩/使用较低配置通过创新和优化进行挑战的一种娱乐模式,全称「低配挑战」,也是目前美食圈子中更常见的含义,近义词是「技术挑战」。本文所有的「低配」都是第二种,即「低配挑战」的简称,这里的「低」又可引申理解为降低和压缩。
下面我们开始正文吧。

一、低配技术层次分析
「技术」一词,是对低配挑战能力的一个衡量名词,那么,低配挑战的技术都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下至上的去分析低配所需要的技术。
1.操作层
美食大战老鼠,作为pvz实际上的衍生品,其本质与pvz也相同是一个即时性的策略游戏(特指关卡)。既然有即时性那就必离不开操作,所谓操作,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放置某张卡片到xx位置上。而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放置的位置」「放置的时间」「放置的速度」,其导向了反应速度和手速的要求。
当然,在美食大战老鼠中将「操作」等效于「手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美食关卡需要的手速并不高,而更考验「熟练度」,即放卡、卡时间等操作实现了一定的「肌肉记忆」,能够熟练地将卡在恰当时间放在指定位置上。下面的图为最最经典的「连炸」操作,此技巧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玩家需要一定的时间(也不需要太长)去练习,方能掌握。
操作是低配挑战的基础,但并非全部,将无法通关关卡归结于「操作差」是不完全的,而更多情况下,对关卡理解深入,掌握更多的思路才是关键,也就引出了下面几层的内容。

2.意识层
意识,即玩家对关卡及游戏的理解程度。大火炉能够提供多少产火?炸弹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需要多少水管才能正面击败特种?这些都是所谓「意识」。「意识」的积累可以通关看技术总结帖,也可以亲自实践,前者在4399论坛有大量优质作品,而后者,实践是积累经验的最好方式。
仅仅通关意识和操作通关关卡又可以称为「临场」,能够掌握意识和操作,可以对关卡的通关有大量的帮助,一般的通关攻略教学意识也足够了。很多情况下,优秀的临场通关已经足以称得上优秀的「低配挑战」,当然想要走的更深入一些,「背板」是绝不可缺少的关键技巧之一。

3.背板层
「背板」是当前低配的核心思想。美食大战老鼠关卡设计并不是全随机的,BOSS一旦从某一路出来其路线将会固定,包括放技能和毁阵(不考虑变异情况),小兵同理,以吹哨子为分界线小兵的相对位置也会固定下来。最经典的背板是背BOSS路线,根据路线而对BOSS进行背板。背板的详细说明,心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讲解,这里直接搬运过来。
目前低配的核心思想在于「背板」。背板是一切低配挑战和深化研究的根本基础。这里所指的背板并不只是记住BOSS的特定行动路线,而是去掌握一个关卡的本质玩法。例如对刷分来说,背板需要熟练掌握小兵生成时间点、不同配置的刷兵速度、减少时间浪费和失误的方法、不同特定波次随机情况的应对措施等;对魔塔低配来说,除了掌握以上细节还需要掌握各轮次具体的出兵规律及时间轴、BOSS各技能详细的施放时间和位置、不同地图每一个格子的全局重要程度和安全程度排序等(以上魔塔部分所述对跨服同样适用);对竞技来说,背板又需要掌握不同冰激凌的使用节奏、不同人物站位的操作方法、每张竞技卡的施放顺序及对应鼠标移速与位置间的关系等......只有通过背板才能想出应对方法并不断去优化,这对于每一关卡都是适用的法则。通俗点说,你只有知道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熟悉题型和答题模式后你才能更明确地去准备考试从而得到一个更好的成绩。
因为背诵下一个关卡的全部内容是比较困难的,个人喜欢将背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背板。对于BOSS来讲,轻度背板,背一下BOSS路线,毁阵路,集火路即可,115层4路法老集火路为4路,巫毒二室4路阿诺毁阵路为5路2次冲锋;中度背板需要背下来BOSS大致的一个路线,放空被破坏的地方,同时拉满集火;而重度背板需要记忆BOSS具体和技能位置,如9管9~10盆体系下的魔塔90层,不同人物站位对应每一波BOSS的技能应对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记忆,化解关键技能,保证高频集火。许多优秀的作品背板强度都很高,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当然,心语的作品缺少不了规划创新,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最后一层的内容。
4.规划/创新层
低配的本质,在于规划、创新和不断探索。基于美食关卡在多次尝试下趋于固定化的游戏特性,规划成为了美食大战老鼠低配挑战关键的技巧。如「2013配80层」中,可用的炸弹偏少,如果每波都不假思索直接交炸弹,那么过了几波就会出现「飞猪教皇出场,我却没炸弹了」的情况,解决方案就是规划。每一波使用不同的炸弹去解决,放空路为xx,教皇能不能留,飞猪能否冰冻下来与教皇一个开水解决,等等。同理,缺火。
创新和优化,则是接近低配定义的本质意义。我们既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要保留一颗创新的心。正如心语在文中提到的:
如果非要对低配下一个定义,我的观点是「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例如研究了跨服的boss、出兵或暴风雪情况规律,通过背板和换阵集火成功过关,这就是低配;用2013年的配置但较高的主力打过了2016年配置但相比前者更低的主力能通过的关卡,虽然主力提高了,但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路和策略的创新优化,这也是低配;通关魔塔149或双人魔塔100时通过更好的阵型和更快的对应时机的清兵操作刷出了更高的通关分数,这也是低配;在单10管盆16配魔塔90中根据特定情况用更好的思路和操作刷出了比前人更快的通关时间记录,这还是低配;在竞技场卡对应位置不断提高熟练度、节奏掌握和手速等去贴近甚至创造各种配置组合的极限分数,这同样也算低配。

