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3岁就获称“第二刘谦”,你认识这位中传哈利波特吗?

2018-06-21 08:51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 我要投稿

“八岁时,爸爸给我变了个魔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魔术。那会儿有档电视节目叫《魔星高照》,每一期节目都会教魔术。我觉得魔术特别神奇,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自学魔术。”


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刘果楠”,会跳出一长串关于“魔术师刘果楠”相关报道。知名童星、“第二刘谦”、中国新生代代表…...此外,他也是我校2014级文艺编导专业的一名学生。被这些称号笼罩着的刘果楠,有怎样的故事?

(刘果楠)


用自己的魔术讲故事

 原创感动,是刘果楠的魔术表演的两个关键词。

我的节目,十个里至少有八个是原创的。”谈起作品的高原创度,刘果楠很自豪。他给记者展示了一本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用各色颜色的笔记录了他的魔术想法、道具设计、调度安排等。本子的纸张有些发皱,页边往里卷起。刘果楠说,用本子记录灵感的习惯从童年起就与他相伴,这样的笔记本他已经用完好几本了。“有些设计一直没能用上,有些设计真的实现了。”


《时空幻象》是刘果楠最满意的作品,它用魔术秀的形式,讲述了刘果楠自己的故事。这场秀中的每个魔术都与结尾短片中的镜头、台词相对应。刘果楠说,他希望人们看完他的魔术表演,像看完一场电影一样。“除了神奇,除了惊喜,还有感动。这也是我未来会一直追寻的。

(刘果楠与时空幻象)



此生无悔入中传

  作为一名学生魔术师,刘果楠多次在我校各大活动上进行魔术表演。与在其他地方表演不同的是,刘果楠会在学校表演的魔术秀中特别加入与中传关联的内容,并通过表演表达对中传的情感、对整个传媒行业的思考。“作为中传的学子,我有必要在表演中把这些内涵呈现出来。”他说道。



(刘果楠与中国传媒大学)


去年的跨年晚会对刘果楠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魔术除了要有深刻的立意,还要有丰富的信息量。刘果楠曾在国外节目上看到以电视屏幕交互为主题的魔术表演,这给了他灵感。他希望自己的魔术表演能够达到甚至超越学校的期望值,经过细致筹划和精心准备,刘果楠决定表演一个以科技多屏互动为主题的节目。“跨年晚会的其他几个文艺节目都是乐器演奏这样的高雅节目。我希望我的魔术表演能改变人们对魔术的固有看法,让他们知道,魔术也能是高雅的。”刘果楠将多种科技元素结合在一起,讲述了一段产业的发展变迁史。这场魔术表演不仅有深刻的主题立意,更有不容小觑的技术要求。对于魔术师来说,要从屏幕里变出一枚硬币、一张纸牌非常容易,但要把一个比硬币、纸牌大许多的手机从平板电脑里变出来,再变到液晶桌子里去,难度可就大大增加了。


而在去年年底的记者节晚会上,刘果楠的魔术秀以对大众传媒历史的回顾开头,以记者采访为中间内容、以新媒体关键词为结尾,表达了对新闻传媒行业的认知和思索



(刘果楠 2016记者节晚会)

此外,每年由社团联合会举办的两场大型晚会——社彩秋韵和舞动中传,刘果楠也从未缺席。“社团联合会承载了我对中传的感情。”他说。每一次,刘果楠都会根据当次晚会的主题来定制魔术表演内容,将最新鲜、最有生命力、最费心血的魔术秀放在这两个舞台上。“对我而言,社团联合会是特别的,中传是特别的。我此生无悔入中传。”


我不只是一个魔术师


魔术和现代传媒密不可分,刘果楠也和“传媒人”的身份密不可分

有人说他只会玩魔术,成绩不好,他想尽力打破这种传言。今年八月,刘果楠将去美国电影学院深造。谈及考研,刘果楠表示,大二就有出国读研的计划,从前年就开始准备作品集等相关材料。而中传为他提供了诸多接触电视、电影行业的机会,小学期、实践课程的设置使他在平时就积累了不少后来申请高校时需要的素材。学校到位的专业培养让他觉得非常幸运


刘果楠


刘果楠虽即将赴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求学,但他同样眷恋着母校,“非常舍不得(中传),羡慕在本校读研的同学们。四年时间一眨眼就过了,希望大家别眨眼。”他笑道。


而在工作方面,他也希望未来能将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同魔术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工作的长足发展方向。影视和魔术是他所擅长的,更是他所热爱的。而具体方向是做影视元素包装的魔术秀,还是做有魔术元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作品,他仍在探索和找寻。他认为将魔术和传媒相结合的探索也是一种乐趣


(刘果楠 CCTV)


世界太大了,出去走过我才知道,原来魔术可以这么演,节目可以这么做。”大学四年中,刘果楠多次出国交流。他曾赴美国参加世界艺术锦标赛并在赛中获得金奖,在好莱坞颁奖盛典中担任开场嘉宾,在马拉西亚国庆节上表演魔术。但他不满足也不会止步于这些成绩。

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



(刘果楠 美国WCOPA晚会)


(刘果楠与大卫.科波菲尔)

 

记者/徐漠芸

编辑/张智雄

学生主编/许茂楠 赵东宇

责编./阎玺


欢迎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公众号

故事太多 时间太少

而你刚好 在听我说





13岁就获称“第二刘谦”,你认识这位中传哈利波特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