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兼顾低价和高性能?海康威视C2000 PRO 2TB开箱

时代变得真快,小时候的回忆里,还是几百GB的3.5寸机械盘,没多久就用上了2.5寸固态,用上就回不来,让人百般依赖,如今NVMe的道路铺开,不仅样子很帅,跑的比谁都快。

最近新游戏出了很多,容量要求个个都不小,老张虽然硬盘不少,但也面临满盘警告,想要整个大点的SSD,既然要搞,性能也得比原来几块盘更好,看了看市面上的价格,最后选择了海康威视C2000 PRO,算下来每G还不到一块钱,M.2 NVMe旗舰盘居然只卖SATA盘的价格,容量也选择了最大的2TB版,一步到位爽歪歪。
▌开箱

等了好久的终于到手,拆开快递,包装正面是品牌和型号,以及一些协议规格介绍,黑金配色,

侧边封条上写着2048GB容量,也就是2TB,

背部是详细信息、铭牌,保修日期写着“10年质保”,在硬件厂商里比较少见能保这么久的,挺良心,

左右两侧都有丝带提手,可以比较方便地取出盒子上盖,整个包装盒我感觉质感蛮好的,

打开后,一张卡纸上有二维码,是附赠的HikBox硬盘管理软件。同时也送了一个M.2螺丝和螺丝刀,不用我们额外买工具,比较贴心,

可能考虑到不少玩家会用来装在笔记本上,C2000 PRO默认出厂时,金属散热马甲是没有预装的,而是让我们自行选择,

这样的好处是,既不用自己拆外壳、担心拆坏硬盘,也不用担心拆散热影响保修。

那么C2000 PRO用的是什么方案呢?主控采用的是慧荣SM2262EN,缓存是正反面各一颗美光D9STQ加起来1GB,

颗粒正反面各两颗紫光UNIC( unn2tte1b1jea1)贴满,TLC NAND、容量512GB/颗。前段时间各大论坛都在聊C2000 PRO换方案了,一开始用的是群联E12主控+东芝颗粒,现在是慧荣2262EN+紫光,

其实主要原因是温度问题,E12上70℃温度墙就掉速,2262的温度表现会好很多。另一个争议比较大的点就是换了紫光颗粒,其实这紫光的这个颗粒是Intel代工的,再想一想Intel的大连厂紫光是入股的,所以本质上是Intel颗粒紫光封装,你懂的...

固态吧里看到有人跑寿命测试,跑了340TB都没事儿,所以我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总的来说这次换方案其实是一次升级。
另外,这次还用了速度优先和稳定优先双固件方案,默认速度方案,稳定版可以自己手动升级。

PCB和外壳一样都是黑金配色,很好看。好了,装上壳子,上机测试看看到底怎么样吧~

▌测试
测试平台:
CPU:i7-8086k @5G
主板:ROG M10H
内存:幻光戟 @3200C16
显卡:影驰 RTX2070 super
首先老样子,用CrystalDiskInfo看一下硬盘的大体情况,C2000 PRO正常运行在PCIe 3.0 X4上,NVMe 1.3标准,

待机情况下温度是老张所有SSD中最低的,只有39℃(C盘D盘是机械硬盘),接下来用CrystalDiskMark跑个分看看,

先跑个1G,性能强的爆炸,顺序读写速度3482、3116MB/s,这是我用过的最快的盘了。再继续跑个32G看看,

来回跑了几遍,性能几乎没有变化,依旧维持着最高速水准,和官方宣传速度基本一样,就顺序读写而言,之前测试的900P都没这么快。然后是AS SSD测试,直接跑最大的10GB,

顺序读写速度在2958、2750MB/s左右,而4K读写速度也有60、165MB/s,4K-64线程读写性能高达1346、1430MB/s。总得分4443分。最后我们来跑一下ASU,依然跑最大的 32GB测试,

无论是顺序读写性能还是4K读写性能都非常的强,具体可以对比网上其他硬盘的测试,总分近15000分,算是目前M.2 SSD里的拔尖水平了。

那么在长时间满载读写的时候,温度表现如何呢?在DiskInfo中一看,温度意外的低,最高只有48℃。
▌总结
作为海康威视进军存储市场的旗舰级SSD,从各种细节上来看都下足了功夫,不错的外观、旗舰级性能、超长的保修、诱人的价格,使C2000 PRO无疑成为了现在M.2 SSD性价比的代表。
优点:
1.读写性能强大
2.温度表现较好
3.十年质保很长
缺点:
1.性能相较于E12版本稍弱
2.低容量版本每G单价相对更高
3.C2000的银色散热片和C2000Pro的黑金散热片哪个更好看?还值得商榷。