当然,这四层技术虽然有逻辑上的自底向上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并行发展、相辅相成的。仅做到其中一两点的挑战,同样不能否认其优秀作品的资质,而同时做到四点的,可称为低配的集大成者。如图所示:



低配技术的集大成代表作②:2012配13管线盆魔塔144(永恒 2022)
二、低配的意义
在美食大战老鼠中,低配挑战和攻略是同源但又有不同本质的两种创作。在游戏早期,玩家的配置有很强的趋同化,基本上打到魔塔中层的玩家都是管(线)套配上一些基本的炸弹套(即现在的13配),因此当时许多优秀的作品实际上本质是攻略,而亦有低配挑战的意义在。当然,与攻略不同的是,低配挑战的有着一个额外的意义:「正名」——为自己技术正名,为某某配置也能打过某某关卡正名(举例,10管盆也能过魔塔80),为一类型的卡正名(小风的投手系列)。
随着游戏发展极速的数值膨胀和种类增多,同时新玩家数量急剧增多,关卡的通关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一切导致低配挑战和攻略开始分道扬镳。而低配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课题化」。低配不再拘泥于攻略,而是将低配打包成课题,综合分析其难度、可行性,进行优化,通关和探讨,可谓是低配挑战的一个巨大进步。低配慢慢形成了一个圈子,良性发展,当然课题化也导致了低配出现了一些观看上和尝试上的门槛,不过总的来说是利远大于弊的。


那么对我们来讲,低配挑战的意义是什么呢?
从根本来讲,低配的意义,归根结底是两个字,快乐。挑战本身是一种快乐;规划、创新带来的兴奋和喜悦,也是一种快乐;自己做好的视频得到他人的赞许,也是一种快乐。既然游戏本身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实际价值,那么快乐便是低配挑战最好的意义,如果因为低配挑战反倒给自己引起了大量不快,那么我觉得还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量力而行。

而bgm算是美食大战老鼠低配圈的一个特色,良好的bgm可以显著提高视频的观看体验。尽管bgm本身不能作为低配挑战的评判标准,但是美食低配挑战的bgm配置水平一般都不错,听bgm本身是一件很舒爽的事情。

合理的竞争和比较是有利的,诸如「国服记录」等也给大家带来不错的成就感,然而过度优越和攀比的「快乐」是非良性的,借助技术高凌驾于其他玩家之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为。美食虽是一个游戏,但是却有多个圈子,如以氪金抽卡为乐的圈子,休闲养成的圈子、写文的圈子、低配的圈子等等,同样都是娱乐的手段,各圈子间应互相学习而非攀比秀优越,当然合适、不ky的批判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低配的发展前沿
按照心语文章的分类,如今低配已经进入了新世界时代,描述如下:
新世界时代–疫情网课背景下游戏的再度短暂繁荣,低配各领域均向着“高度发达化”多元发展(2020年至今):随着疫情席卷全球,网络游戏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昌盛繁荣。新的时代背景下,低配发展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在魔塔跨服领域,低配玩家不断接近魔塔跨服不同关卡的核心与本质,每一个具体地图的特性、规律、背板方案和策略等研究成就均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低配研究对于主力、辅助、生产、宝石、技能、结晶等带入关卡的一切配置和关卡难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且更科学合理的认识,也有了更理性的低配评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知识。人们不再特意地去限制配置和主力类型,更多的是抓住本质,根据各关卡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合各种配置,“以不变应万变”,无论主力和辅助如何变化最后都能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如16配和13配的相互转化与射手投手打法间的相互切换),以适当的操作和近乎为零的失误展现出接近各配置极限的完美创作;同时随着海星影响力和使用群体的日益庞大,低配也通过手动平衡数值(降星级等)开始了对海星低配的研究。现在,海星和刺身已完全加入了低配体系,成为了现版本低配研究中更亲近平民玩家却又性质特殊的一个部分。整体上看,低配在疫情后时代向着“高度发达化”发展,比起曾经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和可能性,其精度和广度也都更上了一个台阶,低配成熟度与现代化程度也更加靠近了其他优秀游戏作品的技术研究。
那么低配的发展前沿有哪些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1.技能/辅助理解深刻化
在以前的时候,尽管人们早已发现技能/辅助高低对挑战的影响之大,但星级仍为最重要评价标准;大家知道技能辅助高了好打,但是主力/最高星级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仍是常态。直到19年末,小风的攻略出现了纯9星套+超模卡+15风12化的超级离谱组合通关145,而当时永恒的13线12管三张二转的配置的规划度和操作细节却远超前者,人们才注意到辅助套的影响如此巨大,开始了对隐藏配置的重视。

20年末,随着7技能号和8技能配置的齐头并进,玩家们采用8技能号刷新了一个个记录,回头使用7技能却发现举步维艰的情况非常常见,人们开始意识到,看似相近的配置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而进一步理解了隐藏配置和辅助配置的重要性。

当关卡的挑战不断深入,不同配置挑战直观感受和结果的不同,渐渐指向了技能/辅助的最深入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8技能套打的9管10盆105,换作7技能无威士忌,10管10盆都不一定比前者简单。渐渐的,人们理解了:低配挑战的精髓,不在纸面配置的数字大小,而是永远都在实际的规划、思路、背板和操作上。
2.策略系统化
早在游戏初期,「策略框架」便成为了大部分人技巧通关难关的方法,如单管放猫框架、管线框架、连炸框架、主副投手框架、海星输出框架等,这些都是不断的经验积累以及分析优化才得到的系统策略。
而在新时代,这些框架得到了不断扩充与发展,更加具体与细化。如星--炫总结的放猫技巧总结,蜜獾995提出的半消极防空高层策略,永恒领衔的高层管线框架,等等。而其中,心语于2020年提出整体魔塔分析理论(MAT)是最有代表性的分析低配分析理论,其中提到的输出守恒定律、生产势、火力极大点、输出策略、火力势和生产势都是非常新颖的概念,而随着游戏经验的丰富,可以发现策略和通关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映射。关于此理论这里不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请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3.特性开发多样化
游戏有许多细节、特性,其中很多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通关。例如,变异蝙蝠鼠被冰冻后失效、变异洞君/法老打洞/纱布后会重置某一格子,套瓜皮防止变异轰隆隆毁阵等。而近两年,对于这些特性的开发到了极致的程度,这些特性的开发进一步深化了策略的多样性以及玩法的广度。如自爆瓜皮、钢丝球机制、变异情况、卡美队钢铁等……
在游戏外,阿健开发了键控,同时按键脚本等小工具也得到开发,提升了低配挑战的多样性和上限。


4.详细规划化
「课题化」的出现使得低配挑战进入规划时代。以往的,低配挑战主要在于尝试阶段:逐渐降低配置进行挑战,而当配置压缩到一定程度之后,按照原有的配置难以前进的时候,就进入了规划阶段。在小兵段,逐波分析每波小兵的出兵波次以及相对位置等,选择使用合适的炸弹和输出策略去拖延、歼灭小兵,尤其是近两年开水壶成为了一张被重视的卡片;在BOSS段,在背板路线的基础上,设计生产位置的保护、布置陷阱、从剩余时间分析不同的输出策略,同时开拓思路,对不同配置进行情况好坏的具体分析。如古堡四影关卡,从普遍的轰2洞3情况,衍生出无反伤的洞3轰4最好以及高火力速通的轰2洞6情况。水火相斥情况的开发也是一个经典例子。


5.广度宽阔化
以往低配挑战的定义受到限制,不少人对低配有着一些框架上的想法,如海星不是低配等。慢慢地,在配置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了低配挑战的限制。
一转海星和刺身开始加入低配的行列,通过降低星级来增大难度,当降低星级后,人们才发现,海星并不是乱放就能过关,其斜向子弹利用、集火、输出策略依然非常有探究性,9海星攻破115&11跨服是凝海星玩家之心血的精品之作。

高辅助低主力挑战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国服记录。随着卡片种类的增多,使用超模卡片降低主力,有极强的观赏性。

人为降低辅助的挑战出现。随着辅助的普遍强化,玩家们意识到7/8技能的巨大差距,辅助卡片的重要性提升,玩家们开始有意降低辅助提升难度。如基于8977和热血号的7技能挑战开发。其中最有代表性2021年中下旬的八年之约·2013配挑战,以及衍生出的跨时空的约定,利用2013配置进行挑战,发现了原来很多没有注意到的盲区和关卡本质,是一次非常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挑战活动集合。

除此以外,PVZ配、跨时空对话、刷分配、高星跨服、双塔挑战也都慢慢兴盛起来,此处不一一介绍。
推荐——同人作品
在游戏本身出现许多阻碍低配挑战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同人作品。这里我推荐阿健领衔的同人系列作品——美食大战老鼠进化版,其关卡难度与内容更加合理,且摒弃掉了强化负提升等原作的负面体验。基于同人作品,出现了许多优质的低配作品。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详情。



尾声
正文的内容结束了,然而本专栏还有我想说的一些内容。
美食大战老鼠已陪我们走过13个年头了,其经历过开局以优秀作品《植物大战僵尸》为蓝本进行模仿扩充的美味岛时代,经历过火山岛、限时双BOSS魔塔蛋糕的时代,经历过一段暗淡的时光,经历过浮空岛在启航时代,以及之后的跨服、金卡、海星时代……诚然来讲,从游戏性的角度来说,这款游戏的策划在游戏中是存在极大问题的,特别是最近两年,游戏的许多方面已经可以用不合格来形容:不平衡的卡片设计,带严重负反馈的强化机制,态度散漫的客服,老旧的充满bug的flash内核,古老的画质卡顿的游戏体验;这款游戏能坚持到现在,依靠的还是最初的一些东西,如社交平台,因随机性而反馈机制强烈的强化系统,pvz基础上充满自由度的体验良好的BOSS战和限时图关卡。而更离不开的是一群为爱发电的玩家:玩家们搭建了美群的讨论氛围,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子,开辟了许多关卡的通关攻略和技巧,形成了这个游戏的良好生态。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坚持《美食大战老鼠》这款游戏,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享受强化带来的快感,有些人享受社交和社区生态的乐趣,有人享受养成的快乐,有人出于情怀去玩这款游戏(我也是因情怀回坑的玩家之一),等等。而狭义的我们说的低配挑战,属于其中依靠策略/技巧/技术/尝试通关关卡(完成刷分目标)的一个小分支,而加粗的整个大分支,其实就是广义上的低配挑战。
每个玩家,特别是老玩家,只要玩过一段时间,就会遇到「卡关」的情况,十年前的深渊、遗迹,魔塔41层,如今的魔塔76层,沙漠营地跨服等等,都会存在「打一遍过不去」的情况,此时面临两个分支选择:一是提升配置;二是查看攻略/反复尝试等手段攻克关卡。分支一的思想便是养成式思想,而分支二的思想为攻坚思想,这两种思想实际上并没有高低之分(都是游戏娱乐),但带来的快乐是不同方向的,正如飞机登山赏景和徒步挑战高山,而挑战高山的人在攻克道路上本身的难关之后,又会寻找新的高山,即低配玩家自行降低配置去攻克不同的关卡。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攻坚挑战也是一种另一种维度的养成:从不懂游戏的萌新,不断变成技术玩家的过程。如本人与魔塔80层的激战,从10海星到10管9盆到9管盆16配再到13配,直至最后的9管无盆,技术的提升、攻坚成功的快乐是非常有养成感的一种体验。
看到这里,很多玩家想问,如何享受这种低配的快乐呢?实际上,前面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当你使用技巧通关、思考关卡的本质,而体会到策略游戏的快乐,这已经和低配挑战的思想不谋而合。如果对大佬们的「标准低配」感兴趣,可以在美群、游拍和b站观看低配挑战视频作品学习知识,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和商讨。具体的提升手段和低配细节,就等有缘人在有缘的时间再去更新了。
最后的最后,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是想补充一些低配的知识,以及向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同时,为美食大战老鼠低配挑战这个陪伴我很长时间、带给我很大快乐的娱乐方式,也是为自己,留下一个纪念。预祝低配挑战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以及看到文章的所有玩家们——
Enjoy happiness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